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行軍背後的故事,如何行軍,選擇什麼樣的道路,以及誰來帶路

2019-09-10     臥牛說歷史

(5488字,字數較長)

我們都清楚,時間對於戰爭來說,有著「決定姓」的作用,所謂兵貴神速。

早到戰場,既能提前觀察戰場形勢,占據有利地形。又能根據地理形勢,採取針對性的戰略戰法來迎擊敵人。

既然時間對軍隊如此重要,那麼如何「行軍「,便是將帥們首先要解決的問題了。只有行軍有組織、有效率地進行,才能保證「時間」掌握在自己手裡。

戚繼光的《練兵實紀》,看書的標題就明白這是一本將如何練兵的書。其中練營陣(行營)篇,將如何訓練士兵「行軍」歸納了十八個要點,包括怎麼開啟行軍、行軍途中如何發布命令、如何分兵等都做了詳細描寫。

更早的《孫子兵法》亦有行軍篇,其中更是詳細介紹了行軍中對天氣、地勢、環境(樹木草叢等)的利用。

上雨,水沫至,欲涉者,待其定也。

軍行有險阻、潢井、葭葦、山林、蘙薈者,必謹覆索之,此伏奸之所處也。

敵近而靜者,恃其險也;遠而挑戰者,欲人之進也;其所居易者,利也。

行軍的基本指導原則

現代化行軍,有著各種運輸工具,汽車、火車、飛機、軍艦等等,同時也有著發達的交通網絡。因此,現代行軍是極為便利的

但古代就沒這麼快捷方便,除了輜重與騎兵外,其他士兵全部都靠步行。另外古代行軍不一定走大路,也會走小路。路況不是很好。因此古代行軍可謂是困難重重。

尤其是需要執行「奇襲」任務的部隊,那真的是哪裡難走走哪裡,否則被敵人偵查到,非但任務完成不了,自己還可能會陷入危險(奇襲一般人數都不會多,核心便是「奇」)。

要想取得戰前的目的,行軍前的「組織」就顯得極為重要了。

那麼行軍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吳子兵法·治兵》認為:「凡行軍之道,無犯進止之節,無失飲食之適,無絕人馬之力」。吳子認為,行軍的關鍵在於保持合理的速度,保證士兵的飲食適度以及士兵有充足的體力。

若僅僅從行軍方面來看,吳子的說法算是完整的。但從整個戰場來分析,卻提到對敵人的警惕心。若敵人突襲,僅僅以上三點是不足以保證軍隊有反擊的能力的,或許敵人一發動攻擊,己方就開始逃散,無法組織反攻。

西漢名將趙充國(麒麟閣功臣之一)指出:「行必為戰備」,這才是行軍的核心原則。只有時刻保持警惕,隨時為進入戰鬥而準備,才能保證行軍途中的安全。

因此,將吳子與趙充國二者的言論合二為一,便是較為穩妥的「行軍之道」,也就是行軍的基本指導原則。

軍隊都是按照特定的隊列編組起來的,但行軍中卻不能按照平時演練的作戰陣型行軍。必須根據外部情況(地理環境或者敵情等等)與內部情況(輜重車馬的多少,兵種的配備)來合理安排行軍時的編組。

當然,在行軍之前既要考慮到突發情況。比如遇到敵襲,如何調整隊列。也要為偵查、聯絡等工作提前做出部署。

行則發哨遠探,止則息馬抄糧」,「不許多攜輜重……恐壓牲口不輕便也」都是對行軍中具體操作的要求與描述。

行軍中如何保證路線的準確性

行軍除了隊伍的組織外,最重要的便是按照「特定」的路線前行。若迷失道路,輕則貽誤戰機,重則陷入困境、全軍覆滅。

西漢飛將軍李廣,就因為「惑失道」,貽誤戰機,導致「單于遁走」,使衛青消滅匈奴單于的計劃功虧一簣。最後李廣更是因此而自殺。

明將李文忠追擊元軍,率軍進入陌生的漠北,結果「迷失道」,導致「乏水,渴死者甚眾」。

這些都是因脫離「行軍路線」而導致失敗的案例。

那麼如何保持正確的行軍方向?

