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朋友看了這題目准得問:布還有冷熱呀?別忙,且聽我慢慢道來。這三種物件兒都是從前咱老百姓夏天離不開的東西,只不過現在由於居住條件的改變已逐漸從人們的視野里消失了。
先說冷布吧。顧名思義它是一種「布」,但由於它的經緯線又軟又細,織得又稀,因此不能用來做衣服,只能糊在老式房子的木格窗上當窗紗用。那時只有「洋樓」才用鐵窗紗,一般平房的窗子夏天多糊冷布。那時中式平房的窗戶常常中間是一塊大玻璃,四周是小木格,天冷時小木格糊高麗紙,熱天撕下紙糊冷布,又透風兒又涼快又亮堂,還不進蒼蠅蚊子,好處多多。您該問了,趕上颳風和降溫怎麼辦呢?沒關係,咱們還有卷窗兒呢!
何為卷窗兒?即在窗子內側四角釘上四顆釘子,然後在兩側和對角線拉上小線兒。另備張略大的高麗紙,上邊橫貼在小線兒後的窗欞上,然後平鋪下來,蓋住整個窗戶。最下邊橫著捲住一根秫秸根兒並用糨糊貼好,即大功告成。天兒熱時,往上卷推小棍兒,紙被捲起,因為有緊繃的小線兒「管」著小棍兒,所以不會自行落下,遇降溫時便可放下卷窗兒,卷多高、放多少隨意,用起來極為方便。
入秋天涼之後,用了一夏天的冷布風吹雨打的也該換了,就扯下冷布,糊上新的高麗紙,為了室內空氣新鮮和冬天預防煤氣,在窗子的右上角再安個風斗兒就更好了。直到春節前掃房時,再撕下已發黃的高麗紙,糊上潔白的新紙,然後貼上美麗的紅窗花兒,什麼胖娃娃抱鯉魚呀、五穀豐登呀,主婦們各顯藝術才華!房間裡漂漂亮亮,充滿節日的氣氛。
冷布除了可以當窗紗,還能做食品罩兒。先用竹子條兒做好框架,有半球形,也有長方形橢圓形的,罩的口竹條寬些,為的結實。然後蒙上冷布粘好,既可防止食品落上蒼蠅,又不會捂餿了食品,飯館兒和家庭都可以用,還有人用它罩嬰兒以防蚊蠅呢。
至於竹帘子,現在住平房還有用它的,夏天才掛在堂屋門口。掛門帘比開關門要方便,故此,人們常喜歡掛門帘兒,尤其是大街的商鋪。
掛什麼質地的門帘兒是分季節的,冬天掛棉門帘為的是保溫,商家的門帘很厚重,中間和下邊都有沉重的夾板,防止被大風吹開。春秋兩季掛夾門帘兒,年輕人喜歡用色彩鮮艷的印花布,老年人喜歡素色布,講究的把門帘兒當成工藝品,比如新房的門帘兒多用紅緞子的,上邊有新娘巧手的繡品,如鴛鴦戲水、喜鵲登梅等圖案。夏天內室掛單門帘兒,堂屋通院子的門就掛竹帘子了。
竹簾比門稍寬,上中下都用兩塊一寸多寬的竹板內外對夾以加固,其餘都由細竹箅子橫排放,再用細繩縱著將竹條兒竹板編好,竹簾頂端內外側各有一條與其等寬約五寸長的藍布作為裝飾,講究的竹簾可編出風景圖案或繪出彩色花卉等。因為它有三處橫隔板兒,所以一掀竹簾就呱噠呱噠響,等於通知「有人來啦」!
用的時間長了,竹帘子壞了也不要緊,一到夏天胡同兒里就專有修理竹帘子的師傅走街串巷兒,帶著工具和備用品邊走邊吆喝:「修——竹帘子噢——」誰家竹簾壞了來修,就支起一個架子,坐在凳子上,把竹簾在架上放好,竹條兒斷了的換上新竹條兒,小線斷了的續上新線,線上系好梭子,然後從左到右噼里啪啦來回扔梭子,一根竹條兒編好了續上一根兒,再從右到左織回來,小孩兒最愛看這種「表演」啦!一個壞竹帘子到了師傅手裡,三下五除二,嘿!一會兒工夫就整舊如新,你說,不服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