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為後勤運輸想破頭,秦始皇挖了一條河,諸葛亮發明木牛流馬

2019-10-13     臥牛說歷史

古代戰爭的勝負,有諸多因素的影響,如地形、天氣、將領的指揮、士卒的精神狀態(士氣)、敵我雙方參戰的人數、裝備差異等等。

若讓你從其中選擇一項來作為對戰爭影響最大的因素,你會選擇什麼?

若讓我來選,我會選擇軍隊的後勤。

我們現在對軍隊的糧草、裝備、器械等物資供應稱為後方勤務,簡稱後勤。後勤是一個現代概念,在古代則有著不同的稱呼,輜重、委積、軍資、軍用、糧草等等,後勤中什麼最重要?自然便是糧草。

古語有云: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士兵需要吃糧食,馬匹需要吃飼料。若沒有充足的糧草保障,對軍隊的戰鬥力有很大的影響。

軍隊缺糧,影響的絕不僅僅是士兵的肉體,對於士兵的精神同樣有影響。士兵面對缺糧的狀態,他會胡思亂想:我們是不是被放棄了,否則後方為何不給我們送糧食?還是局勢已經惡化到顧不得給我們運糧食的地步了?

軍心不穩,便是指的上述這種狀態。這對軍隊十分危險,甚至不用對方攻擊,己方就可能自己打敗了自己。

因此充足的糧草供應,不僅是填飽士兵的肚子,更能安撫士兵。

《孫子兵法》軍爭篇提到:「是故軍無輜重則亡,無糧食則亡,無委積則亡」,將後勤的問題擺到了戰爭的最前面。沒有後勤補給,戰爭還是別打了。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提到了一則晉文公的事跡。晉文公攻打原國,晉軍就帶了10天的糧草。當晉軍「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只能「擊金而退,罷兵而去」。

註:《左傳·僖公二十五年》記載的是「晉侯圍原,命三日之糧」,左傳的記載較為信服,韓非則是為了誇大晉文公的「信義」

我們也許會有疑問,為何晉文公不從自己的國家運輸糧草呢?這就不得不提春秋時期的後勤補給方式。

春秋時期的後勤補給

春秋時期的戰爭有一個特點(主要是前期),那就是持續時間短。比如齊魯的長勺之戰與宋楚的泓水之戰,若將這兩場戰爭簡化下就是,兩軍到達戰場,然後列陣,繼而開打,結束。根本不會出現兩軍對峙的情況。

這主要是因為雙方所帶的補給少,只能快速決出勝負,然後各自撤退,否則很可能因補給而出現問題。就好比上面提到的晉文公攻打原國,他僅帶3天的糧草。這倒不是他不想多帶,而是沒法多帶。

真以為古達的後勤補給如同電腦遊戲,僅僅是一組數據?糧草可是需要人力物力去運作的。

我們知道,春秋時期的主要作戰方式便是車戰。而春秋時期的戰車較之西周時期,在數量與質量上有了很大的發展。

戰車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攻車,又叫馳車、輕車,用於戰場廝殺。另一類是守車,又叫革車、輜車、重車,用於運輸輜重以及組成防禦車陣進行防護。

《孫子兵法》作戰篇「凡用兵之法,馳車千駟,革車千乘」。孫子的意思便是打仗有一個攻車,便需要有一個守車來負責運輸補給。

《左傳·宣公十二年》晉楚邲之戰,記載著「楚重至於邲,遂次于衡雍」。其中的「楚重」指的便是楚軍輜重車輛。等到輜重到了,楚軍才敢繼續前進。

戰車一乘,攻車上有三名甲士,車下跟隨步卒72人(其中甲士7人,徒兵65人)。革車則有25名士兵,這25名士兵便是這一乘的後勤補給人員。

25名後勤人員其中修理戰車者5人(兼管守護備用裝備),喂馬者5人(兼管修理牲畜拉車的工具)、撿柴生火者5人(兼管修理兵器),最後的十人便是伙夫負責給大軍做飯。一支軍隊後勤占有其四分之一,可見其重要性。

春秋時期,後勤的運輸十分艱難,因此很難出現持久的戰爭。但到了戰國時期,隨著軍隊補給能力的加強,圍城戰、野外兩軍對峙的情況便成為常態。

魏國的龐涓圍困趙國邯鄲長達兩年,若沒有一條完善的後勤補給線路,魏國軍隊早就撤離了。

戰爭中後勤最重要的便是糧草

難道糧草不夠只能退兵嗎?當然不是。孫子曾言: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糧不三載;取用於國,因糧於敵,故軍食可足也(《孫子·作戰篇》)。「因糧於敵」便是孫子解決糧草問題的方法。