一、辨明方向與指南針的應用

古代指南針的發明與發展,離不開其在軍事領域的巨大作用。《武經總要》卷十五,專門講解「軍隊行軍」中需要注意的事項。

比如夜晚如何辨別方向,「當視北辰及候中星為正」。若沒有星辰只因,則「夜色暝黑,又不能辨方向,則當縱老馬前行,令識道路」,看來「老馬識途」在軍中是「常識」啊。

其中更是有指南針的製作方法,《武經總要》稱其為魚法:

魚法,用鐵葉剪裁,長二寸,闊五分,首尾銳如魚形,置炭中,火燒之,候通赤(以鐵鈐鈐魚首,出火,以尾正對子位,醮水盆中,沒尾數分,則上以密器收之。用時置水碗於無風處,平放魚在水面,令浮其首),當南向午也。

行軍中想要不迷失道路,首先便需要找准「東西南北」。

二、作戰地圖的應用

行軍作戰前,將帥第一要務就是看地圖,辨方向。對於陌生的環境,只有通過地圖才能找出最便捷、最安全的道路,為己方的行軍減少阻力。

早在春秋時期,管仲所作的《管子·地圖》中就列舉了「地圖」的重要性:

凡兵主者必先審知地圖轘轅之險。濫車之水名山通谷經川陵陸丘阜之所在,苴草林木蒲葦之所茂道里之遠近,城郭之大小,名邑廢邑困殖之地必盡知之。地形之出入相錯者盡藏之然後可以行軍襲邑,舉錯知先後,不失地利,此地圖之常也。

目前世界上最早的軍用地圖,便是出土自馬王堆漢墓的《駐軍圖》。《駐軍圖》用黑、朱紅、田青三色彩繪而成,算的是一部「彩色地圖」。駐軍圖上更是表明依託地形,部署兵力,若這種地圖被敵人得到,那麼己方的虛實就會被敵人掌握,給自己帶來致命的危險。

東漢名將馬援,更有製造「沙盤」的記錄。「聚米為山谷,指畫形勢,開示眾軍所從道逕往來,分析曲折,昭然可曉」。( 《後漢書·馬援傳》)

可見,地圖用于軍事在古代早已有之。

若說關於地圖的段子,莫過於三國「張松獻圖」了。正是有了張松的地圖,劉備對「蜀中闊狹,兵器府庫人馬眾寡,及諸要害道里遠近」有了詳細了解,才減少了拿下益州的阻礙。

劉邦能打敗項羽,蕭何功勞最大。蕭何之所以功勞大就在於其眼界。劉邦入咸陽,蕭何不拿金銀財寶,專門收集秦朝的「圖書」。這才有了「漢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戶口多少,彊弱之處,民所疾苦者」。(《史記·蕭相國世家》)

三、鄉導(現在的嚮導)的選擇以及主帥的選擇

現如今的嚮導就是脫胎於最初軍事的鄉導。鄉導在古代行軍中,多指孰知附近地形的本地人。《孫子兵法》云:不知山林、險阻、沮澤之形者,不能行軍;不用鄉導者,不能得地利

不知地利,便不能輕易行軍。若要知道地利,便需要借用鄉導的指引。那麼是不是隨便一個人就能當鄉導了?當然不是。

古代鄉導其實有兩類:本地人和敵軍俘虜。對於陌生人尤其是敵人俘虜,必定不能輕易相信,需要一一鑑別。

項羽衝出劉邦的「十面埋伏」,率領數百騎逃跑後,就是被人故意指錯了方向,進入絕境,被劉邦部隊包圍,最終自殺而死。

《史記·項羽本紀》項王至陰陵,迷失道,問一田父,田父紿曰「左」。左,乃陷大澤中。

「田父」這個本地人,不可能不知道「左」路不通,他如此必定是恨極了項羽。

那麼如何利用鄉導?又如何防止鄉導是「敵方間諜」?

這些便是主帥的任務了,首先需要「賞之使厚其心,備之使嚴防其詐」(《太白陰經》)。

《太白陰經》同時指出鄉導不一定非得本地人,只要「諳彼山川之險易、敵之虛實」就可拿來當鄉導用。

除了收買與防備,將帥更需要「鑒其色,察其情」,然後「參驗數人之言,委曲相合」,只有這樣才能信任這名「鄉導」。

西漢名將衛青,為何能夠長途奔襲,直達匈奴右賢王營帳?就因為衛青的軍中有「出使西域」的張騫存在。

張騫在幫助衛青之前,已經在匈奴、大宛、月氏等地生活了十幾年,完全算的上本地土著。

有了張騫這個鄉導,衛青行軍才能無往不利,不僅能找到匈奴蹤跡,還能找到水草之地,保證軍隊水資源的補充。

可見一個合格的鄉導,對戰爭的影響也是很大的。(若李廣有個鄉導,是不是就不會迷路了?)

