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腿抽筋,別盲目補鈣!這些才是真正原因……

2019-10-21     老年生活報

精彩生活·快樂健康

老了,身體免疫力下降,各種毛病也隨之而來。「腰酸背痛、腿抽筋,得補鈣!」——這是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的一句話。

所以,不少中老年人腿抽筋,就盲目吃鈣片、喝骨頭湯,但是卻沒什麼效果。

其實,並不是所有的抽筋都是因為缺鈣!對中老年人來說,缺鈣只是造成腿抽筋的其中一個原因。

什麼情況下會抽筋

1

缺鈣

與大多數人的認知一致,缺鈣是抽筋的原因之一。血液中鈣離子濃度太低時,肌肉容易興奮而痙攣。

老年人鈣質吸收能力減弱、鈣質流失明顯,因此,常受到抽筋的困擾。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缺鈣也較為常見。

2

寒冷刺激

寒冷是抽筋的常見誘因,可直接引起腿部肌肉強烈收縮和血管突然痙攣。

比如,晚上睡覺不蓋被子、空調溫度過低、突然下到冰冷的水中游泳,都有可能會引發腿抽筋。並且,這種抽筋有時候持續時間會比較長。

3

過度疲勞

運動過度,特別是無氧運動,會導致肌肉在短時間內持續收縮,並產生代謝廢物。

如果沒有及時拉伸、放鬆肌肉,過多的酸性代謝產物堆積,就很容易刺激小腿,造成小腿抽筋。

老年人身體弱、肌肉力量差、機體代謝功能減退,和年輕人相比,也更容易抽筋。

4

局部壓迫

長時間仰臥,讓被子壓在腳面,或長時間俯臥,使腳面抵在床鋪上都會迫使小腿某些肌肉長時間處於壓迫狀態,引起肌肉被動攣縮和血供不足。

經常抽筋是疾病信號

1

腰椎間盤突出

老人總是小腿抽筋的話就要注意了!不要再把這種抽筋看作普通的抽筋,這種現象可能是腰椎間盤突出的病因。因為脊椎變形後,長期壓迫神經,會導致腿麻、腿抽筋。

據臨床調研:在確認是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患者中,腿抽筋的發生率可高達70%。

2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

有研究表明:那些腿經常抽筋,尤其夜間會加重的中老年人,並不是因為缺鈣,而是因為下肢動脈硬化閉塞。

要知道,老年人動脈硬化,使得血管腔變窄,因而供血不足的情況較為普遍。

當人在活動時,腿部肌肉的收縮和舒張會擠壓血管,加快血液流動,使腿部血液循環能維持正常。

但是,當人在睡覺時,腿部血流減慢,代謝產物不能及時被血液帶走,這些代謝產物積聚於肌肉中,達到一定濃度時, 就會刺激肌肉產生收縮,發生腿抽筋的現象。

糖尿病患者動脈更容易動脈硬化,硬化以後血管閉塞,血液供不上去了,有可能會導致壞疽,最後甚至會截肢。

因此,當抽筋反覆發作時,需要及時到醫院查明並排除血管、神經的器質性病變,以免耽誤治療。

1個小動作緩解突發性抽筋

其實,緩解抽筋並不是什麼難事,只要謹記「反其道而行之」的法則,就能輕鬆應對。

1

腳趾抽筋

要「反其道而行之」,即朝抽筋的反方向扳腳趾、翹起腳板,並堅持1~2分鐘以上,即可見效。

2

小腿肌肉抽筋

小腿抽筋,可以自己用手抓著腳尖往後扳,拉伸小腿後面的肌肉,扳幾下;然後,用手握住小腿部的肌肉慢慢地揉捏,慢慢讓肌肉放鬆。

來源:建康圈 免責聲明:版權屬於原作者,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後台留言聯繫小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MM_u720BMH2_cNUg4tb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