近日,武漢市發現27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其中7例病情危重。國家衛健委專家組抵達武漢,對此事件開展檢測核實工作。目前,專家從病情、治療轉歸、流行病學調查、實驗室初步檢測等方面情況分析認為,上述病例系病毒性肺炎。如何理解「不明原因肺炎」?它與典型/非典型肺炎有何異同?病毒性肺炎常見的病原是什麼?過去對它的診斷難點在哪?……圍繞一系列問題,《呼吸界》記者專訪了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感染學組副組長施毅教授。
如何理解「不明原因肺炎」?它與典型/非典型肺炎有何異同?
施毅教授介紹,所謂不明原因肺炎,即在出現肺炎流行時,從臨床表現看,不像我們常見的社區獲得性肺炎病原體引起的肺炎,但一時又難以明確到底是什麼病原體引起的肺炎。我們把這種肺炎統稱為「不明原因肺炎」。這種肺炎大多數屬於不典型病原體引起的,而我們常見的細菌引起的肺炎稱為典型肺炎。只要不是細菌引起的肺炎,我們都將它稱為非典型病原體引起的肺炎。過去我們把非典型肺炎通常特指支原體、衣原體(有時候重症時還包括軍團菌引起的肺炎),但廣義上講,只要不是細菌引起的肺炎,都可以叫非典型肺炎。
「大部分非典型肺炎除了支原體、衣原體(軍團菌)之外,病毒是最常見致病原因」
施毅教授指出,很多過去我們不太明確病因的非典型病原體,實際上大部分非典型肺炎除了支原體、衣原體(軍團菌)之外,病毒是最常見的致病原因。之所以我們過去對非典型病原體當中的病毒性肺炎認識不清,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第一,病毒性肺炎的檢測非常困難,因為它非常難培養,我們無法拿到病毒的病原體;
第二,即便我們知道了是病毒引起的,也沒有很好的治療藥物,所以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我們對病毒性肺炎不太關注。
近兩年,我們慢慢了解到,病毒性肺炎其實是非常常見的,同時也有了比較好的治療藥物,檢測手段也有了很大的進步和提升,特別是分子生物學的方法。特別是2003年SARS發生之後,病毒性肺炎造成了非常大的恐慌,引起了大規模的流行,尤其最開始不知道治療方法,治療顯得非常混亂。因此,大家現在越來越重視病毒性肺炎。
「病毒性肺炎是社區獲得性肺炎(CAP)中非常重要的致病原,但與SARS不能混為一談」
施毅教授說,實際上,這兩年我們發現,病毒性肺炎是社區獲得性肺炎(CAP)里非常重要的一個致病原。中國的流行病學調查,它甚至可以高達30%以上,這說明:第一,病毒性肺炎的發病率高;第二,大家越來越重視它;第三,診斷和治療方法越來越多,所以才會引起大家的重視。
但是,大家別把病毒性肺炎和SARS混為一談。病毒性肺炎是一個大的概念,它包括所有的呼吸道病毒引起的肺炎,而SARS病毒只是引起肺炎的病毒病原體當中的一類,而且它還是冠狀病毒當中的一個變異的支。因此,大家不要把它看得非常恐怖,因為它也只是病毒性肺炎當中的一種。當年我們是因為不認識它,所以沒有及時地採取措施,使得它有機會播散而變得非常廣泛。應正確認識病毒性肺炎,避免不必要的恐慌。
「病毒性肺炎最常見由鼻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國內流感病毒占首位,鼻病毒第二」
病毒性肺炎最常見可由哪些病毒引起?我國的情況如何?施毅教授介紹,從國際和國內的流行病學資料來看,病毒性肺炎最常見是如鼻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的。各個國家的情況也不完全一樣,比如在美國,鼻病毒占比最高,是引起病毒性肺炎中首位原因,但在中國,流感病毒是首位原因,鼻病毒是第二位。所以各國病毒性肺炎的病原學之間有差異,不能由任何哪一種病原學的順序來統管全世界,所以我們也一定要有我們自己的流行病學資料。
