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排全勝奪冠背後的秘密,張常寧真能臥推120公斤?

2019-10-06     V健身搞肌

十一連勝、世界盃冠軍;朱婷獲MVP、女排四人進最佳陣容....滿載而歸的榮譽展示著中國女排的強大;當國歌在賽場響起的那一刻,無數國人熱淚盈眶。



在中國女排這一系列成績的背後,很少有人知道,她們付出了多少努力,流下了多少眼淚,忍受過多少疼痛。



除了技術訓練以外,女排姑娘每天至少要花3個小時,在健身房練力量、練體能,與器械為伍。



從朱婷的微博中就能發現:



從彈跳力到上肢力量,再到耐力綜合訓練,她們從各個方面讓自己變得更強。



按照慣例,一個排球運動員臥推能達到80公斤,就是能夠參加國際賽事的水準。



女排主攻手張常寧把自己的臥推提升到了120公斤。



當年姚明剛到NBA時的臥推是150公斤。對比姚明的體格,張常寧似乎弱了很多。以至於有不少網友還表示懷疑。央視發布了一則視頻實錘了真相。



我們可以看到,張常寧咬著牙緩緩地將槓鈴推起,她的表情非常的痛苦,顯然用盡了她全部的力氣。

不過我們也要承認,整個臥推過程中也有藉助輔助的一些力量,120kg也只是單次極限臥推重量,而不是做組重量。

但這依舊不能否認,即使是在不藉助輔助的情況下,她的力量也絕對遠超其他的排球運動員。



沒人要求她用臥推來證明什麼,但她拿出了挑戰120kg臥推的底氣和實力,可有的人,恐怕連這個勇氣都拿不出來吧?

對,說的就是被媒體頻繁調侃的男籃成員周琦臥推60kg。在國際比賽中強悍的力量素質構成的得分必備要素,或許是男籃值得從中吸取的。

你以為僅僅就是臥推嗎,其他力量訓練中姑娘們也對自己毫不手軟!因為她們知道扣球力越大,對對手的殺傷力才會更大!



讓自己的腿部力量更大,在比賽中跑得更快,跳的更高!

中國女排為什麼能一直贏?

為什麼總能讓人熱淚盈眶,格外感動?

為什麼一直為國爭光,一次又一次創造輝煌?

是每個人的腳踏實地換取的等量奇蹟。

刻苦的訓練和極度的自律,讓她們成為了賽場上對手的噩夢。



而反觀中國男足的訓練情況:慢跑散步、顛球、偶爾還有一些力量訓練,然後結束了;訓練態度更是非常的不積極,教練不吹哨,就不會起身訓練。



在球場外倒是玩得很歡,喝酒、喝飲料、擼串、吃火鍋....



難怪世界級比賽,男足都只有當"觀眾"的份。這樣的身材,好意思說自己是運動員嗎?

在國際賽場上,亞洲人在綜合體能上並不占優勢。相較早期體能訓練只涵蓋槓鈴深蹲等單一的抗阻訓練,郎平教練融入Plyometric訓練專項爆發力訓練,以及提升無氧供能能力的高原訓練等應用實戰的專項體能訓練。



除此以外,郎平啟用美國體能訓練師Rett Larson,並引入運動恢復理念,變革了以往「小傷沒必要休息」,提高部位力量對抗傷病的傳統訓練理念,同時指出中國女排成員20%體脂過高限制運動表現。

從女排的外籍體能師,我們可以看到國內體能訓練體系,和國際依舊存在較大差距。

本次男籃世界盃,中國隊僅配備了2名體能訓練師。相較而言,現如今NBA湖人隊共5人的體能訓練團隊中,共配備了2名速度、敏捷訓練師、1名康復師、1名力量、耐力訓練師、1名按摩恢復師



本土體能訓練師人才缺失,國內體能教練認證存在機構認證亂象,而國內體能訓練教練屬於編外人員下的認同度以及薪資待遇較低,也是業態門可羅雀的原因。



與之對比的是美國NSCA、ACE等認證機構下的cscs體能訓練師培訓體系,以及諸如EXOS、VSP等實現商業化,而整合訓練、康復等專業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方法的機構,實現被稱為「工業生產線」的運動服務模式,加速人才推動,市場化進程迅速。

未來的競技體育,健身房體能訓練,是一個更需要被重視的部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LkR9pG0BMH2_cNUgYa5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