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早晨的胃腸鏡室門口,李小姐在走廊上抱頭痛哭,原來她的爸爸這半年來陸續便血,但由於沒有明顯腹痛,就以為是痔瘡發作,自行使用痔瘡藥膏,然而病情時好時壞,最後李小姐看她爸爸臉色越來越蒼白,於是帶去了醫院看病,醫生建議要做個腸鏡檢查。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已經是晚期結腸癌了。
10月份國家消化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發布了《中國早期結直腸癌篩查流程專家共識意見(2019,上海)》,今天我就給大家普及一下得了結直腸癌的嚴重性以及早期發現、篩查方法和檢查對象。
01
腸癌有多可怕
結直腸癌是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它的發病率在全球居於惡性腫瘤第3位,死亡率高居第2位,是占全球發病和死亡首位的消化系統惡性腫瘤,嚴重威脅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
近來隨著我國生活方式及飲食結構的西化,結直腸癌發病率總體呈現上升趨勢。2018年預計我國結直腸癌新發病例超過52.1萬,死亡病例約24.8萬,新發和死亡病例均接近全世界同期結直腸癌病例的30%。
02
為什麼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那麼高?
發病率高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飲食習慣的改變,腸癌發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趨勢,其中城市增長速度尤為明顯。受西方的影響,人們逐漸接受了高脂肪、高蛋白、低膳食纖維的西式飲食,而此類食物含大量飽和脂肪酸,易導致腸的負擔過重,菌群組成紊亂,促使致癌物生成和發展,腸癌患病率也隨之增高。且肉類在油炸和燒烤過程中可產生致癌物雜環胺類化合物,產生有毒物質,這些物質會刺激腸道黏膜發生增殖性改變,從而導致癌變。
其次,長期便秘也是誘發腸癌的一個原因。由於現代社會工作壓力較大,很多都市人每天都是坐著辦公,缺少必要的運動,長期久坐,會導致腸道蠕動減少,糞便在大腸內停留時間延長,引起便秘,從而增加糞便致癌物對大腸黏膜的刺激。大便就是人體的垃圾,如果不能每天清除,較長時間累積在腸道的話,糞便內的有害物質就很容易對腸黏膜造成傷害,從而誘發癌變。
發現晚,死亡率高
無論是何種癌症,到了晚期才被診斷,大部分是沒有治癒機會的。目前我國結直腸癌 5 年生存率遠低於美國及日韓,85% 以上的結直腸癌發現即已屬晚期,即使經過手術、放化療、靶向治療等綜合治療,患者的 5年生存率仍明顯低於40%;相反,早期結直腸癌治療後 5 年生存率可超過 95%,甚至可以完全治癒。
結直腸癌在早期時沒有明顯的症狀和體徵,如果沒有定期體檢,很可能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機。所以,大家要每年定期體檢,早期發現癌症,可以獲得好的治療效果。
所以,癌症要早發現早治療,才能取得比較好的效果,如果到了癌症晚期,總體的治療效果是不盡如人意的。
03
發現早期腸癌最好的方法
《中國早期結直腸癌篩查流程專家共識意見(2019,上海)》給大家推薦了以下結直腸癌篩查方法:
• 糞便隱血試驗
• 糞便DNA檢測
• 結腸鏡檢查
• 乙狀結腸鏡篩查
• 結腸 CT 成像技術
• 結腸膠囊內鏡篩查
• 血漿Septin9(SEPT9)基因甲基化檢測
篩查結直腸癌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最敏感的還是結腸鏡檢查,結腸鏡檢查它可以直接觀察到結直腸腔內壁,一旦發現腸息肉等腫物,能對其進行活檢或切除標本,進一步完善病理檢查,是結直腸癌確診的金標準,還能在鏡下切除息肉等癌前病變。
80%以上的腸癌是由腺瘤樣息肉經過數年時間演變而來的,所以及時切除息肉可以大大地降低結直腸癌的發病率。
04
結腸鏡檢查並不可怕
不少人因為畏懼而拒絕結腸鏡檢查。其實,這個檢查一點都不可怕。
現在很多醫院都有「無痛腸鏡」。做之前會由麻醉科醫生進行麻醉,99%的病人都可以無任何痛苦地完成腸鏡檢查。
沒有麻藥的情況下,腸鏡很疼嗎?一般人還是會有痛感的,但程度因人而異,有的忍受能力強的人還是能夠接受的。
但是無痛檢查就會減輕許多或者完全沒有疼痛。麻藥一推,美夢一做,檢查結束,全程無痛苦。
05
結腸鏡檢查有風險嗎?
任何操作都不可能絕對沒有風險,但是腸鏡相對來講是很安全的。引起腸穿孔的可能性小於千分之一,出血的可能性小於1%。相比起風險,腸鏡給我們帶來的獲益要大得多。為了我們自身的健康,就像世界衛生組織推薦那樣,如果你年齡超過45歲,不管有無腸道不適症狀,都建議接受一次腸鏡檢查。
06
哪些人群需要做腸鏡檢查?
《中國早期結直腸癌篩查流程專家共識意見(2019,上海)》把我國結腸腫瘤篩查目標人群為50~75歲人群。而40~49歲這年齡段的人群也不能放鬆警惕,因為現在結腸腫瘤的發病有年輕化的趨勢。
符合以下任何1項或1項以上者,都屬於結腸腫瘤的高風險人群,建議要及早篩查:
1、一級親屬有結直腸癌史
2、本人有癌症史(任何惡性腫瘤病史)
3、本人有腸道息肉史
4、同時具有以下2項及2項以上者
(1)慢性便秘(近2年來每年便秘在2個月以上);
(2)慢性腹瀉(近2年來腹瀉累計持續超過3個月,每次發作持續時間在1周以上);
(3)黏液血便;
(4)不良生活事件史(發生在近20年內,並在事件發生後對調查對象造成較大精神創傷或痛苦);
(5)慢性闌尾炎或闌尾切除史;
(6)慢性膽道疾病史或膽囊切除史。
推薦藥膳:白蘿蔔陳皮水
白蘿蔔陳皮水丨示意圖
材料:白蘿蔔200克,陳皮5克。
做法:白蘿蔔切片,陳皮洗凈,加入適量的水,大火燒開後改小火煮20分鐘,加適量鹽調味,出鍋。
功效:行氣消脹。
不少人在做完腸鏡檢查後都有腹脹、里急後重等不適,其實這是腸道積氣導致的,只要蹲一蹲、排排氣就能減輕不適。當然,在開放飲食後也可以試一試這個白蘿蔔陳皮水。
白蘿蔔具有下氣、消食、利尿通便的功效。白蘿蔔生吃比較寒涼,煮熟後,比較平和,《本草經巰》「生者味辛,性冷;熟者味甘,溫平。」
陳皮具有健脾理氣的功效。蘿蔔陳皮組合在一起,可以很好地行氣消脹。
注意
腸鏡結束後多久才能進食進飲?雖然都是腸鏡檢查,但是有的人選擇全麻,有的人是普通腸鏡,有的人需要切息肉,有的卻沒有息肉,不需要做治療,因此不同的人開放飲食的時間都有所差異,具體的時間要聽從醫生的安排,不能一概而談。
活學活用
下列哪個不屬於產後便秘的原因?
A. 痰濕肥胖
B. 血寒津虧
C. 陰虛火旺
D. 氣虛不運
我們將在下期公布答案,歡迎大家在留言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