如何選擇行軍道路

若僅僅是普通行軍或是在本土作戰,便可以選擇平坦的大道,比如秦朝修建的軍事大路——直道。因為這種行軍,不需要隱蔽性,那麼寬敞易走的大路自然是首選。

需要謹慎選擇行軍路線的大多是客場作戰,因為對地形不熟悉,不知哪裡會突然冒出敵人來,因此便需要謹慎的選擇行軍道路。(這一點會在下面提到)

我們在這裡主要說執行「突襲」任務的隊伍如何選路。

這類隊伍為了隱蔽行軍,往往選擇的都是無人的小道、險道,也就是將帥常說的「間道」。

這種取間道行駛的軍隊,為了速度與體力(因為這種道路需要開路、爬山等等,消耗體力極大),常常需要輕裝上陣。

「輕裝」那麼必然食物帶的不多,若不能儘快繞到敵後或潛行到作戰目的地,那麼己方就可能被餓死。

三國鄧艾偷渡劍閣,便是一場經典的間道「突襲」戰。看看鄧艾的行軍過程,就知道魏軍若想抵達成都,除了拿下劍閣,大軍別無他路。

艾自陰平道行無人之地七百餘里,鑿山通道,造作橋閣。山高谷深,至為艱險,又糧運將匱,頻於危殆。艾以氈自裹,推轉而下」。 《三國志·鄧艾傳》

鄧艾進入蜀地後不久,為何劉禪就在姜維主力還在的情況下投降了?因為他認為既然鄧艾都已經到成都了,那麼魏國的主力肯定已經拿下了劍閣,自己已經無險可守了。因為他沒想到有人會偷渡劍閣。

從中鄧艾的行軍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出:間道不僅自帶危險,甚至需要軍隊自己開山取路、造橋過河。稍後不慎,就是補給匱乏,人命危急。

這也難怪諸葛武侯不同意魏延的「子午谷計劃」,畢竟太危險了!

兵貴神速,行軍應該採取多快的速度

《武經總要·卷五》:「凡軍行在道,十里齊整休息,三十里會幹糧,六十里食宿」。也就說,一般情況一天行軍60里,就需要諸軍吃飯睡覺了。

從上面的記述也可以看出,行軍路程便是「軍用時間」,什麼時候吃飯、休息是按照走了杜多少里路來判斷的。

當然,這60里指的是一般情況。但有時為了取得先機,或者「趁敵不備」往往採取的是急行軍。比如三國曹操聽說劉表去世後,為了率先掌控荊州,「一日一夜行三百餘里」。

北齊高歡為了消滅爾朱兆,騎馬追擊,「精騎馳之,一日一夜行三百里」。

古代戰事中,不乏這種急行軍的案例。但這種急行軍的「危險度」也是極高的。這種急行軍對士兵、馬匹的消耗極大,雖然能達到出人意料的目的,但也可能遇到的是「精力充沛」的敵人,被對方「以逸待勞」給擊敗。

《兵經》「趨一日力疲,經晝夜者神疲」。

赤壁之戰前夕,諸葛亮勸東吳共同抗曹的理由之一就是:曹操急行三百里,已經是「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我們孫劉兩家聯手,還用怕犯了兵家大忌的曹軍嗎?

