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電模式這麼受歡迎,為什麼普及如此之難?

2019-10-25     電車插座

換電模式這麼受歡迎,為什麼普及如此之難?

眾所周知,給新能源車換電池很貴,這也成了很多人拒絕電動車的主要理由之一。前些日子,網上經常有相關新聞,說某些新能源車主在汽車出故障到4S檢修後,被告知電池報廢只能更換,費用高達十數萬元,而購買車輛時的花費也不過幾萬元。可能實際也沒這麼誇張,但確實給人們造成了不少困擾。

智慧型手機用的也是鋰離子電池,但電耗量屬實令人擔憂,就更不用說,現在市場上大部分電動汽車採用的也都是三元鋰電池了,它的好處就是能夠提供較高的能量密度,且重量較輕。鋰電池的基本化學成分可能都差不多,但放電及充電方式等,對壽命有很大影響。

於是換電模式就在這種現狀下悄然興起了,不過它並沒有想像中普及那麼快,目前只有少數車企在運營電動汽車的換電,普通的換電站只能給雙輪電動車換電。簡單來說,換電版車型是將車電價值分離的,在客戶購買整車後,電池管理公司將購回電池產權,客戶以租賃方式獲得電池使用權,在進入換電站後,通過快速更換設備將車輛的動力電池取下並即刻更換另一組動力電池,之後可以直接離開繼續行駛。

不得不說效率的確是很高,基本能做到和加油用的時間相差不多,就各個地方的評論看來,消費者對換電模式的大力推廣是偏向支持態度的,但這種模式難以推廣,其實還存在不少現實因素。

對於電動車來說,動力電池的價格幾乎占據整車的半額以上,如果要換電池的話,需要大量的電池儲備,成本非常高昂,一般車企連車型量產有時候都難以顧全,別說是電池配套了。更何況,每個車企的車型,使用的電池規格也不近相同,如何將電池規格統一,也是個非常大的問題,畢竟到時候換電換不上那場面就很「尷尬」了。

再者說,即使電池規格能夠同一,新的動力電池也在不斷出現,如何能做到代代規格都統一,而換下的舊電池又該如何處理,都是擺在眼前的問題。相較之下,充電樁的成本則相對低得多,並且產出更加容易,普及的可能性也更高。

有什麼解決辦法嗎?那就是企業之間分享電池核心技術,即使不是核心技術,也要能交給統一部門進行量產規劃和管理,這樣才能解決電池規格不同的問題。但更重要的問題是,利潤分成難以計算,於是目前只能由車企獨立完成這個工作。而後續的問題也可想而知,舊電池價值那麼低,怎麼辦?消費者買到的其實是一個不帶電池的殼子,殘值率又怎麼辦呢?

換電模式的整體代入仍然是整個行業需要為之努力的方向,就目前而言,插座君還是認為充電樁的發展是有限且必要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QfXVA24BMH2_cNUglmk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