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季節,出遊賞楓,是最適合的旅行方式。在江蘇的南京城,就有一座名叫「棲霞山」的賞楓勝地,這裡的深秋,漫山遍野的紅楓,可以連綿不斷、燃遍山崗。棲霞山的紅楓,也是國內四大賞楓地之一,而門票也僅為40元。
棲霞山,位於南京市棲霞區的中北部,它是茅山嵌入南京地區的一個分支。棲霞山由三座山峰兩和個山澗組成,中峰名叫「三茅峰」,它是棲霞山的主峰,海拔284.7米。棲霞山最早的山名,叫「傘山」,因為整座山的外形像一把傘。後來,因為山中多中草藥材,後人也稱之為「攝山」。攝,養生的意思。
公元480年,南齊名士明僧紹來到南京,選擇在攝山隱居,他在這裡建了一座「棲霞精舍」,安然度過了自己的晚年。臨終之前,明僧紹舍宅為寺,於是攝山上就有了座「棲霞寺」。再到後來,棲霞寺名聲漸漸大了,人們也就把「攝山」,改稱為「棲霞山」。
到棲霞山賞紅楓,早在四五百年前就已形成習俗。順治十五年(1658)的冬天,明末清初的詩人杜濬,冬遊棲霞山,寫下了 「紅葉無風猶著樹,青松媚日自生煙」的詩句。這位因明朝滅亡後躲避在金陵的詩人,就暫住在南京雞鳴山間的茅草屋內。
南京當地有一句民言: 春遊牛首,秋遊棲霞。牛首,是指南京的另一座名山「牛首山」。隨著後代的不斷開發,棲霞山的紅楓樹,種植的越來越多。以至於當現代人來到棲霞山賞紅楓時,竟然只知道棲霞紅楓,卻渾然不知,棲霞山還是一座佛家名剎之地。
棲霞山的紅葉品種多達十餘種,主要包括紅楓、楓香三角楓、黃連木、櫸樹、烏桕、鹽膚木、雞爪槭等。整座棲霞山上,百年以上的楓樹有500多株,各類色葉樹木50餘萬株。這其中大部分樹木,是在新中國成立後栽種培育出來的。最晚建成的「紅葉林」,完工於上世紀的九十年代初。
從每年的11月上旬開始,棲霞山的紅楓開始變色,到了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是棲霞紅楓的最佳觀賞期。每年進入秋季的時候,棲霞山還會舉辦一年一度的「紅楓節」,配合各類賞楓的體驗活動,讓遊客可以多樣化地賞楓。
秋遊棲霞山,登高是必須的,雖說棲霞山的海拔並不高,但在棲霞山公園裡面,遊玩的面積還挺大的,而且最佳的賞楓處分別有桃花扇亭區域、桃花湖周邊、明鏡湖周邊、天開岩區域、讀楓閣區域以及飲馬池到茶莊沿線等,一圈下來還得費一些精力。景區遊客服務中心提供了觀光電瓶車服務,上山的單程票為20元,下山的單程票為10元。
棲霞山紅葉谷,占地約5萬平米,位於棲霞山西南半山腰上,在乾隆御花園的上方不遠處,這裡生長著大片的紅楓林,還有架設于楓林中的木棧道,可以讓遊客近距離的接觸美麗的紅楓。紅葉谷內的楓林湖,是引水造池而成,一窪秋水,倒映紅色的楓葉,秋日的景象特別能凈化人的心靈,推薦去走走。
當然游棲霞山,山中的棲霞古寺、千佛岩、紗帽峰、舍利塔等景點值得去看看。像棲霞寺大殿前面的銀杏樹,是傳說中的「六朝銀杏」,民間傳說最早種植於古代的六朝時期。深秋的銀杏葉,紛紛揚揚散落於古剎中,頗有一番禪意。
今年的秋季,江南地區少雨水,這對紅楓的生長極為不利。一些紅楓葉尚未展開,就已經開始變得枯焦。所以去棲霞山賞楓,臨湖、臨水,以及生長在山谷間的紅楓,要比普通區域內的紅楓好看,登高遠距離賞楓,要比近距離細觀更養眼。作者簡介:陸建華攝影(攝影師、旅行家、自媒體人)
貼士
我採集了關於棲霞山的旅遊靈感,這裡適合與所有人共同體驗。
11-12月來玩最佳。
樂途旅遊網與樂途靈感旅行家:陸建華 發布:2019.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