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2020-01-09   網上客

尋隱者不遇

賈島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

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賈島(779-843),字浪仙,一作閬仙,范陽(今河北涿州)人。早年曾為僧,法名無本。詩文受韓愈賞識,遂還俗應舉,但一直未考取。因偶遇文宗皇帝,於開成二年(937)被授為遂州長江縣(今四川蓬溪)主簿,世稱賈長江,任滿後遷普州(今四川安岳)司倉參軍。武宗會昌三年(843)卒於任所。《四庫全書》收《長江集》十卷,《全唐詩》錄其詩四卷,《全唐詩外編》及《全唐詩續拾》補其詩二首又十四句。

此詩《全唐詩》兩見,一作《訪羊尊師》,作者孫革,附註「孫華」,作者小傳「孫革,憲宗朝監察御史,詩一首」。《文苑英華》收此詩,題目作《訪羊尊師》,作者作「孫韋」。「松下」作「花下」。「蕐」「韋」或因與「革」字形近致誤。此詩各選本多題「賈島」或「無本」作,賈島詩中「尋隱者」的不少,如《題李凝幽居》等,而孫革詩僅一首,其簡歷與詩意不合,所以我們在發現新材料之前,將此詩的著作權仍歸之於賈島。

此詩雖然明白如話,但是可圈可點之處頗多。首先,它像一段錄像,為我們展現了隱者所居住的幽靜的環境,茅屋數間,柴門內外長著松樹,松樹下詩人正在與童子談話,循童子手指處望去,不遠處有座高山,山中白雲繚繞,山上草木蔥蘢,有豐富的草藥資源。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則隱者之超凡脫俗也就可想而知了。

其次,此詩寫詩人與童子的對話,但是詩人所問的話全都被省略掉了,不過我們從童子的答語中可以知道問話的大致內容。詩人問:「你的老師到哪兒去了?」答曰:「採藥去了。」詩人問:「到哪兒採藥去了?」童子用手一指,回答道:「就在這座山上。」詩人問:「大約在山中什麼地方?」童子答曰:「山大得很,而且有雲霧繚繞,我可不知道在什麼位置。」這些內容,被詩人用二十個字就生動地寫出來了,充分反映了這首五言絕句簡潔之美。

此外,此詩還好在寫得曲曲折折,清徐增《而庵說唐詩》分析道:「夫尋隱者不遇,則不遇而已矣,卻把一童子來作波折,妙極!有心尋隱者,何意遇童子,而此童子又恰是所尋隱者之弟子,則隱者可以遇矣。問之,『言師採藥去』,則不可以遇矣……曰『只在此山中』,『此山中』見甚近,『只在』見不往別處,則又可以遇矣。島方喜形於色,童子卻又云:『是便是,但此山中雲深,卒不知其所在,卻往何處去尋?』是隱者終不可遇矣。此詩一遇一不遇,可遇而終不遇,作多少層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