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去一家「老字號」滷煮店吃滷煮火燒。二兩「二鍋頭」下肚,便跟滷煮店的老闆,也是這家「老字號」的傳人聊了起來。我說,聽說滷煮火燒出自宮廷的「蘇造肉」?
老闆一撇嘴說:別奔宮廷那兒靠!這玩意兒就是吃不起正經肉的窮苦老百姓解饞的東西!
我說,總得有個來歷吧?老闆帶著北京爺的勁兒一瞪眼睛說:來歷?就來自八大胡同!
他講從前賣滷煮火燒的大多是挑著擔子、推著小車叫著賣的。開始就是火燒、雜碎湯,白天走街串巷賣給那些想吃口解饞的窮人;晚上主要是在八大胡同一帶溜達,有在清吟小班、二等茶室、三等下處里打茶圍、點曲兒、搓麻將、逗悶子拉晚兒的主兒,便會叫「茶壺」或「跟媽」買來。特別是冬天,趕上火燒涼了,買回來後就直接泡在熱湯里吃。時間長了,很多人覺得這麼吃味道挺好,便主動要求賣家兒把火燒直接泡在湯里,一來二去這種吃法就漸漸地傳開了。就這麼簡單!
老闆說的挺來氣,最後說:一碗滷煮火燒往皇家靠什麼呀?
我一琢磨也是!就皇上吃「蘇造肉」,老百姓還不吃碗燉雜碎了是怎麼著?我知道,老闆說出自八大胡同是氣話。他的意思是出自社會最底層,「蘇造肉」、「滷煮火燒」,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挨不著多大邊兒!
這不由得讓我想起了2003年,那會兒東直門簋街餐飲鋪面房,剛剛由原來的平房改造成樓房。當時的政策是,你原來平房有多大經營面積,樓房建好後給你相應經營面積,要想多要經營面積只能掏錢賣!很多經營戶手裡沒有那麼多現子兒,便找到一些貸款公司幫助解決資金問題。可貸款公司要的手續費倍兒高,有的達到了百分之三十。其中有幾家便通過朋友找到了我,我找銀行的朋友通過正經的擔保公司幫他們貸了款。
在跟他們接觸時,其中有一主兒是簋街最早經營「麻辣小龍蝦」的一位。有一次我好奇地問他:怎麼就想起賣「麻小」來了?
他說:咳~怎麼也不怎麼。一開始就是幾個夜裡從歌廳下班的小姐到這兒吃夜宵來,她們大部分都是南方的。我們那兒原來也賣小龍蝦,她們說這麼做不好吃,說明天你買點兒別做,留著。等她們下班後,她們按著她們家鄉方法做一回嘗嘗。
第二天夜裡,這幾個小姐下班後就按照自己家鄉的方法做了一鍋,大家一嘗,味道好極了!鄰桌吃夜宵的一聞,真香!也跟老闆點這道菜。老闆說,這是人家自己做的。要說小姐也大方,不但讓鄰桌的客人過來品嘗,還幫老闆炒了幾鍋。幾個小姐一邊兒吃一邊兒聊著,有的說你們省的太麻,我們省的香辣才好吃吶!
就這麼著,小姐教會了廚子;廚子綜合了各地的優點,做出最適合大眾口味兒的「麻辣小龍蝦」,給京城的餐桌上添了一道美味兒!
有人說「麻辣小龍蝦」是四川小吃;有人說是湖南小吃:還有人說事湖北、貴州小吃。我看,都對!產花椒、辣椒、小龍蝦的省份多了去了!各地的吃法也大致相同,只是某種原料放得多少而已。
現在一說起「麻小」在京城的風靡,就跟什麼媒體、明星、時尚人物、小資、白領掛上鉤,凈往好聽了說。其實它的風靡,就源自於夜店小姐的鄉愁!後來的都是推波助瀾!
一種食品,要是有記載特意是給皇宮裡做的;或除了皇家能享用,別人要是吃了就屬於逾制,就得「咔嚓嚓」的砍腦袋!剩下的,不是講故事就是傍名人!有些聽著很牽強!
很多民間小吃都是通過長期的借鑑,演變而來,要非得說出自哪?是如何在民間傳開的?您聽吧,說法多了!別爭競 !說到底,就是「窮人樂」的東西。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HMzugG4BMH2_cNUgEVK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