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的一座城池,對孫權非常重要,東吳屢次攻打,卻始終不曾拿下

2019-09-12     臥牛說歷史

說起三國時期的戰役,我們常常提起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劉曹漢中之戰以及諸葛武侯的北伐。

說的較多的往往是魏蜀之間的戰鬥,而東吳貌似變成了一個小透明。

但實際上,吳國與魏國常年圍繞一個地方展開大戰,甚至是10萬兵力以上的戰爭,這個地方就是合肥。

建安二十年(215年),孫權十萬東吳兵進攻合肥。

當時曹操正在關中用兵,合肥的魏軍只有7000人。但哪怕兵力如此懸殊,孫權仍被張遼率800人擊退。

尤其孫權在圍攻無果,準備撤退的時候,張遼卻再次出擊,差點俘虜了孫權。

羅貫中將這個戰役搬到了《三國演義》,便是有名的張遼威震逍遙津。

《三國志·張遼傳》於是遼夜募敢從之士,得八百人,椎牛饗將士,明日大戰。

《三國志·張遼傳》權守合肥十餘日,城不可拔,乃引退。遼率諸軍追擊,幾復獲權。

這不是孫權第一次攻打合肥,早在建安十三年(208年)十二月,也就是赤壁之戰結束沒多久後,孫權便親自率10萬大軍進攻合肥。

東吳圍合肥百餘日,沒收到什麼成果,再加上曹魏援軍張喜的到來,孫權便退回去了。

要知道,赤壁之戰的時候,周瑜向孫權要兵5萬,孫權也不過給了周都督3萬人馬,打合肥卻出動了10萬人。

《三國志·劉馥》孫權率十萬眾攻圍合肥城百餘日。

《三國志·武帝紀》十二月,孫權為備攻合肥。公自江陵征備,至巴丘,遣張憙救合肥。

《三國志·孫權傳》權自率眾圍合肥,使張昭攻九江之當塗。昭兵不利,權攻城逾月不能下。

可見,在孫權的眼裡:合肥要比「赤壁之戰」重要的多。

公元229年,孫權將東吳國都自武昌遷到建業。之後,東吳的進攻方向就變成了濡須-巢湖-合肥。孫權的目標從荊襄再次轉向了合肥。

從230年到234年,短短四年時間,孫權卻對合肥發動了三次進攻:

太和四年(230年)

後十餘日,權果更來,到合肥城,不克而還。《三國志·滿寵傳》

青龍元年(233年)

是歲,權向合肥新城,遣將軍全琮征六安,皆不克還。《三國志·孫權傳》

青龍二年(234年)

孫權趁著諸葛亮北伐曹魏的時機,分三路攻魏,自己則攻擊合肥。

夏五月,權遣陸遜、諸葛瑾等屯江夏、沔口,孫韶、張承等向廣陵、淮陽,權率大眾圍合肥新城。《三國志·孫權傳》

直到孫權末年,因為東吳內部朝政不穩(老將去世,再加上二宮之爭,大臣們占位爭權),孫權對合肥的攻勢才消停下來。

孫權則因為數次提兵10萬攻打合肥,卻始終都無功而返,因此被網友戲稱為:孫十萬。

孫權為何對合肥如此念念不忘,數次攻打?這就得從合肥的地理位置說起了。

合肥對東吳的安全極為重要

東吳的都城在建業,它的基本盤便是所謂的江左地區,現如今的太湖流域。與曹魏的基本盤黃河中下游平原(兗州、豫州),被淮水與江北的廣闊地帶隔離。

曹魏在江淮所設置的揚州,有廬江、淮南兩郡,就是為了攻略淮南。這裡有淝水、濡須水、塗水、施水等水道溝通江淮,東吳水軍沿著水道從長江進入淮河,反之曹魏的水軍也能從這裡進入長江威脅整個東吳長江沿岸。

因此淮南這一地域,是魏吳軍事對峙的焦點區域。

曹魏占領合肥,多了個進攻點;若東吳占領了合肥,建業則有了一個外圍的屏障。

為何這樣說?

若是東吳不能控制淮南地區,那麼建業所謂的「長江天塹」就失去了一半的防護作用。因為曹魏可以進入長江,與東吳隔江「相望」,甚至直達建業城下。

這對東吳建業的威脅太大。

(東吳將都城遷到武昌,就是因為沒法攻取合肥,在淮南占有主動權。當然也有蜀漢的因素在內)

