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柿子養生功效多,這個部位吃完就扔掉太可惜了

2019-10-28     黃穗平說脾胃

最近柿子上市了,看著那一顆顆火紅火紅的柿子,不少嘴饞的朋友都來問我,脾胃虛弱的人能不能吃柿子。今天,我就來給大家講一講。

柿樹是我國栽培悠久的果樹。我國栽培的柿樹有許多品種,其中一些著名或優良品種有:河北、河南、山東、山西的大磨盤柿,陝西臨潼的火晶柿,三原的雞心柿,浙江的古盪柿,廣東的大紅柿,廣西北部的恭城水柿,陽朔、臨桂的牛心柿等。柿子甜膩可口,不知道大家喜歡吃哪一個品種的?

01

柿子營養豐富

柿子營養價值很高,含有大量胡蘿蔔素、維生素C、葡萄糖、果糖和鈣、磷、鐵等礦物質,享有「果中聖品」之譽。

據現代科學測定,每100g鮮柿果肉中,含糖類11g、蛋白質0.7g、脂肪0.1g、碳水化合物15g、鈣10mg、磷19mg、鐵0.2mg、維生素AO.16mg、維生素C16mg。柿子的糖類和維生素C比一般水果高出1至2倍。

柿子既能生食(去澀),又能熟食(放軟),還可加工成柿餅、柿糕、柿干、柿面,又能釀酒、制醋等。如山東荷澤的「曹州耿餅」、陝西富平的「合兒餅」,都是以柿子製成的,質量上乘,遠銷各地,歷久不衰。

既然柿子這麼好,是不是大家都適合吃?

02

柿子性寒

柿子除了食用價值外,還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中醫學認為,柿子性寒,味甘、澀,入脾、胃、肺經,具有清熱潤燥、生津止渴、養陰止血之功,適用於燥熱咳嗽、痰中帶血、胃熱傷陰、煩渴口乾、痔瘡下血等。

明代大醫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柿乃脾肺血分之果也。其味甘而氣甲,性澀而能收,故有健牌、澀腸、治嗽、止血之功。」王士雄在《隨息居飲食譜》中記載「鮮柿甘裹,養肺胃之陰,宜於火燥津枯之體」。因此,陰虛燥咳的人不妨吃點柿子。

03

食用柿子的注意事項

柿子雖有很多藥用功效,但食用時還需注意其副作用。

柿子性味甘寒,凡是身體虛弱、脾胃虛寒者應忌食。

過食柿子容易便秘。柿子中含有較多的單寧物質「具有收斂性,吃得過多,不但會感到口澀、舌麻,而且單寧物質進入腸內後,會刺激腸壁收斂,造成腸液分泌減少,消化功能降低,導致大便乾燥。

空腹食柿子容易形成胃結石。柿子含有大量柿膠酚、果膠、單寧等成分,在胃酸環境中凝結成不溶性硬塊,難以消化排出,形成胃柿石症,造成上腹部疼痛、飽脹、嘔吐、反酸等一系列症狀,空腹吃柿子,同時飲桔子汁等酸性果汁,或胃酸較高的人、十二指潰瘍的人吃過多的柿子,都易於凝結形成胃結石。

04

柿蒂有妙用

柿蒂就是柿子上的那個小小的帽子,實際就是柿子的花萼。吃柿子的時候,剩下的柿蒂可別隨手扔了,這是治療呃逆的好藥。

你可能會問了,呃逆是什麼?和噯氣、乾嘔怎麼區分?

呃逆就是胃氣上逆,膈肌收縮,出現的難以自制的「呃呃」之聲,但是聲音短促。多是因為進食太快,大量吃生冷或辛辣煎炸食品導致,俗稱打嗝。

噯氣是胃中氣體通過咽喉所發出的聲響,有氣從口而出,其聲長而沉緩,多可自控,俗稱「打飽嗝」。

乾嘔為胃氣上逆,沖咽而出,嘔時有聲無東西吐出來,其聲長而濁,多伴噁心。

應該不少人都有過呃逆的經歷,雖說這算不上是病,但卻給人們帶來了許多不適和麻煩。常常有人到藥店購買止打嗝的藥,但總是無功而返,在這裡就給大家介紹一對藥:丁香、柿蒂。

丁香、柿蒂配伍,出自《濟生方》柿蒂湯,用於治療胸滿嘔吐,呃逆不止。丁香味辛,性溫,入肺、胃、腎經。丁香氣味芳香,辛散溫通,能暖脾胃、散寒止痛、降濁氣之上逆,以止虛寒呃逆。

柿蒂味苦、澀,性平,入肺、胃經。其酸斂苦降,善降氣逆,為止呃逆之專藥。用於治療胃寒氣滯所引起的呃逆、反胃、嘔噦。二藥合用,一散一斂,一升一降,相互制約,相互為用,止呃逆甚妙。

如出現呃逆是胃中寒冷者,可將這兩味藥(丁香5g、柿蒂10g)放入用鍋,加300毫升水,煎煮10分鐘左右,溫服,止呃逆效果奇特。

小貼士:如何挑選柿子?

看外形:個兒大、顏色鮮艷、無斑點、無傷爛、無裂痕者為最佳。

看硬度:柿子分為軟、硬兩類。

軟柿:要選表皮橙紅的柿子,軟而甜,但注意要整體同等柔軟,局部有硬有軟者不宜選。

硬柿:硬柿表皮青色,口感偏硬而不脆,手感硬實為佳,硬柿甜度比軟柿稍差些。

活學活用

下列哪些屬於清補的食材?

A.阿膠

B.黨參

C.太子參

D.石斛

我們將在下期公布答案,歡迎大家在留言區留言。

上期答案:CD(註:陰虛體質的人和孕婦不適宜吃薏米。)

大家日常有什麼問題和心得,歡迎互相討論和交流,長按圖片識別二維碼。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lIrOG4BMH2_cNUgo_-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