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藥吃7年沒耐藥,廠家免費贈藥就贈了5年,她的肺癌已成慢性病

2019-12-07     胡洋

今天一個晚期肺腺癌病人又來複診,並給科室送來了一面錦旗表示感謝。這個病人2010年確診為晚期肺腺癌,骨轉移,無法進行手術,於是開始化療加局部放療,2011年出現腦轉移,又是放療加化療,無奈病情一直在進展。因為經濟條件還不錯,做了基因檢測,EGFR19基因有突變,於是開始口服易瑞沙,令我們驚訝的是這個病人一直未出現耐藥,病灶控制得很好,如今易瑞沙已經吃了七年多,因為需要按時去取贈藥,每2-3個月要來做一次胸部CT。在靶向治療問世之前,這樣的效果和這麼長的生存時間是不可想像的,晚期肺癌病人在傳統治療模式下平均生存期只有11個月,而靶向治療卻能使一部分幸運的肺癌病人獲得長期的帶瘤生存。


靶向治療是在細胞分子水平上,針對已經明確的致癌位點,來設計相應的治療藥物,藥物進入體內會特異地選擇致癌位點來相結合而發生作用。所以其目標明確,對腫瘤細胞具有針對性。相比較傳統化療,肺癌靶向治療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高效 我國肺腺癌病人相比較歐美國家病人具有更大的優勢,因為EGFR突變幾率達到50-60%,有一半的肺腺癌病人有機會使用針對EGFR的靶向藥。上面已經提到吉非替尼在不少病人中就自己取得很好的療效,而三代的奧西替尼療效更優,一線使用平均無疾病進展時間(PFS)長達18.9月,總生存期OS長達38.6月,迄今為止晚期肺癌病人藥物治療後最長PFS與OS。更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具有鑽石突變的ALK融合基因的患者,使用靶向藥阿來替尼,中位無進展生存期高達34.8個月。也就是說僅吃這一種靶向藥就可以讓一半ALK+病人的病情控制近3年不變。


2.低毒 靶向藥從字面意義上講是指藥物像打靶一樣瞄準病灶部位,只在腫瘤局部起作用,對身體其他部位的細胞不傷害,或者少傷害,從而在副反應較小的情況下治療腫瘤。相比較化療藥物無選擇、無差別的殺滅,靶向藥的毒副作用小得多。化療藥副作用之大,一直飽受詬病,很多人寧願放棄治療也不願意化療,而靶向藥的副作用絕大多數病人都可以耐受,我們接診過85歲吃靶向藥的病人,耐受性都是很好的。


3.方便 傳統化療需要住院,需要輸液,需要深靜脈置管,需要陪護,需要反覆抽血檢查,不僅住院費用高,子女需要耗費大量時間精力,而且病人由於免疫力低下,容易發生院內感染,而靶向藥物只需要口服,在家就可做到,不需要住院,相對方便得多。


雖然部分靶向藥價格仍然很貴,沒進醫保;雖然靶向藥遲早可能會出現耐藥;雖然靶向藥也有特有的不良反應;雖然很大一部分病人因為沒有靶點無法使用靶向藥,但靶向藥從問世至今的十幾年間,真的是給成千上萬的患者帶去了生存的希望。隨著研究的深入,靶向聯合化療、靶向聯合放療、靶靶聯合會讓一部分肺癌病人獲得更長的生存時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C_4XjXABgx9BqZZIwgs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