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的子母機計劃,蘇聯後續研製的幾個型號,載機改為特勃-3轟炸機

2020-12-21     榮華之武器堂

原標題:更多的子母機計劃,蘇聯後續研製的幾個型號,載機改為特勃-3轟炸機

接上文 讓殲擊機保護好自己,蘇聯曾經的子母機計劃,最初載機是特勃-1轟炸機

И-ЗЕТ殲擊機與它的АПК-4型76毫米航炮

Звено-3

該方案1934年夏天首次試飛。預定由一架特勃-3/M-17轟炸機和兩架單翼殲擊機組成。原定殲擊機的角色由格里格洛維奇設計的ИП-1殲擊機擔任, 但是由於ИП-1殲擊機發展遲緩,遲遲未能交付使用。於是決定使用И-ЗЕТ(ЦКБ-7)殲擊機,伊-Z殲擊機駕駛員分別是格羅茲德(Гроздь)和科羅特科夫(Коротков)。

И-ЗЕТ殲擊機是一種單翼殲擊機,使用一台 480 馬力的 M22 發動機,翼展 11.5米,機長 7.65米,機翼面積19.5平方米,正常起飛重量1648千克,最大時速295千米/小時,實用升限7000米,航程600千米,裝備1 挺ПВ-1型7.62毫米機槍和2門76.2毫米的АПК-4型航炮。

И-ЗЕТ殲擊機裝備АПК-4型航炮

АПК-4型航炮1930年初庫爾切夫斯基完成2門樣炮,航炮的主要用途是與敵機空戰,特別是對敵遠程重型轟炸機,其次是摧毀敵地面目標。這型航炮生產了14門,1935年3月進行了殲擊機射擊的試驗,發現殲擊機射擊幾百發炮彈後,飛機結構嚴重損壞,最終取消這型航炮的進一步研製(想想也是,這麼小的身軀如何經受得住76毫米火炮射擊的後坐力呢?)。1935年5月1日,5架帶有АПК-4型航炮的伊-Z飛機從紅場上空飛過接受檢閱。該機在製造了兩架原型機後因為難於操作所以只生產了 71 架。之後在其基礎上開發了更為複雜的ИП-1殲擊機。

兩架伊-Z殲擊機將通過專門製造的剛性固定懸架像鞦韆一樣懸掛在特勃-3轟炸機機身下方,這個「鞦韆」可以在起飛前和飛行中進行調整,但這種設計造成連環計劃中唯一的悲劇,它對於使用這個裝置的飛行員要求不是能力而是本能,在一次試驗飛行中,飛行員科羅特科夫(Коротков)在殲擊機準備脫離時過早拉動了手柄,因為之前的第一次沒有脫離成功,他擔心這一次再次錯過。結果飛機直接向前躍出,碰上了轟炸機的螺旋槳,殲擊機被轟炸機螺旋槳擊中造成損傷。飛機急速下旋,飛行員來不及跳傘,以身殉職,殲擊機在地面上摔成碎片。

Звено-4

有關該機的資料非常欠缺,只知道該計劃建議發展一種特殊的牽引機,以獲得更大的運載能力來組成更強有力的空中組合,很有可能只停留在設計階段。

АПК-4型76毫米航炮

方案5-7

Звено-5

該系統的母機是一種經過改裝的特勃-3/M-17轟炸機。在該轟炸機機身下方有一個吊架,吊架上聯結了一架伊-Z單翼殲擊機。吊架以鉸接的方式裝在轟炸機的後部,可以旋轉下來發射和回收殲擊機。在殲擊機機身上部的駕駛艙前面,有一個繫緊剎車和抓鉤。該飛機的首次飛行是在 1935 年3月23日。蘇聯成功地在該機上實現世界上首次在空中回收子機。母機駕駛員斯特法諾夫斯基(Стефановский),殲擊機駕駛員斯特潘切諾科(Степанчёнок)。

Звено-6

一架經過改裝的特勃-3/M-17轟炸機,每個機翼下面各懸掛1架伊-16殲擊機,用固定的三角形裝置聯接著。為了加強殲擊機與轟炸機之間的聯絡,它們之間裝有內部通話裝置。燃油管和機油管將殲擊機與母機連接在一起,1934 年 12 月首飛,TB-3 駕駛員斯特法諾夫斯基(Стефановский),伊-16殲擊機由布達科夫(Будаков)和尼卡欣(Никашин)駕駛。但是由於種種原因,該計劃被放棄了。

Звено-5方案

Звено-7

母機依然是經過改裝的特勃-3/M-17轟炸機,每個機翼下各聯接有一架伊-16單翼殲擊機,通過吊架連接。吊架在外置的引擎艙的外側,沿著翼展的方向。在吊架內部的末端,安裝有樞軸,可以向內向下旋轉,用於發射和回收殲擊機。伊-16殲擊機的駕駛艙前部有一個銷子,這個銷子與吊架上的一個橫杆咬合在一起。通過飛行實驗發現,這個用於鉤吊的吊架系統過於複雜,而且有時還會失效。1938 年該項目取消。該試驗的轟炸機由斯特法諾夫斯基(Стефановский)駕駛,殲擊機飛行員則是蘇普倫(Супрун)和努赫基科夫(Нухтиков)。

ЗвеноАвиаматка- ПВО

按字面理解是「空中進警報」的意思,即「空中防衛母機」的計劃。該母機的設計使命是攜帶4架殲擊機進行5-6個小時的遠程巡航,負責對偏遠地區和漫長的海岸線進行巡邏和守衛。

根據蘇軍測算,4架這樣的母機編為一組,輪換飛行,可以取代24架普通的殲擊機。為了證實這種理念,瓦赫米斯特洛夫決定把三種型號的Звено結合成一種混成體-即Авиаматка- ПВО。

伊-16-5型殲擊機在空中與母機對接

這個組合體,由一架轟炸機和 5 架殲擊機組成-2架伊-5雙翼飛機裝在外翼上的一個形同的裝置上,2架伊-16單翼飛機裝在機翼下的管狀結構上,1 架伊-Z單翼機裝在機身中腹下的吊架上。特勃-3轟炸機可以攜帶伊-5和伊-16殲擊機起飛,不過伊-Z殲擊機需要單獨起飛,在飛行中再與母機聯接在一起。

該計劃於1935 年11 月20日進行了首次飛行,可謂是連環計劃的巔峰,要知道整個連環由六架四種不同類型飛機組成,而且所有殲擊機都將同時脫離母機。母機由扎列夫斯基(Залевский)駕駛,5名殲擊機飛行員分別是斯特法諾夫斯基(Стефановский)、尼卡欣(Никашин)、阿爾特諾夫(Алтынов)、蘇普倫(Супрун)和斯特潘切諾科(Степанчёнок)。根據未經證實的說法,蘇聯人曾經進行五架子機同時脫離母機,然後全部重新由母機同時回收的試驗,但我無法證實這種說法。

雖然試飛取得成功,但是該計劃最終還是放棄了,原因很簡單,它的操作實在太複雜,除了最優秀的試飛員,幾乎沒人能操縱它。

現代製作的Авиаматка模型

未完待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M1aRhHYBur8RWXSA_By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