「病毒性肺炎所有人群均易感,無一例外,集中居住更易流行」
施毅教授說,病毒性肺炎要提示大家的是:
第一,它跟季節有關係。冬春季,寒冷的季節,以及氣候變化時更容易發生,夏季相對而言比較少;
第二,它跟易感人群有關係。總體來說所有人群都易感,無一例外,特別是集中居住的群居人群,比如:學校、軍隊、監獄。這些場所都是容易暴發病毒性肺炎的地方。比如近兩年我們的新兵,每年新兵連都特別容易出現大規模的病毒性肺炎的。所以它的發生跟群居有極大的關係。
「尤其要提醒大家,重症病毒性肺炎有5大類特殊易感人群」
施毅教授特別提醒大家,重症的病毒性肺炎有5大類特殊易感人群:
一,5歲以下兒童,尤其2歲以下;
二,65歲以上老年人;
三,孕婦,包括圍產期婦女;
四,肥胖者。體重指數(BMA)(美國人大於40、中國人大於28的人群);
五,有基礎疾病者。慢性疾病、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如愛滋病患者)等。
因此,病毒性肺炎,可根據季節流行的情況、易感人群、特有的臨床表現,即使大部分患者沒有進行臨床實驗室檢查,臨床醫生也是可以根據這些進行明確診斷的,診斷率可達70%以上。也就是說,70%以上的患者都可以依靠以上方式,有突出的臨床表現即可進行確診。
「病毒性肺炎突出的臨床表現包括兩個方面,表現突出容易分辨」
病毒性肺炎突出的臨床表現是什麼?施毅教授告訴我們,主要包括兩個方面:
一,呼吸道症狀;
二,全身症狀。
病毒性肺炎的臨床表現十分突出,容易分辨。最突出的表現就是呼吸道症狀,比如:打噴嚏、流涕、咽喉部疼痛、發熱等等症狀;全身症狀較為突出,通常伴隨流感樣表現,比如:全身酸痛、肌肉酸痛、高熱,甚至乏力、納差等等症狀。如果患者有流感病毒感染,一定要做胸部CT檢查或者胸片檢查,因為如果在流感流行期間,再出現肺部影像學的改變,就會形成病毒性肺炎。
當然,我們還要看引起肺炎的病毒是哪一種類型,不同的年代類型是不一樣的。總體來說這兩年流行比較多的,一個是甲流,甲流主要是H1N1、H3N2;另外一部分是乙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主要包括兩大類,一類是香港的維多利亞株,一個是日本的山口株,每一年流行的病毒株是不一樣的。相對來說,冠狀病毒在病毒性肺炎里相對來講是比較少的,它也是由於冠狀病毒在流行期間發生了突變,所以如果人體缺乏免疫力,就會引起一定範圍的流行。
「流感流行季節要警惕病毒性肺炎,但『冠狀病毒』之說沒有定論,在未明確公布之前勿妄加猜測」
施毅教授介紹,目前對武漢發生的病毒性肺炎,按常理推斷可能會用二代測序(NGS)的檢測方法,這也是現在比較先進的檢測手段。相傳系冠狀病毒感染,目前只是懷疑感染類型當中的一種,還沒有得到確定的消息,在相關權威部門明確公布之前,只能說它是病毒性肺炎。
對於此次武漢發現的病毒性肺炎,為什麼大家害怕是冠狀病毒?因為當年SARS就是一種新型冠狀病毒,一提到冠狀病毒大家就容易把它跟SARS聯繫起來。實際上不一定的,因為冠狀病毒引起的肺炎可以很輕,也可以很重,主要看它變異以後的毒力如何?傳播力如何?並非所有冠狀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肺炎都像SARS一樣非常重、非常廣泛、流行。但我們還是應該提醒大眾,因為現在剛好是流感流行季節,要警惕病毒性肺炎的流行。而目前發現的這種病毒,究竟是一個老的病毒?還是一個新的病毒?或者是一個老病毒發生了變異?一定不要妄加猜測,要等結果出來以後再最後做結論。
事件回顧
