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染哥後又虐小狸貓,求求大河內收了神通吧!」

2023-05-26     ACGx

原標題:「挑染哥後又虐小狸貓,求求大河內收了神通吧!」

題圖 / 水星的魔女
(崩潰)(打滾)(無聲尖叫)

男人最好的醫美到底是啥?《機動戰士高達 水星的魔女》(下稱:《水星的魔女》)的觀眾可能會告訴你答案是「苦難」。

一直以來,《水星的魔女》斯萊塔(狸貓)、米奧琳涅(米米)兩位主要女性角色,是話題度的保障。但最近,作品裡的男性配角「挑染哥」蓋爾·杰特克的人氣,卻因劇情發生了巨大變動。觀眾初見覺得傲慢自大的校霸公子哥,在經歷了被趕出宿舍露營、離開家族外出打工、無意弒父、被俘虜等多重磨難後,被生活磨平了稜角,如今他終於找到了目標,為了振興自家公司而回到了校園。

於是如今的觀眾們紛紛對挑染哥產生改觀,有人評價他是「唯一在吃癟中成長的正常人」,也有人懷疑他「拿到的是《高達》系列的男主劇本」。截至目前,挑染哥已經連續三周在ANIME TRENDING新番男性角色榜單中位列第一。

憑藉內容情節上的起伏轉折,挑染哥的塑造更加完善,可對角色毫不留情地發刀,也引得許多粉絲在社交平台問候編劇大河內一樓,同時祈求這位「萬惡之源」能給挑染哥一個好的結局。

「大河內,不愧是你」

作為一名資深的動畫腳本家、小說家,大河內的名字常常出現在動畫staff表的故事原案、系列構成之列,兩者有簡單區別,前者是創意源頭,後者可以理解為「總編劇」。簡單來講,大河內常負責建立故事的基礎框架,把握情節的整體走向。哪裡需要埋下伏筆,什麼時候應該煽情,揭開謎底、升華主題,這在劇本會議之時就已經確定,後續還會隨需求做出相應調整。

大河內早期作品 圖源萌娘百科

塑造像挑染哥這樣的角色,大河內可謂得心應手。畢竟每逢《水星的魔女》劇情轉折,總能看到動漫愛好者表示「這很大河內」,可見這位編劇有多擅長刻畫戲劇性衝突,設置懸念、製造反轉、呈現悲劇,並且讓觀眾與角色共情。

但與此同時,社交平台也不乏「前期超神,中後期可能犯病」之類的預警,提醒其他想要入坑的觀眾:超展開是大河內的專長,但發揮不穩定。

許多年輕的動漫愛好者最早接觸大河內一樓,估計就是通過2006年開播,融合了復仇、機戰、智斗元素的原創動畫——《Code Geass 反叛的魯路修》。無論是第一季里「血染的尤菲」,還是第二季的魯路修的結局,都讓螢幕前的觀眾措手不及。《魯路修》動畫恰逢日本網絡討論風潮興起,熱度高漲的同時商業成績也相當不錯,其中故事內容起到的作用不容小覷,甚至到了現在,作品中的角色、劇情至今仍為愛好者們津津樂道。

按照《魯路修》的標準,觀眾們對大河內一樓參與的後續作品有了更多期待。但《罪惡王冠》《革命機Valvrave》以及《甲鐵城的卡巴內瑞》三部原創作品的表現,讓眾人對大河內的個人風格及其優劣勢有了更為清晰的認識。

《罪惡王冠》主要系列構成是吉野弘幸,不過大河內負責編劇的集數總會被愛好者提出反覆討論,最終,這部作品的內容評價停留在褒貶不一的階段。而極具顛覆性的《革命機Valvrave》,在宏大背景下,人物行為動機則被指「低智」(當然多年後內地動漫愛好者直呼「帶預言家」,評分回升則完全是另一回事),《甲鐵城的卡巴內瑞》被評價「高開低走」,最後還有「爛尾」質疑。儘管三部作品的開局驚艷,可一旦試圖增加爆點、深化主題深度、持續擴展內容,就容易因內容太過放飛而使觀感脫節。

