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說我不怕死我怕痛,很多因疼痛放棄治療,如何止痛才有效

2019-10-03     胡洋

晚期癌症病人有70-80%的人會有程度不同的疼痛症狀,疼痛讓人吃不下,睡不著,形銷骨立,精神萎靡,長期疼痛對病人和家屬來說都是一種折磨。除了肉體疼痛,疼痛還籠罩著他們整個精神視野,不少病人為此出現精神抑鬱和焦慮。癌症疼痛是一個普遍的世界性問題,據統計,全世界癌症患者中每天至少有500萬人遭受疼痛的折磨,我國每天則有100萬以上癌症患者被疼痛困擾,其中50%為中度至重度疼痛。

癌症患者說「我不怕死,但我怕疼」,聽了這話是何等的辛酸和無可奈何,癌痛常比癌症引起死亡更令人恐懼,死亡只是一瞬間,而疼痛卻是沒完沒了。癌症疼痛從生理、心理、精神、社會等多個方面干擾和破壞患者的生存質量。癌痛的存在,常常讓患者喪失希望。部分患者因疼痛不能滿意控制而失去信心,以致放棄根治癌症的機會。

難道癌痛真的沒有解決的辦法嗎?癌痛真的無藥可救嗎?

上世紀,世界衛生組織(WHO)就提出了到2000年「讓癌症患者不痛」的目標。如今近20年過去了,這個目標在很大程度上並沒有實現。之所以不少病人疼痛沒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醫院方面對癌痛不重視、治療不規範,有的患者和家屬錯誤的觀念根深蒂固,認為麻醉藥是毒品,用多了會成癮,或者認為一開始就用強效的麻醉藥,到後期就無藥可用了。好在近十年癌痛治療越來越得到重視,國家層面要求二級以上醫院都要成立癌痛病房,對癌痛病人進行規範化治療。國內外臨床實踐證明,嚴格按癌痛治療原則規範化進行治療,90%以上的癌痛病人可以緩解疼痛,提高生活質量。治療原則包括首選口服給藥、三階梯給藥、按時給藥、 個體化給藥以及注意用藥細節。使用阿片類藥物前,醫生會根據具體疼痛評分進行藥物滴定,選擇合適的起始劑量。

常用的三階梯止痛藥物為,一階梯非甾體類鎮痛藥,包括撲熱息痛、雙氯芬酸鈉、布洛芬、散利痛等;二階梯弱阿片類藥物,比如:可待因、強痛定、曲馬多等,弱阿片類藥會存在天花板效應,也就是在藥物達到一定劑量後,再增加劑量也不會增加鎮痛效果;重度疼痛推薦三階梯強阿片類藥物,比如:嗎啡緩釋片、羥考酮、芬太尼貼劑等等。這些藥物大家都是非常清楚的,重點是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規範使用,根據疼痛強度加量。目前對於癌症的鎮痛治療,推薦弱化二階梯用藥,也就是說對於一階梯藥物鎮痛不理想的患者,可以直接跳到第三階梯,目的就是為了盡最大可能減輕患者的痛苦。此外,還有一些鎮痛輔助藥物,包括針對神經病理性疼痛的加巴噴丁、普瑞巴林,還可以使用一些鎮靜藥物和抗抑鬱的藥物。針對疼痛,如果藥物控制不好,可以選擇射頻消融進行神經毀損,或者介入下神經阻斷,介入下安置中樞性的皮下鎮痛泵等等。總之,鎮痛的方法很多,一定要選對方法。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家屬要明白三點,1.杜冷丁鎮痛作用弱,且有神經毒性,不用於癌痛。2.對於癌症病人來說,使用麻醉藥是為了減輕軀體疼痛,不存在成癮的問題;3.嗎啡等強效止痛藥沒有最大劑量,可以根據病情逐漸加量,不必擔心後期無藥可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CVzkG0BMH2_cNUgWqv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