12月30日晚,一份名為《關於做好不明原因肺炎救治工作的緊急通知》,落款為武漢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醫政醫管處的紅頭文件在網絡上廣泛傳播。通知顯示:根據上級緊急通知,武漢市部分醫療機構陸續出現不明原因肺炎病人。各醫療機構要強化門急診管理,嚴格執行首診負責制,發現不明原因肺炎病人積極調動力量就地救治,不得出現拒診推諉情況。要有針對性地加強呼吸、感染科、重症醫學等多學科專業力量,暢通綠色通道,做好門診和急診之間的有效銜接,完善醫療救治應急預案,加強醫務人員培訓,合理規範診治。加強院內感染防控工作。
據新京報相關報道稱:武漢市疾控中心衛生應急管理辦公室有關負責人表示,「文件是真的,但沒有網上所傳那麼嚴重,針對不明原因肺炎有成熟的處置流程。」
「不明原因肺炎」是繼SARS流行之後,衛生部為了更好地及時發現和處理SARS、人禽流感以及其他表現類似、具有一定傳染性的肺炎而提出的一個名詞。「不明原因肺炎」指同時具備以下4條不能做出明確診斷的肺炎病例:
1、發熱(≥38℃);
2、具有肺炎或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的影像學特徵;
3、發病早期白細胞總數降低或正常,或淋巴細胞分類計數減少;
4、經抗生素規範治療3~5天,病情無明顯改善。
國家衛健委專家組今日上午已抵達武漢,正展開相關檢測核實工作
據湖北省衛健委及武漢市委宣傳部消息,國家衛健委專家組31日上午已抵達武漢,正展開相關檢測核實工作。據武漢多位醫院人士稱,目前病因尚未明確,不能斷定是網上傳言的SARS病毒,其他重症肺炎的可能性更大。武漢多位醫院人士稱,目前病因尚未明確,不能斷定是網上傳言的SARS病毒,其他重症肺炎的可能性更大。而且即便是SARS病毒,此前也已有成熟的防控救治體系,市民也不用恐慌。
據了解,此次感染「不明原因肺炎」的首例患者發現於武漢華南海鮮批發市場,當地媒體到該市場調查後發現,市場內兩個區域均經營正常,商戶也都正常營業,大部分人沒有戴口罩。同時也有市場工作人員告訴媒體,市場內一切正常,有相關衛生部門調查過,但並未要求市場關停。
27例病例中7例病情危重2例病情好轉擬近期出院
據武漢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下午的通告稱,此次事件共發現27例病例,大多是武漢華南海鮮城經營戶。其中7例病情危重,其餘患者病情可控,有2例病情好轉擬近期出院。
這些病例的臨床表現主要為發熱,少數病人呼吸困難,胸片呈雙肺浸潤性病灶。目前,所有病例均已隔離治療,密切接觸者的追蹤調查和醫學觀察正在進行中,對華南海鮮城的衛生學調查和環境衛生處置正在進行中。
同時,武漢市組織同濟醫院、省疾控中心、中科院武漢病毒所、武漢市傳染病醫院及武漢市疾控中心等單位的臨床醫學、流行病學、病毒學專家進行會診,專家從病情、治療轉歸、流行病學調查、實驗室初步檢測等方面情況分析認為上述病例系病毒性肺炎。到目前為止調查未發現明顯人傳人現象,未發現醫務人員感染。目前對病原的檢測及感染原因的調查正在進行中。
據了解,病毒性肺炎多見於冬春季,可散發或暴發流行,臨床主要表現為發熱、渾身酸痛、少部分有呼吸困難,肺部浸潤影。病毒性肺炎與病毒的毒力、感染途徑以及宿主的年齡、免疫狀態有關。引起病毒性肺炎的病毒以流行性感冒病毒為常見,其他為副流感病毒、巨細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冠狀病毒等。確診則有賴於病原學檢查,包括病毒分離、血清學檢查以及病毒抗原及核酸檢測。該病可防可控,預防上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避免到封閉、空氣不流通的公眾場合和人多集中地方,外出可佩戴口罩。臨床以對症治療為主,需臥床休息。如有上述症狀,特別是持續發熱不退,要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
(背景資料來源:武漢市衛生健康委員、央視新聞、新京報 等)
本文完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