因糧於敵便是從敵方來獲得糧食,這是己方軍隊進入敵方勢力,對其城池、關隘進行攻擊時,解決糧草的方法。

早在西周時期,就建造了「委積」,委積也可以理解為國家倉庫。委積沿著大道修建,當貴族出行,戰時行軍都可以從委積中得到補給。

《周禮·地官·遺人》

凡國野之道十里有廬,廬有飲食;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路室有委;五十里有市,市有候館, 候館有積。

補給不夠,就攻破敵人的城池來獲得補給。城池的爭奪便是後勤的爭奪。敵人攻破了城池,便會得到糧草、裝備甚至兵員補給。己方失去了城池,便失去對周圍城池援救的作用。

春秋時期的城池除了個別的城池,大多城池防守簡陋,因此春秋的戰爭往往圍繞著城池展開,以圖獲得糧草補給。

孫子認為「因糧於敵」十分重要,因為「食敵一鍾,當吾二十鍾;稈一石,當吾二十石」,敵消我長,將客場作戰,變為主場作戰。

對於糧食的重要性,古代的兵家早已在其著作中提到,《管子·權修》雲「地之守在城,城之守在兵,兵之守在人,人之守在粟」。換句話說,士兵依靠糧食支撐來贏得戰爭。那麼若攻不破城池怎麼辦?從哪裡獲得糧食?

除了攻破城池,軍隊還可以割取敵方區域中成熟的糧食,因此有很多戰爭都是在夏收、秋收前進行。

這樣既能奪取敵方的糧食,來補給自身,又能消耗敵人。畢竟糧食不是憑空而來的,少了一部分糧食,說不定敵方就有一些人挨餓了。

劉裕北伐南燕的時候,由於進軍迅速,南燕來不及收割城外的糧食。劉裕見到滿地未收割的莊稼,樂的嘴都合不攏了,直呼「吾事濟矣」。

桓溫第一次北伐前秦,因為從江南往關中的道路太難走,運輸極為困難,他除了讓讓軍隊帶了一部分糧草外,其他的糧食補給想的也是「因糧於敵」,但前秦採取的「堅壁清野」,不給桓溫軍留下一粒糧食,最後桓溫只能無奈退軍。

《晉書·桓溫傳》溫恃麥熟,取以 為軍資。而健芟苗清野,軍糧不屬,收三千餘口而還。

糧草補給在戰爭中究竟有多重要

隨著社會的進步,軍隊後勤補給能力得到加強,野外對戰的方式多了起來。雙方軍隊各自占據險要地形,結營建寨,有事無事的互相試探攻擊。這個時候,己方的糧道安全保障便是重中之重。

歷史上有名的官渡之戰,便是曹操以「後勤補給」為重心進行的一場防禦反擊戰。

曹操在與袁紹開戰前,便定下了在「官渡」進行防禦的戰略,這便是為了延長袁紹的補給線,增加其後勤運輸的困難。袁紹補給線的增長,同樣給了曹操投降其糧草的機會。畢竟黃河以南算是曹操的主場。

曹操在官渡防守,因為其兵少,不可能與袁紹進行決戰,曹操的目標一直便是袁紹的輜重,一旦有機可乘,便率軍毀其輜重。

《三國志·武帝紀》袁紹運谷車數千乘至,公用荀攸計,遣徐晃、史渙邀擊,大破之,盡燒其車。

不曹操這邊剛燒了袁紹數千車補給,袁紹那邊就又運來了數千車,袁紹的「兵多將廣,糧草足」真不是瞎說的。若不是許攸將袁紹的屯糧地烏巢告訴曹操,曹軍能否繼續堅持下去,真的兩說。

袁紹連著兩次補給被毀,只能退兵。戰爭從來都不只有正面戰場的廝殺,背後騷擾其補給線同樣能取到決定性的作用。

若說曹操利用後勤是一場被動防禦戰,戰國白起的長平之戰則是一場利用後勤的主動攻擊戰。秦國白起用「秦奇兵二萬五千人絕趙軍後,又一軍五千騎絕趙壁間」,趙軍則「分而為二,糧道絕」。

