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因為疫情而延期的高考已結束一周!
考生們或是解放輕鬆,或是充滿對大學的憧憬!
1、高考成績
還記得10年前,高考出成績的前一晚,自己緊張到睡不著,又期待看到成績,又怕看到成績。
又想著看到一個高分,然後令親朋好友大吃一驚,又怕看到低分,讓自己及父母失望。
矛盾的心理徘徊到當天凌晨!一個好友突然打來電話,那頭說到:「成績可以查了,你查了嗎?我考了555分。」
「我不敢查,等到明天早上吧。」 語氣很淡定,但心裡卻是波濤洶湧,迫不及待想知道那個數字。
哪裡等得到明早?除了自己,父母也想知道那個「起到分水嶺作用」的數字。
爸爸幫查,我在旁邊一直做深呼吸!
1秒過後
2秒過後
3秒過後
......
「529」 從電話里傳來!
不高不低的數字,不激動!細想還有點兒小失望,怎麼不是更高一點的呢?於是心裡期待著:能過一本分數線。
但事實那年的一本線548分。我沒過!但最後選擇不復讀,堅持走。
2、大學感悟
經歷了大學之後,我發現,不管當初是一本,還是二本,亦或是專科,除了聽起來的名氣不一樣之外,剩下的都差不多!
一本里,也存在逃課,掛科!
二本,專科里也存在!
一本里,也存在談戀愛,混日子!
但不可否定的是:一本里的整體學習氛圍要更濃厚!你可以通過去一些好同學所在學校的圖書館以及自習室里感受這種氛圍。
- 大學名氣不同沒關係,更重要的是4年里的親身實踐
如果說高考是人生的第一份考卷,大學才是真正的閱卷老師。
高中全部精力在於學習知識點,每天課節排得緊密。但是大學不同,大學會給學生自由時間。
而這個時間被大多數同學浪費啦,用來刷劇,打遊戲。
正確應該利用好這份自由:去閱讀專業外的書籍,去實踐感興趣的領域,去思考畢業後的方向,去充實內心的空白,去追尋......
大學輔導員給我們講的第一課就會說:「大學四年里,你不光要學習專業知識,還要注意累積自己的人脈。」
而實踐你所感興趣的領域,是拓展人脈的最好方式。
很多學哥學姐,會告訴你,大學裡不掛一次科,不算完美的大學生活,但我想說:「真的不要去嘗試掛科,就像抽煙一樣,有了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很容易讓自己一直墮落下去。
我的大學室友,就從大一掛科,一直掛到了大四。最後,她不掛科都覺得不是她了。幾乎每次補考都有她的身影!
- 高考成績落後沒關係,更重要的是大學裡努力學習
同一個專業里,大家的高考成績不會相差很多。但為什麼有人可以年年拿獎學金,有人會年年掛科?
大學裡,鬆懈的人很多,繼續認真學習的也有很多。但建議你做後者,因為 人生沒別的,除了努力不同之外,其它都一個結果「衰」!
別以為,大學裡還苦逼地學習會是一種異類!你經歷了生活的苦就會知道:「 能學習的日子是多麼的舒服」。
只要你4年里努力學、拚命學,肯實踐。畢業找工作你就有實力與985、211的畢業生競爭同一個崗位!
人生有無數可能,別以學校否了自己。
高考的這份考卷,大學四年後,閱卷老師才會給出成績,而成績怎麼樣,你找到的第一份工作便是一個暗示!
3、學校沒教的,人生全會教
人生不僅僅只有一次高考,也不只一次大學。生活中每一個年齡段都存在「高考」 ,存在「大學」。
也不要以為,畢業了,就可以不再學習!生活里,有的是刻苦學習的地方,容不得你止步不前,容不得你喘息的機會!
你創業是一種「高考」,成功了就是一場「大學」!
結婚是一場「高考」,往後餘生是一場「大學」!
人生很多感悟,只有你經歷了更多事,遇到了更多人之後,才能更加明白其中的道理!
我們不妨去多讀讀人物傳記。從別人的身上體會變得優秀需要經歷什麼,具備什麼能力。
我們知道羅永浩,他大起大落的人生,17歲退學,之後創業失敗,負債6個億,算是「高考「失利。
他在學校里沒有學該怎樣應對這種情況。但是人生教會他堅持不懈把自己的公司、品牌做下去。
一年多時間,他還債超過一半!
馬雲,連續創業,用20多年的時間,造就了市值近6000億美元的阿里巴巴,學校沒人教他怎樣創業?硬是靠著人生的各處打磨,心中的那個夢想,他成功了,」高考"成功,「大學」也成功!
我們從學校畢業,沒人教你怎樣為人處事,怎樣解決棘手的事情,全部是在人生的摸爬滾打中漸漸懂得的。
而這些懂得也是在經歷挫折、困難歷練後,你自己才能深刻想明白的內容。
「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多年之後,你漸漸明白其中的辛酸!全部用自己的人生學會!
為了避免「徒傷悲」,就要多去學習積極努力向上人的人生。多閱讀,多思考,多改善,不要放棄任何一個成長的機會。
大學裡,不能鬆懈學習,工作中,依然不能鬆懈!
放縱自己只可一時,不能一時期。
高考的考卷,閱卷老師除了大學,還有社會!
祝願:社會的「大學"里,我們都能順利成功的畢業!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Nmu3MBd8y1i3sJTfE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