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經授權轉載自
網易數讀
(ID:datablog163)
作者:網易數讀
好不容易湊出五天假期的五一,讓旅遊業再度迎來了狂歡。像故宮這種熱門景區,節前門票開啟預售幾分鐘,就已經全部售罄[1]。
但同樣是出遊,人與人的悲喜卻並不相同。有人玩得開心,有人到了地方才發現被網上的照片和景區名字給忽悠了,景色和宣傳的完全不同。
有這樣經歷的遊客不在少數,近年來,為了招攬遊客,熱衷改名的景區越來越多,改名套路更是讓人防不勝防。
有多少景區改過名
好名字之於景區,重要性不亞於好名字之於大學,名字如果取得好,聽起來高大上,甚至能成為招生的一把「利器」。
比如,如今全國知名的「千島湖」,過去叫「新安江水庫」的時候門可羅雀;位於成都的「金雞谷」,自從改名叫「川西竹海」後就常年人流如織 。
改名字的好處顯而易見,為了找到近年來有多少景區改過名字,我們對中國旅遊出版社《中國旅遊景區資訊通覽 2012-2013》與《中國旅遊景區資訊通覽 2017-2018》兩本書中的景區名錄進行了比對,發現有 369 個景區改過名字。
在 2012 至 2018 年,改名景區來自江蘇、四川和山東的數量最多,分別為 52 個、31 個和 25 個。不過,這三個省也是 2019 年全國 A 級景區數量排名前三的省。
雖然改名的景區集中在旅遊資源豐富的幾個省,但在景區改名這件事兒上,全國大部分地區都不能免俗。在我們的統計中,除了西藏,以及沒在統計範圍內的港澳台,其餘省市的景區均有過改名的操作。
尤其是各地沒有級別的景區,改名的積極性最高。
在 369 個改名景區中,有 174 個在 2012 年是沒有級別的,占了近一半。而改名之後,很多景區的級別都有所上升,不少都升級到了 3A 與 4A。
不知名的景區希望通過改名,助力景區級別的提升。根據《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與劃分》的評定細則,景區級別越高,要求的知名度和接待的遊客數標準也越高。
比如 1A 級景區,標準是本地區有名,年接待海內外遊客在 3 萬人次以上;但如果是 2A,就要在本省有名,年接待遊客要在 10 萬人次以上 [2]。
景區熱衷於改名,和明星想通過改名改運一樣,畢竟兩者都是靠流量吃飯。沒有哪個景區不想像千島湖一樣改個好名字,搖身一變成為全國知名景區,吸引各路遊客的到來。
景區改名,都有什麼套路
雖說景區改名還沒到能「逆天改命」的程度,但好歹也是個路子,試一試也無妨。不過改名是門學問,到底要怎麼改還得好好琢磨一下。
有些景區是因為客觀原因不得不改,有些景區則想盡辦法在名字上「套路」遊客。
在我們找到的 369 個改過名字的景區中,有 92 個是因為客觀原因改名。其中,因行政區劃變動而改名的情況最多,例如位於山東臨沂的蒼山縣,在 2014 年改名為蘭陵縣,天台山再叫蒼山縣天台山就不太合適。
至於景區擴建/合併或者拆分,方便管理,統一宣傳是一個重要原因。
例如,地跨江西宜春、萍鄉、吉安的武功山,在更名為「江西武功山」前一直是「一山三治」,更名後直接實現統一管理,不管是萍鄉的武功山景區,還是宜春的明月山景區,前面都要加上「江西武功山」的前綴[3]。
再比如著名的福建土樓(永定·南靖)旅遊區,如今在景區名錄上,已經很少「合體」。雖然都是土樓,但永定和南靖一個在龍岩,一個漳州,賣票的時候,錢可算得門清。
除去客觀原因,還有不少景區選擇了主動改名。
在景區名字後面「增修後綴」,是最常見的改名操作,常見的後綴有「景區」「風景區」和「旅遊區」等,讓人一看就知道此處適合旅遊。
其次是增加一些突出景區特色的詞,比如「古鎮」「森林」「生態旅遊區」等。酒香也怕巷子深,得先讓人知道這是個景點,然後再突出景區特色,才能讓遊客記住。
突出特色的時候,能蹭上名人就更好了。平平無奇的「武漢古門風景區」,改成「武漢木蘭古門風景區」後明顯更加吸睛,周圍還順帶建設起了木蘭山、木蘭湖和木蘭天池。
相比增修後綴,增修頭銜就唬人得多,畢竟名字帶上中國、國際這類詞語,在氣勢上就高出其他景區一等。比如位於上海金山區的金山農民畫村,就把自己的頭銜換成了「中國」,成了中國農民畫村。
不過有些頭銜,也不是想叫就能叫的。以「國家森林公園」為例,想要叫這個名字,森林公園風景資源質量等級評定必須達到一級[4]。
還有一些景區簡化了名稱,例如「葉劍英元帥故居和紀念館」就被簡化為了「葉劍英紀念園」,好記多了。但總體而言,景區改名越改越長,改名前的名稱平均字數從七個增加到了九個。
