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小滿CEO朱光:推理大模型應用金融領域,要深入核心業務|最前線

2024-10-29     36氪

作者|黃楠

編輯|袁斯來

金融行業高度依賴科技,在這一領域,AI+工具應用已久,為金融機構提供了更高效、更智能的服務方式。例如過去一年多,大模型多以信息處理和內容生產的方式,被用於改善客戶服務體驗,使機器人對話更加流暢;並幫助理財師和金融機構工作人員整理文檔、會議紀要,並提供理財助手服務。

然而,這些服務雖然在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等方面起到一定作用,卻仍處於金融業務的外圍應用,並非核心業務的一部分,未能深入改變金融行業的核心領域。

10月28日,2024年香港金融科技周在香港亞洲國際博覽館開幕。度小滿CEO朱光在科技周主論壇上指出,「以o1推理大模型為代表的新一波生成式AI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將從外圍場景深入到核心業務,直接影響金融行業的核心決策質量,在為客戶的產品和服務體驗上帶來巨大突破的同時,將會重塑金融科技行業。」

度小滿CEO朱光在金融科技周主論壇上發言

對一個行業而言,生成式AI技術帶來巨大變革離不開兩大前提。朱光分析,一是必須讓核心的客戶體驗發生巨大改變;二是必須對業務的核心決策產生影響。

比如在信貸業務,對員工來說,潛在客戶並不稀缺,因為有資金需求的人會主動尋求服務;但想要找到與服務相適配的優質客戶,就需要進行精準的客戶畫像,通過大模型來對優質客戶進行網絡識別。而站在用戶視角上,當大模型能夠為其金融服務體驗帶來影響、對風險決策、經營決策等核心業務決策產生重大影響的時候,才能真正釋放出大模型的潛力。

其中,自OpenAI發布GPT-o1大模型後,模型的「思考能力」得到顯著提升,可在金融場景中實現更複雜的邏輯推理和問題拆解。以風控場景為例,度小滿通過推理大模型,可以分析客戶的徵信報告、銀行流水,推理出來客戶的還款能力,最後給出是否審核通過的風控決策建議,可將決策時間縮短在最快1分鐘實現。

朱光表示,當前大模型已掌握了風控知識並具備推理能力,「可以像專業審核員一樣讀徵信報告、看帳單流水,甚至能解讀網絡大數據,思考和捕捉數據之間的關聯,並生成風險判斷的依據和結論,」

此外,在量化投資領域,通過大模型可以挖掘高價值的因子,並優化投資算法。在保險領域,可以根據客戶的情況,進行個性化的產品設計和是否承保的決策。可以看到,大模型在金融領域應用落地還在持續擴大,先擁抱AI、擁抱大模型,降低AI使用門檻,以解決更多實際場景下的複雜問題。

針對提升客戶體驗方面,度小滿開發了一個小型智慧卡通機器人,該機器人會始終顯示在客服人員的桌面上。當客服人員在服務過程中出現如激動或生氣等情緒波動時,機器人通過語音識別技術能夠立即監測到這些情緒變化。此時,卡通機器人的表情會變紅,並提示客服人員放慢語速、控制情緒。根據實測,這一措施可以顯著降低客戶對投訴率,確保了每一通電話的服務質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9b666e8993792ea46f59c6697cfc0c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