同樣曹魏的夏侯淵就以急行軍而聞名,《三國志》稱其:「赴急疾,常出敵之不意外」,經常「三日五百,六日一千」。

曹操也正是因為夏侯淵「急疾」的性子,知道急行軍的危害,於是將性格穩重的張郃派給他為副將,就是希望兩者互不,不至於讓夏侯淵因為急行,而陷入危險。

註:朝代不同「里」換算到今天「米」不同,商周時期約406.8米,秦漢時期約415.8米,隋唐時期約540米或530米,明清時期約576米。

行軍中的軍隊,也是軍隊戰力較弱的時候

行軍的時候,是一隻軍隊戰鬥力最弱的情況之一(之一也可以去掉),因為行軍的時候兵力分散,沒有形成有效的對戰陣列,難以對敵人進行有效的反擊。

若想以較小的損失,取得最大的戰果,那麼偷襲(埋伏)一支行軍中的敵人是一個不錯的方法。

公元前627年,晉襄公因為不滿秦國擅自襲擊鄭國,便命晉軍埋伏在殽函地區——秦軍從鄭國返回秦國的必經之路上,準備埋伏秦軍。

晉軍也因為提前埋伏,占據地利,以極小的代價全殲秦軍,造成了秦晉百年的仇恨。晉秦的殽之戰也是記載最早的埋伏戰。

因此行軍中如何防護軍隊,也就成了將帥們需要提前考慮的問題。

行軍防護措施一:儘量避免狹長、窄小的峽谷、小道等。

《孫子兵法·行軍》中介紹了如何應對「地形」,「凡地有絕澗、天井、天牢、天羅、天陷、天隙,必亟去之,勿近也。吾遠之,敵近之;吾迎之,敵背之」。

凡是遇到上面的地形,遠遠避開。若敵人處於上述的地形中,別考慮了,進攻吧。

上面提到的殽函地區便是一條狹長的通道。秦軍選擇它為行軍路線,主要還是秦國沒想到自己的親家晉國會攻擊自己(當時殽函地區歸屬為晉國)。

西漢名將周亞夫平七國之亂。他從長安出兵後,避免了容易中埋伏的「殽、黽」地區(等同上文的殽),而是向南「走藍田,出武關,抵雒陽」。哪怕行軍時間多上一兩日,也不想中了埋伏。

待周亞夫到達雒陽後,派兵搜尋殽、黽地區,果然發現了吳王的伏兵。

行軍防護措施二:光派斥候,增加己方的「眼睛」

斥候既能探尋敵人軍隊的蹤跡,也能搜尋前進路線上是否有埋伏,為後方大軍掃除隱患。斥候便是一支軍隊的眼睛,只有保證「眼睛」看的更多、更遠,己方的軍隊才更安全。

行軍防護措施三:提高警惕,派出精銳小隊排查隱患

有些地勢險要的地方,僅憑斥候無法完全排除隱患。

這時候主帥就需要組織一支精銳小隊(數百人)守在道路的入口,防止大軍進入後被斷掉退路。

然後令派一支精銳小隊,先大軍一步,沿著大軍的行軍路線,對其中的樹林、高山、草叢等能藏人的地方一一排查。若有高地,便站到高地上,將大軍前進路線盡收眼底,對地形有更深刻的了解。

剛到戰場,主帥常常喜歡帶著將軍們登高,你以為他們都喜歡爬山玩啊?他們登上高處,能觀察敵軍的陣型、人數、對方的狀態,以及戰場的地形。為接下來的戰爭做戰術安排。

張遼與孫權的合肥之戰。張遼突襲孫權大營,孫權一時間沒搞清楚狀況,首先便是「走登高冢」,查探究竟發生了什麼。只有明白了局勢,才能為此做出合理的安排,是迎戰還是撤退。

說完了「高地」對一支軍隊的作用,我們來繼續說行軍。

上述幾點做完後,將帥仍需要分兵前行。輜重、老弱士兵率先進,步兵隨後進入。若有埋伏,敵人一般都是攻擊先頭的輜重。

若敵人強大,將帥就將後續步兵撤回,不管前方的老弱與輜重。

若敵人不強,士兵就前去救援、擊敵人。不得不說,戰爭的殘酷不僅來自於敵人,還有己方。

只有分兵前進,前後相應,才能保證在狹窄的道路,不被敵人埋伏擊敗。

結語

行軍打仗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看著史書上的「破之」、「擊之」、「敗之」幾字,總以為戰爭是那麼的「簡單」——大軍到達戰場,然後開打。

殊不知,戰爭是從開始動員的時候開始的。

戰前戰略制定、行軍規劃、後勤糧草補給以及運輸、行軍防護、戰鬥戰術的實行等等,都需要一步步安排出來。

戰爭不光拼戰場上的刀光劍影,「戰爭」幕後的東西同樣精彩,同樣重要。一個將帥能把軍隊安全、準時的帶到戰場,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R7S5OW0BJleJMoPM08-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