不僅如此,曹魏若能隨意進出長江,那麼便能藉助船隻,將士兵送到東吳長江沿岸任意地方。換句話說東吳的江左整個長江南岸,都可能變成曹魏的進攻點。

東吳兵力有限,不可能在整個長江沿岸布防。那麼東吳就必須阻擋曹魏自由出入長江。

因此東吳防守曹魏最穩妥的辦法,便是占領淮南、江北地區,將防線前移,使得曹魏水軍不能順利進入長江。

正如顧祖禹的《讀史方輿紀要》稱:有淮則有江,無淮則長江以北港汊(音同岔)蘆葦之處,敵人皆可潛師以濟,江面數千里,何從而防哉

古代歷來有「守江必守淮」的話,這個淮便指淮南。只有在淮南地區遏制住敵人,長江才能提供天塹的作用。

東吳控制了淮南,就能以優勢兵力,集中防守少數地方,而不用防守整個長江沿岸。

合肥因為處於淮南(西部)地區的中心,東吳若想實現防線前移,便需要奪取合肥。

建安十七年,曹操伐吳。孫權在沒有控制淮南的情況下,在江北濡須口修建濡須塢。因為濡須口便是曹魏從巢湖進入長江的必經之路,堵住濡須口,便擋住了曹操的水師進入長江。

這是東吳沒有拿到合肥的時候,想出來防守長江的辦法。

《三國志·孫權傳》(孫權)聞曹公將來侵,作濡須塢。

註:著名的淝水之戰,前秦苻堅伐東晉。東晉的謝玄等人也是出兵淮南防守,而並非在長江防守。

合肥處於淮南水陸交通的要道

東吳依賴水軍,若向北伐中原便需要借用水道。水道對於兵力運輸、補給運輸都要比陸路運輸占有極大的優勢。

《史記》有云:一船之載,當中原數十兩車

另外東吳的步兵作戰,常常依託船隊,號稱「上岸擊賊,洗足入船」(《三國志·呂蒙傳》裴注)

因此水道對東吳就極其重要了,而合肥方向的濡須水、施水、淝水航線就顯得更為重要。

不僅如此,合肥的地理優勢,便在於以下三點:

第一、合肥位於施水、淝水的結合地段,是南北水路要衝

《水經注》記載,因為這裡是施水合於淝水之所,因此將其命名為合肥。施水、淝水本來並不相通,後來經過人工開鑿,將施水與淝水連接起來。

於是形成了一個貫通江、淮的水道。合肥便是南北水路的中轉站。

第二、合肥處於南北陸路上的道路要衝之地

淮南地區處於江淮丘陵地帶,陸路地勢險惡。南北方向僅有一條窄路,窄路東西兩側都是大山(大別山脈的主峰以及余脈,高度大多在千米以上,極難翻越)。

而合肥就坐落於這條窄道上,可謂是南北要衝。

合肥之名,在《史記·貨值列傳》中就有提到: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鮑、木之會也。這是說合肥因為其地理位置特殊,形成了一個南北商旅必經的貿易城市。

東吳若占據了合肥,就控制了淮南南北交通的主要幹線,在軍事上就有了主動權。

第三、合肥也是道路彙集的交通樞紐

合肥不僅控制了南北水陸要道,更是彙集了諸多道路,處於道路交通樞紐的地位。

沿著合肥東去,就到了長江北岸的另一個重要渡口:歷陽橫江渡。曹魏若兵臨歷陽,便可直接威脅東吳建業。

西晉滅吳之戰,王渾就是走的這條路,擊敗了東吳的揚州主力。

註:東晉蘇峻內亂,蘇峻便因為據守歷陽,十分容易就攻占了東晉的都城建康(也就是建業)。

沿著合肥西去,經廬江郡六安縣、陳、蔡,便可進入豫州南部。若孫權占領合肥,便可從這裡西去經略中原。

沿著合肥北去,向徐州、壽春進兵,進而與曹魏爭霸中原。

曹魏占據合肥,則扼住了東吳北上的道路(三國歷史上便是如此,東吳屢次受阻於合肥)。

因此,合肥對魏吳雙方來說,是極為重要的戰略樞紐。

合肥事關魏吳在淮南的屯田事業

俗話說:大軍未動,糧草先行。打仗除了將士用命外,糧食補給便占很大一部分因素。

有了糧食種植基地,才能供養更多的士兵。

曹魏控制的淮南壽春地區,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水源豐富,是種植糧食的極佳地方。

正始年間,鄧艾建議以壽春為中心,在淮南大興屯田水利,為曹魏軍糧的聚集取得了極大的成效。

《三國志·鄧艾傳》

正始二年,乃開廣漕渠,每東南有事,大軍興眾,汎舟而下,達於江、淮,資食有儲而無水害,艾所建也。

東吳所占據的皖南、江北沿岸,同樣是土地肥沃、水利發達,也是種植糧食的極佳地區。

因此雙方在淮南的軍事行動,除了對峙合肥,便是以破壞對方的「糧食種植區」為目的。

青龍三年(235年),魏將滿寵「遣長吏督三軍循江東下,摧破諸屯,焚燒穀物而還」(《三國志·滿寵傳》)。

正始二年(241年),孫權「遣衛將軍全琮略淮南,決芍陂,燒安城邸閣,收其人民。威北將軍諸葛恪攻六安」(《三國志·孫權傳》)。

魏吳攻略對方「糧食種植地」的關鍵便是合肥的「所有權」。

在雙方都不可能獨占淮南的情況下,誰占領位於淮南中心的合肥,誰便有了主動權。

而歷史上,主動權一直在曹魏(西晉)一方。

此消彼長情況下,北方越來越強,南方越來越弱。

三國一統便由此開始。

結語

淮南地區,對南方政權影響很大。

東吳由於實力因素,始終未能踏出淮南,進入中原。

但東晉末期的劉裕,卻借用淮南水道,成功北伐,滅掉後秦。並借著滅秦的影響力,代晉建宋,成就一代帝業。

若沒有江淮水道,劉裕北伐的後勤補給就無法得到保障。沒了後勤補給,劉裕的北伐軍便不可能遠攻進入關中。桓溫北伐關中失敗,就是因為補給出現了問題,不得不退兵。

可見,江南政權若想反攻北方,那麼淮南地區便是首先拿下的。

合肥僅是一個關鍵點,攻略合肥的目的便是控制淮南。可惜,孫權一生也未做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RrS5OW0BJleJMoPM08-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