秦昭王明白糧道對大軍的影響,一聽趙軍糧道被斷,立馬又從秦國內徵集一部分軍隊,來阻止可能來自趙國的援軍。秦昭王的目的便是消滅這40萬趙軍。

《史記·白起列傳》秦王聞趙食道絕,王自之河內,賜民爵各一級,發年十五以上悉詣長平,遮絕趙救及糧食。

趙軍被圍困四十六天,趙括先後五次突圍失敗,最後更是被亂箭射死,趙括一死趙軍再也無法堅持,只能投降。白起能一戰拿下40萬人,便是斷其後勤補給(糧草)的威力。

清康熙三十五年,康熙親征葛爾丹,他的後勤大總管便是一品大員于成龍,當時的于成龍是直隸總督,妥妥的封疆大吏。

不僅如此,康熙還給了于成龍「凡內外文武大小官員聽其調遣,有六部不得掣肘之旨」。後勤補給對軍隊重要性,從康熙賦予于成龍權力上就體現出來了。

古代的運糧方式

古代戰爭後勤補給主要有水運與路運,其中水運作用極大。

水運補給不僅快捷便利,而且量大。《戰國策·楚一》記載的秦國利用水道運輸糧草與士兵,「舫船載卒,一舫載五十人,與三月之糧,下水而浮,一日行三百餘里;里數雖多,不費汗馬之勞」。

秦始皇統一全國後,便開始了南征百越的戰爭。但是嶺南地形複雜,後勤補給困難。秦始皇為了保障後勤運輸的順利,便花了五年時間將湘江、灕江連接起來,開鑿了著名的「靈渠」。正是靠著靈渠的運輸,始皇帝才能順利統一了百越。

無獨有偶,東漢的虞詡率軍平定羌亂,同樣在運輸上遇到了困難,「運道艱險,舟車不通,驢馬負載, 僦五致一(五石糧食只能到達一石)」(《後漢書·虞詡傳》),虞詡沒法只能率領士兵開通水道,用水運來輸送糧草,才算是解決了後勤問題,平定了羌亂。

劉裕北伐後秦不同於北伐南燕。後秦遠在關中,若從益州、襄陽出發,都不利於糧草運輸(桓溫便是從這兩地北伐的)。他決定完全用水軍來輸送補給,其路線是從長江進入淮泗水域,再從淮泗水域進入黃河,從黃河向西,為進攻關中的北伐軍運輸糧草。

正是由於劉裕水運補給的戰略,保證了北伐軍能遠征關中,而不用擔心糧草。劉裕的北伐能取得成功,離不開他的後勤運輸戰略。

比起水運,路運則艱難的多。路運一般是以車輛為主,比如我們上面提到的「革車」、「重車」。隨著車戰退出正面戰場,車便徹底成為了後勤補給的一員。

戚繼光曾專門組建了三個「輜重營」,每個大營有大車八十輛,每輛車用八頭騾馬來拉。這一輛車可以載糧草十二石五斗。(明代一石大約相當於現代的115斤,一人一天吃一斤,12石5斗能讓115人吃上12天)

上文提到的康熙遠征葛爾丹,其後勤運輸人馬有數十萬之眾,六千輛糧車,每輛糧車用六頭騾馬來拉。要不說打仗拼的是綜合國力。

若是丘陵等車輛行駛不便的地區,後勤運輸便得靠牲畜或者人力。牲畜運輸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若大軍糧草耗盡,還可以用這些牲畜充飢。當然一旦出現這種情況,便說明大軍後勤出現了問題,軍隊隨時都可能戰敗。

若說歷史上最神秘的運輸工具,那肯定是諸葛武侯的「木牛流馬」了。

木牛、流馬是一種工具的不同稱呼,還是兩種工具?是短途運輸還是長途運輸?是獨輪車還是雙輪車亦或四輪車?

對這些問題,我們沒有答案,除非有了出土實物,否則我們也只能在頭腦中幻想其模樣了。

《三國志·諸葛亮傳》

亮復出祁山,以木牛運,糧盡退軍;十二年春,亮悉大眾由斜谷出,以流馬運,據武功五丈原,與司馬宣王對於渭南。

結語

一場戰爭,拼得更多的是兩國之間的國力。一方有著完美的後勤補給線,另一方則受困於糧草問題。那麼對糧草不足的軍隊來說,速戰速決便是一個好的戰略。另一方要做的或許就是「堅壁不出」,等到對方糧草耗盡,一擊滅敵。

孫臏曾說:「兵非所樂也,而勝非所利也。事備而後動。」只有做好的充足的準備(後勤保障)後,才可能贏得戰爭最後的勝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Hk5FbW8BMH2_cNUgxyv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