另外一些景區有俗稱或別稱,為了方便民眾,官方將這些民間叫法也加入到了景區名字中。比如福建泉州的安平橋,當地人習慣稱之為「五里橋」,最後就乾脆在名錄上也把俗稱加了進去。
景區拚命改名,
還不是為了活著
景區如此熱衷於改名,歸根到底還是因為競爭變得越來越激烈了。
根據國家旅遊局的數據,2011 年全國 A 級景區還只有 2526 個,而到了 2019 年,A 級景區總數已經達到 12402 個。其中 2019 年 3A 景區的數量是 2011 年的將近 12 倍。
如此多的 A 級景區競爭,本身不是知名景點的話,沒有個厲害的名字,還真就輸在了起跑線上。
和明星一樣,景區也是吃「流量飯」的行業。頭部明星資源接到手軟,而沒有名氣的明星通告少得可憐。為了蹭流量,有些景區也是拼盡了全力。
像是本來就已經很有名的張家界,在《阿凡達》熱映時,為了蹭熱度,把「南天一柱」改成了電影中的「哈利路亞山」;湖南幕阜山為了慶賀女排奪冠,就把「頂天立地」石改名叫「鐵榔頭」 [5]。
且不說改得好不好,噱頭是有了。媒體帶上圖一通報道,網友怒罵的同時,心裡倒也記住了這個景點,說不定下次旅遊就準備去看看了。
忙著改名的景區吃相是不太好看,但背後也有不得已的苦衷。畢竟旅遊市場本身也是個贏家通吃的行業,不同的 A 級景區資源有天壤之別。
如果計算各 A 級景區的旅遊投資、遊客接待量、旅遊收入等情況,5A 景區與其餘級別景區的段位差距可能比王者到青銅還要大。
2019 年,5A 景區獲得的平均旅遊投資為 1682.64 萬元,是 4A 景區的三倍左右,是 1A 景區的 30 倍。
資源多的 5A 級景區掙得也多,雖然 5A 景區的數量僅占 A 級景區數量的 2%,但卻掙走了所有 A 級景區收入的 42%。
如此一來,低 A 景區的壓力可想而知,本就生存困難,國家還要求景區降低門票價格,高價門票的路也被堵死 [6]。在這種情況下,景區為了生存下去,只有想盡一切辦法吸引遊客,這其中就包括改一個「討巧」的名字。
為了改一個好名字,不同的地方還有可能打起來,比如山東梁山縣與東平縣,就曾經為了爭奪「梁山泊」這個名字而兩次對簿公堂 [7]。
但只改名字是不夠的,如果風景本來就一般,景區建設和旅遊配套又跟不上,那麼用名字和「騙照」好不容易攬來的遊客,在面對實景時,只想留下一句:「不能說一模一樣,簡直就是毫不相關。」
[1] 中國青年報. (2024). 門票售罄,預約已滿!多地提醒……Retrieved 1 May 2024 from https://mp.weixin.qq.com/s/ONiZ0jGps-efjBGbk1Y_Aw.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2003).《旅遊景區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
[3] 「江西武功山」統一門票正式開售. 江西省人民政府. (2018).Retrieved 26 April 2021 fromhttp://www.jiangxi.gov.cn/art/2018/7/5/art_393_215770.html.
[4] 國家級森林公園設立、撤銷、合併、改變經營範圍或者變更隸屬關係審批管理辦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 (2005). Retrieved 26 April 2021 from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6/content_303591.htm.
[5] 張丹楓. (2016). 湖南嶽陽一景點改名「鐵榔頭」 是蹭頭條還是向中國女排致敬?. 第一財經. Retrieved 3 May 2021 from https://www.yicai.com/news/5068402.html.
[6] 國家發展改革委:繼續推動景區門票降價. 人民網. (2020). Retrieved 3 May 2021 from http://yuqing.people.com.cn/n1/2020/0812/c209043-31819110.html.
[7] 真假「水泊梁山」之爭:山東梁山泊旅遊公司二審判賠50萬. 澎湃新聞. (2020). Retrieved 2 May 2021 from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8904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