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點
何為「深度學習」?
深度學習與傳統課堂有何差別?
語文學習任務群為何強調真實生活情境中的深度學習?
真實生活情境中的深度學習如何體現在語文學習任務群設計案例中?
- 本文根據教育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研製組修訂組核心成員、江蘇省教育學會副會長陸志平老師,在2019年12月13日,由宜興市教育局主辦、上海現代新課程研究發展中心擔任學術指導、現代課程網協辦、宜興市教師發展中心和宜興市陽羨高級中學承辦的宜興市高中語文學習任務群觀摩研討會上,就「高中語文任務群的特點和設計」的主題講座實錄整理而成。
目前,開展「深度學習」策略對課堂教學的影響日益深遠。所謂「深度學習」,是指將知識用於解決問題,以發展批判性思維、創新能力、合作精神、交往能力以及學會學習等認知策略。
深度學習的方式不是傳統的講聽練考,而是基於項目的學習、基於問題的學習、基於探究的學習、基於挑戰的學習及其它相似的學習方法。
《劍橋學習科學手冊》書中深層學習與傳統課堂實踐的對比分析:
基於深度學習的課堂,使通過特定的情境走向深度學習成為必然。
《人是如何學習的》中說,課程是墨守陳規的過程,引導著永不重合的雙輪馬車的道路。這個比喻恰當地描繪了很多學校的課程。現在要進行深度學習,替換「墨守陳規」的課程方法之一就是「學習場景」,讓學生在特定情境中學習,而不是按照線性和零散的知識點學習。
關於真實情境,楊向東老師指出,所謂真實情境,其本質是心理意義上的,是指那些貼近學生既有經驗且符合其當下興趣的特定環境。這樣,學生跟學習的內容就有了聯繫。
語文學習任務群強調真實生活情境中的深度學習,就是因為語文學習要有情感和思維的深度參與,不能只是簡單的背誦抄寫。
比如學習任務群文學閱讀與寫作,其中一個單元是寫二次世界大戰的。以前它是單篇教學,小說根據情節、人物、語言、主題等知識點講解,詩歌則注重闡釋意象、韻律。我們用大單元設計時,切入點就不一樣。
我們先整體設計,提煉了主題:和平的祈禱。這本身是一個很工具的單元,但要用語文的方式來表達和平的願望,所以就把工具性和人文性綜合起來。
學生怎麼會有和平的願望?得讓他們了解二次世界大戰的創傷,才能激發他們對和平的祈禱,因此,用語文的方式,我們設計了「觸摸永遠的傷痛」「展現人性的畫卷」「奏響和平的旋律」等一系列基於真實情境的學習活動,讓學生不知不覺進入到深度學習的狀態中,語文素養得以綜合提升。
未完待續
普通高中語文學習任務群 必修
- 編委會:朱慕菊 張民生 崔允漷 楊向東
- 顧 問:巢宗祺 方智范 王寧
- 主 編:陸志平
- 執行主編:張克中
- 副主編:徐志偉 戴曉娥 周於 朱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