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搞肌小技巧:如何安排訓練重量

2020-01-07     V健身搞肌

從你第一次踏進健身房拿起啞鈴的那一刻起,你就走上了一條不斷學習的道路上!

只會蠻幹的人永遠都不能成為真正的健身者!

當你開始鍛鍊之前!你要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你要練哪裡?你要做什麼動作?每個動作怎麼做?

這些細節和基本知識都決定著你的訓練是否有效,所以你必須了如指掌!

今天分享的是一個安排訓練重量的方法,它能幫你穩步提升重量,分三步走:

第一步:測出你8-10rm的重量;

第二步:用這個重量訓練3周,確保動作順利完成;

第三步:第4周,以槓鈴為例,兩邊各增加2.5kg,重複第二步,以此類推。

是不是感覺這波操作好像很普通啊?

但就是這麼一個普通的操作,很多人都不會去做。

首先,RM的概念估計很多新手朋友還不了解。

所謂的RM為Repetition Maximum的縮寫,即「最大重複次數的意思,指一個人在某個負重下,做某個動作連續所能達到的最高次數,這個次數就是RM。RM是肌肉訓練強度設定指標。

假設一個人能夠連續抬起四十公斤的啞鈴3次,那麼這個人在四十公斤下的舉啞鈴的RM就是3。

RM的計算可以根據極限重量來算,有很多公式,一般是8RM=80%極限,12RM=67%極限,15RM=65%極限。

(公式網址https://www.bodybuilding.com/fun/other7.htm)

6RM以下的大重量主要是刺激肌肉力量增長;

6-12RM,主要刺激肌肉緯度增長;

12RM以上的輕重量,主要是增加肌肉的耐力,雕刻線條。

我們的增肌訓練,以8-10rm的重量訓練3周後增重。

有朋友可能覺得就增加2.5kg是不是有點少而且,這一片槓鈴片實在是太小了。

2.5kg

這就引出了下面的問題,這樣的提升速度會不會太慢呢?

我們算一筆帳:1年=12個月=48周,假設每3周提升2.5kg*2=5kg,也就是說1年可以提升60kg的重量!那3年呢?

所以現實情況往往是,有時連2.5kg都太重了!

這時你可以繼續減輕分量,兩邊各加2.5磅(1.13公斤)。這種槓鈴片很小,有些健身房可能沒有,你可以自己網上買兩片,十幾塊錢很便宜的。

感受1kg槓鈴片大小

注意,如果你加更多的重量也可以順利完成,那當然ok,證明你目前潛力還很多,等你到了瓶頸期再使用我的方法吧。

這樣安排訓練的好處是,你不用再去花心思考慮每一次訓練要用什麼分量,可以把精力集中在訓練上;你也不會因為重量上不去而對健身產生厭倦。

用科學的方法,把訓練變成一個良性循環,驀然回首,你會發現自己在不知不覺中已經提升許多。

增重時的注意點

1.保證動作標準

不要為了衝擊新的重量,就忽略了訓練本身的目的。一定要保證動作的完整,避免動作變形,或者是動作只做一半。

2.注意左右兩邊的平衡

很多人都有「左弱右強」的毛病。以臥推為例,由於槓鈴的特性,也許你左胸已經沒有力氣了,但靠右胸的力量,還是能夠把動作完成。

所以你會發現有些人的臥推會向某一邊傾斜,這是非常危險的。長此以往不但會加劇左右力量的不平衡,還會導致你肌肉不對稱,視覺上產生不協調,這就悲劇了。

如果你現在訓練時出現了左右不平衡的情況,先減輕分量吧!

健身的目的是為了身體健康,而不是身體受傷,所以加重雖好,可不能貪心。希望認真閱讀的你,在3個月後,成功加重20kg!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Pa7Hlm8BxtCz63RLKFO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