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養殖」惠州財興:仿生態養殖 成就品牌中華鱉

2019-12-19     海洋與漁業


廣東省惠州市馬安鎮養殖的中華鱉(俗稱甲魚、水魚)不僅在省內頗有名氣,更是遠銷全國各地,成為「盤中珍饈」。惠州市財興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財興」)正是當地養殖中華鱉並帶動周邊致富的公司之一。


財興公司採用仿生態中華鱉養殖技術,養出了高質量中華鱉。該公司還將技術進行總結,制定了《中華鱉仿生態養殖技術規程》,2015年該規程被認定為廣東省惠州市中華鱉仿生態養殖的地方標準,目前此規程已經在惠州地區推廣,馬安鎮更逐漸形成了赫赫有名的「馬安中華鱉」品牌。


馬安適合養中華鱉


馬安鎮土地資源和水資源豐富,污染少,適合中華鱉生長。近年來,該鎮大力發展高產優質高效農業,充分利用水面養殖資源,打造「馬安中華鱉」等特色產業,形成了基地化、規模化、企業化的中華鱉基地。馬安中華鱉遠銷海外,走俏國內市場。


為何這裡的中華鱉能夠熱銷呢?記者從財興公司了解到,該公司仿生態養殖的中華鱉,從外形上講,鱉體裙邊較為寬厚。從口味上來講,其少油不腥、野味十足,不但味道鮮美、而且富含優質蛋白質、胺基酸、礦物質、微量元素以及維生素A、B、B2等。其次,這裡5公里範圍內沒有工業污染,生態很好,引東江水養殖,水源充足,且水質較好。這樣的環境做生態養殖得天獨厚,養出來的中華鱉質量上乘。


馬安鎮目前形成了規模化、基地化的中華鱉產業。接下來,財興公司將繼續加大扶持龍頭企業的力度,運用「公司+基地+農戶」的形式,在開拓市場、產品加工增值、科技創新、標準化養殖等方面,帶動中華鱉養殖向規模化、集約化、一體化發展,促進馬安中華鱉養殖上規模、上檔次、出效益。


仿生態養殖有秘訣


生態養殖池塘


財興公司從1989年就開始養殖中華鱉,擁有極其豐富的養殖經驗。養殖規模從開始的8畝魚塘,發展到現在的2100畝。財興公司中華鱉的仿生態養殖指的是人工營造近似野生養殖環境,根據不同養殖生物間的共生互補原理,模擬自然界生態循環系統,通過相應的技術和管理措施,使各種不同的生物在同一環境中共同生長,實現生態平衡。


從3~5克的鱉苗養起,生長期一般4年以上。這樣養出的中華鱉質量上乘。首先,鱉池建設也有一定的門道,不同規格需要分開養殖,一般分為稚鱉池、幼鱉池、成鱉池和親鱉池。根據中華鱉的生活習性,稚鱉池可作水泥池構造,而幼鱉池、成鱉池、親鱉池均為土塘。其次,在養殖區域栽種一定數量的植物,如水浮蓮、水葫蘆等,有利於吸收過多的氮、磷等營養物質。種植水生植物面積占水域總面積四分之一為宜。再次,在鱉池塘內套養少量鯽魚、鰱魚和鱅魚,按照一定的比例套養,達到保護水質、增產增收的效果。


開發多種養殖方式



財興公司目前有5個養殖場,占地面積4100多畝,其中養殖中華鱉2100畝,帶動周邊農戶養殖中華鱉5000畝,中華鱉產量占了惠州市一半。財興養殖的秘訣除了仿生態養殖模式外,還自己加工生產飼料,該公司的飼料既保證了水產品安全又降低了養殖成本,成為其他養殖戶的首選。


為了開發更廣闊的市場,2016年,該公司還開始嘗試了中華鱉工廠化養殖,實現中華鱉的高密度健康養殖,開發中低端消費市場。他說,在工廠中養殖只要到1斤左右,就可以上市。這樣一立方水體可養殖65公斤鱉。


除了從養殖方面嘗試新的方式外,2019年,公司還開始嘗試網絡銷售。除了開發不同的市場受眾外,該公司還開始建設冷庫,加大物流中轉力度。


打造名優品牌


近年來,財興公司不斷增強質量標準意識、品牌意識,增加產品加工、包裝的附加值和效益。同時,加大科技投入力度,進行技術攻關,提高科技含量,擴大產品的市場占有率,打造名優品牌。


該公司的「惠綠源」牌中華鱉生產基地以優越的環境和標準養殖模式,獲得了農業部認證的水產健康養殖示範場、省級無公害農產品產地稱號。據介紹,「惠綠源」牌中華鱉完全採用外塘放養,遵循生態鱉的自然條件養殖,在仿自然環境中生長4年以上,肉質緊實,膠質豐富;鱉的顏色大多呈黃褐色和淺黑色,體形消瘦,爪子又硬又尖,背上光潔平滑,裙邊寬厚,榮獲廣東省名優產品稱號;銷售渠道暢通,市場前景廣闊。


來源:《海洋與漁業》雜誌

記者:廖靜 通訊員:羅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LreJHW8BMH2_cNUgstR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