原創作品的魔力,在於它的無法預測。觀眾們帶著對精彩內容跌宕起伏的憧憬,每觀看一集都能收穫新體驗,不斷挖掘細節、展開討論、猜測後續走向。戲劇張力足,且在觀眾意料之外的故事,更容易挑動觀眾情緒,讓觀眾產生追更下去的慾望。可若是太過追求反轉,則會適得其反。

因此,如今已經對大河內有所了解的動漫愛好者,「只要有鎮得住大河內的監督/原作,才能出神作。」這類評價也是愛好者看完大河內早期的《星空清理者》、以及後期《惡魔人Crybaby》等作後,得出的最終結論。

不過這並不影響觀眾對大河內負責的原創作品仍懷期待,一方面愛好者對他的「不穩定」發揮有了預期,另一方面又好奇他將帶來怎樣的噱頭和看點,於是只要轉變心態,也能收穫「絕不無聊」的追番體驗。

情緒調度高手,不只作用於內容層面

無法否認,大河內善於製造爆點的創作風格,對商業化大有裨益。前文提到的《魯路修》就是一大證明。

就連被戲稱「大河內三部曲」的作品,也都和商業化脫不開關係。《罪惡王冠》男女主人設、世界觀設置都可謂搶眼,音樂在年度榜單排名靠前。就算「我的王之力啊」頻頻作為劇情吐槽素材出現,但梗的流傳也從側面印證了作品不缺話題度。就連《革命機Valvrave》《甲鐵城的卡巴內瑞》的要素糅合,也足以顯示出品方的商業野心。

更不用說如今的《水星的魔女》,身負「萬代賣膠廣告」的使命。有觀眾認為部分劇情反轉顯得刻意,可從結果來看,這樣的內容設置的確是有效的。

不只是開篇提到的挑染哥,主線層面的整活未曾間斷。僅僅圍繞「生日」,動畫便在首季的第0、第6集,通過生日歌的溫馨與角色死亡的反差,讓觀眾沉浸在劇情衝擊中。前期劇情已經足夠讓人記憶猶新,第二季大河內「故技重施」,米米生日當天的一場決鬥之後,「新娘」米米、家人風靈,以及信賴的母親,大家都以愛的名義說出「不再需要你」推開了狸貓,希望能保護她、讓她獲得自由,但對於失去一切的狸貓來說,這樣的成長經歷堪稱殘忍。看到原本可愛元氣、富有正義感的狸貓,現在露出絕望神情,觀眾們也紛紛在社交平台表達自己的憐愛之情。

《水星的魔女》此番劇情效果,卻十分滿足萬代的要求。當撕開大河內布置的校園舞台背景,各方矛盾激化、不斷鬥爭下產生的愛恨情仇,時刻牽絆著年輕觀眾。觀眾被內容帶動情感,拉動新角色人氣、炒話題,再在社交媒體進行傳播,各個環節相輔相成,最終作用到商品銷量上。

《水星的魔女》模型、周邊企劃被安排得滿滿當當,根據萬代2023年5月公布的年度財報數據顯示,《機動戰士高達》IP營收達1313億日元,其中《水星的魔女》的貢獻不可忽視。

根據高達貼吧網友「a85982313」分析,去年實際與目標的銷售額差距,是自《機動戰士高達UC》在播的2013年以來,超出預期最多的一次。

至於大河內,則邀約不斷,計劃今年年底在日本上映的《間諜過家家》劇場版,宣布由大河內一樓負責腳本,《水星的魔女》之後接到熱門新生代IP劇場版,足見業內認可其對商業化和內容呈現的平衡能力。

這樣看來,在「大河內你做得好哇」與「大河內記得吃藥」之間痛苦掙扎的或許只有動畫觀眾,站在傳播角度來講,IP及創作者都是內容怒濤展開的受益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9d47b846c099efdcdb9e1725d6cb6c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