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業種業今後如何高質量發展?今天廣東這場高規格論壇上有「內幕」

2019-12-22     海洋與漁業


200名行業精英共參會


「到2022年,建成50個省級以上良種基地,健康養殖示範面積比重達到65%以上。」

「往後,我們將啟動第三方有資質的機構開展新品種測試的工作。」

「讓有實力的苗種企業走上規範生產的道路,需要企業和政府共同努力。」

如何推進廣東漁業種業發展?領導嘉賓各抒己見。


2019年12月22日上午9時,首場廣東漁業種業高質量發展論壇在廣州盛大開幕。本屆論壇為期兩日,分為科技篇、產業篇以及疾病防控篇。領導、專家、企業等200多位代表受邀出席。相約會場,共謀發展。


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高慶營:四步走,推動廣東漁業種業高質量發展


作為論壇的主辦方,廣東省農業農村廳一直致力推動漁業種業高質量發展。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高慶營指出,當前,廣東正大力轉變漁業生產方式,加快構建現代化漁業生產格局,推動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廣東是漁業大省,是漁業種業大省,全省有水產苗種場2000家以上,其中,省級良種場62家、國家級良種場5家,淡水魚苗、海水魚苗、蝦苗產量均位居全國首位。數十年來,廣東在科研單位、企業等通力合作下,發展出多個優質漁業新品種,為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水產品的需求、促進漁業產業興旺和漁民生活富裕作出了重要貢獻。

然而,漁業種業發展的路上卻受到市場不規範、發展不協調、不完善等問題的困擾。以首屆廣東漁業種業博覽會為契機,廣東省農業農村廳今後將重點做好這四項工作。

1. 規範苗種生產,完善苗種體系。堅決打擊非法苗場,加大對良種場的支持力度,建立有效的市場流通體系。

2. 加大選育力度,不斷推陳出新。加深產學研的合作力度,做好親本保種、提純復壯的工作。鼓勵開發新品種,特別是適應漁業高質量生產方式、更符合消費者需求的優質新品種。

3. 建設種業平台,打造「廣東苗種」。結合實際情況,打造一批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品牌,塑造廣東苗種名片。

4. 推行苗種檢疫檢測,加強疫病防控,大力推行苗種產地檢疫檢測,健全病害監控體系,完善應急預案,嚴控疾病,特別是大規模傳染性疾病的流行。

高慶營總結道,廣東要建設現代化漁業,種業既是發動機,也是助推器。目前,廣東正在推動漁業種業高質量發展,將加大對種業的持續性、定向性的投入,扶持良種以及良種場的相關工作。定下一個目標,到2022年,建成50個省級以上良種基地,健康養殖示範面積比重達到65%以上。


中國科學院院士桂建芳:科研工作者要堅持為種業建設出力

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桂建芳分享了他對科研工作的一些看法。「水產種業的發展歷史可追溯至上世紀20年代。」桂建芳介紹到,前蘇聯一位老先生率先開展研究,他花了大量時間精力在育種工作上,並將所得之經驗記錄在書籍上,這本書成為後人開展育種工作的重要依據。對此,桂建芳認為,「作為科研工作者,我們要盯著一個種,堅持不斷地做下去。」

桂建芳指出,我國水產種業發展經歷了三個重要的階段,新中國成立至1957年為探索起步階段,1958-1990年為政策和技術體系建立階段,1991-2015年為規範發展階段,2016年至今為提升發展階段,圍繞基因組技術開展育種工作是下一階段的重點任務。


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苗種處處長高勇:從嚴優化原良種審定工作

「種業是國家戰略性、基礎性核心產業。」 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苗種處處長高勇指出,隨著生物技術和信息化手段的普及利用,種業技術革命進入4.0階段。

為了解決苗種數量供應不足的問題,1992年1月21日,農業部批准成立了全國水產原良種審定委員會,同時拉開了我國水產原良種體系建設的序幕。現時,全國共有水產種苗生產企業約1.5萬家,其中國家級水產原良種場86家。

對於水產苗種質量參差不齊的問題,高勇表示,往後將啟動第三方有資質的機構開展新品種測試的工作。同時,新品種申報企業、單位應委託第三方開展至少連續兩年的生產性對比試驗,育種參與方不能作為測試結果證明的主體。


廣東水產學會理事長吳灶和:政府要對水產種業加大扶持力度

目前,廣東有29個優良水產品種,但海水苗種占的比例較低。吳灶和從調研中獲悉,海水魚的繁殖周期較長,要做連續5代的選育至少需要30年時間,這對於企業來說是一筆很大的投入。他期望,水產種業得到更多的政策扶持,政產學研企形成合力,藉助廣東水產種業創新聯盟的平台,做大做強廣東水產種業。



全國首個開在魚塘的博覽會

全國首個漁業種業展示盛會

全國水產轉型升級的新坐標

……


「種業興漁新動力,綠色灣區新動能!」由廣東省農業農村廳主辦,廣東省漁業技術推廣總站承辦的「首屆廣東漁業種業博覽會」將於12月22-24日在位於廣州南沙的廣東漁業高科技園盛大舉行。


展會現場直擊


來源:海洋與漁業雜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QAXxRG8BMH2_cNUgDTU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