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局長張顯良:突出抓加工企業復工復產,增加壓塘水產品收儲

2020-03-06     海洋與漁業

3月5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抓好春季農業生產情況。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局長張顯良就做好春季漁業生產、確保養殖水產品質量安全、水生野生動物管理、促進稻漁綜合種養發展等回答媒體提問。現將張顯良局長答記者問摘編如下。


《農民日報》農網記者提問:採訪中了解一些地方漁業生產受到疫情影響,請問農業農村部對於做好春季漁業生產有哪些考慮和具體措施呢?謝謝。

張顯良:謝謝你的提問,我國水產品總量中養殖產品占78%,因此抓好水產養殖生產對水產品穩產保供至關重要。從現在開始,水產養殖由南到北漸次展開。受疫情影響,今年的情況還有些特殊,眼下一些地方水產品壓塘比較嚴重,所以我部將督促指導各地,重點在以下五個方面開展工作。一是突出抓水產品加工企業復工復產。抓住加工這個關鍵環節,通過幫助企業擴大產能,增加壓塘水產品收儲,儘快騰出養殖空間。二是突出抓苗種生產。加快推進水產苗種企業擴繁生產,指導開展水產苗種餘缺調劑和供需對接,保證苗種供應。據調度,目前苗種生產能力已經恢復了80%以上。三是突出抓設施維護。引導養殖生產者抓緊時間開展池塘清淤、消毒以及進排水系統和養殖設施設備改造,做好飼料等物資準備。四是突出抓病害防治。抓好水產苗種產地檢疫,強化疫病監測預警,實施好水產養殖用藥減量行動,做好存塘水產品病害防治。五是突出抓結構調整。加強技術指導,推廣池塘生態養殖、工廠化循環水養殖、深遠海網箱養殖、稻漁綜合種養等綠色養殖模式,優化養殖品種結構。在抓好養殖的同時,我部對捕撈生產也作出了部署,要求各地加快漁業油價補貼資金髮放,指導船員做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風險防範,有序恢復捕撈生產。謝謝。


農視網記者提問:據了解受疫情影響目前水產品壓塘比較嚴重,這種現象是否對養殖的水產品質量安全造成影響?農業農村部將如何保障養殖水產品的質量安全呢?謝謝。

張顯良:這個問題大家都很關心,我部一直高度重視養殖水產品的質量安全監管工作,連續多年實施《國家產地水產品獸藥殘留監控計劃》,每年抽檢在5000批次以上,各地也開展了相關抽檢,近7年來監測合格率都保持在99%以上。經過多年努力,水產養殖生產者質量安全意識不斷提升,絕大部分生產者可以自覺地不使用禁用藥物。針對春季水產養殖生產中可能出現的養殖病害增多,可能造成養殖水產品質量安全隱患,我部重點從兩個方面開展工作。一是持續加強監管,督促各地和養殖生產者加大水產品獸藥殘留監測監管力度,切實守好水產品質量安全底線,加強疫病防控和養殖過程監管,嚴厲查處違規用藥行為。二是加強健康養殖生產指導和服務。組織水產技術推廣、科研人員,利用現代化信息手段指導養殖戶規範用藥,努力確保不發生重大水產品質量安全事件和區域性重大水生動物疫情。謝謝。

《文匯報》記者提問:目前正值春耕備耕關鍵時期,據了解近年來稻漁綜合種養對促進農民增收發揮了積極作用,請問稻漁綜合種養發展狀況如何?下一步農業農村部有何舉措?謝謝。

張顯良:首先謝謝你關心稻漁綜合種養產業發展。這幾年稻漁綜合種養發展的非常快,據統計,2019年全國稻漁綜合種養面積已經達到3500多萬畝,產出200多萬噸的優質水產品和1700多萬噸的優質稻米,畝均增收在1000元以上,實現了「一田雙收、一水兩用、減肥減藥」,促進了農民增收,成為一些地方重要的脫貧產業和農耕文化形式,也充分地調動了農民種糧的積極性。當前正是春耕備耕的關鍵時期,也是稻漁綜合種養的準備期,各地發展稻漁綜合種養的積極性非常高。稻漁綜合種養首先堅持「穩糧增收」,做到「不與人爭糧,不與糧爭地」,要落實《稻漁綜合種養技術規範 通則》等規範標準要求,嚴格控制溝渠占比不超標、水稻產量不減少,做到種養環境更生態、產品品質更優質。農業農村部將督促各地重點為農民做好三方面的技術指導:一是做好田間工程,比如加固田埂,建造防逃設施。二是做好苗种放養,因地制宜選擇養殖品種,選擇合適規格的苗種來壓縮養殖周期。三是做好養殖管理,加強水質調控等等,確保種好稻、養好魚,稻豐魚肥。謝謝。


​來源:中國水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2A1GsXABgx9BqZZIW2_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