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貨運降低物流信息差,貨拉拉護城河持續加深

2024-10-10     36氪
貨拉拉衝刺港交所,數字貨運助力降低社會物流成本

10月2日,貨拉拉(上市主體為「拉拉科技」,海外品牌Lalamove)在招股說明書中更新了最新的業績數據。

根據披露,貨拉拉(海外品牌Lalamove)2024上半年促成訂單超3.38億筆,全球GTV達到49.92億美元,同比增長18.4%。財務方面 ,貨拉拉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7.09億美元,同比增長18.2%,經調整利潤則為2.13億美元。

市場地位方面,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測算,在閉環貨運GTV口徑下,貨拉拉是2024年上半年全球閉環貨運交易總值最大的物流交易平台,市場份額達到53.9%;同時,公司也擁有全球最多的平均月活商戶,以及最高的已完成訂單數。

閉合交易建立信任基礎

2024年初,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明確指出,「必須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 「主要途徑是調結構、促改革,有效降低運輸成本、倉儲成本、管理成本」。5月,國常會指出,要「推進物流數智化發展、綠色化轉型,補齊大宗商品物流、冷鏈物流、農村物流等短板,統籌推進物流成本實質性下降」。

從頂層的政策指引不難發現,成本依然是物流行業發展的掣肘。目前,物流行業最大的痛點就是供需雙方的信息不對稱,以及由此帶來的貨一車不匹配,服務-價格不匹配等一系列問題,這大大推升了物流行業的交易成本。

因此,降低物流成本的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降低交易成本而這則要依靠物流服務平台的數字化能力實現供需雙方的「信息平權」。

從成立之初,貨拉拉在商業模式的設計上,就致力於通過服務過程信息的可視化,智能化與全面化,打破物流行業的信息差,實現貨運供需雙方的「信息平權」。

公路貨運行業主要面臨供需分散、車輛利用率低、配送時效需求提升、缺乏互信四大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貨拉拉的第一大舉措是打造一個閉環交易的物流服務平台。

當前,物流服務平台主要包括信息發布、閉環交易兩種類型,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司機與商戶的交易需求撮合服務,雖然集聚了供需兩個群體,但無法對定價、交易質量提供支持,依然不能解決供需雙方的信任問題。

閉環交易則提供從發出訂單、定價、預付款、貨運匹配、訂單追蹤到付款結算確認的全流程服務。在整個過程中,司機與商戶均可以通過平台全方位了解交易的全部過程與關鍵信息,從而建立信任機制。

圖:閉環平台交易流程 資料來源:招股說明書,36氪整理

數字化投入提升交易效率

閉環交易的另一大優勢是,隨著平台交易規模的不斷提升,其積攢的各類交易數據,可以通過平台的數字化研發投入,轉變為平台訂單匹配、交易定價的決策基 礎,從而大幅提升交易效率。

貨拉拉披露,2021年至今,公司已經投入數十億人民幣的研發投入,2022/2023/2024H1的研發費用高達1.97/1.75/0.8億美元,保持著較高的研發投入力度。

基於持續的研發投入,貨拉拉逐漸積澱了以下幾方面的優勢:

一是通過人工智慧定價及訂單匹配和調度算法,大幅提升了交易的匹配效率。

訂單匹配和調度方面,在過往數百萬筆交易積累的海量數據支撐下,貨拉拉部署了一個全面的自動化標籤系統,其中包括組織成不同數據類別的多種標籤,並通過對司機及商戶生成的交易數據進行分析、匯總、分類及剖析。具體到業務流程中,貨拉拉平台司機通常可在提交貨運單後15秒內作出響應,就同城服務而言,司機通常可在5分鐘內到達取件地點。

二是通過對履約過程的跟蹤和監控系統,提高司機履約的透明度及安全性。

貨拉拉的實時跟蹤系統使用GPS技術,讓商戶可以實時跟蹤在途運輸及交付細節,提高透明度及安全性。通過有關跟蹤系統,貨拉拉還可以實時跟蹤每輛載貨車輛的行駛軌跡。

三是通過數字地圖,提升貨運的運輸效率。

與客運中廣泛使用的數字地圖服務相比,貨運中使用的數字地圖通常需要更高水平的準確性和可靠性,以及更多的公路貨運特定與趣點(「POI」)以及其他交通資訊(如公路限制和路障)。貨拉拉在第三方地圖服務提供商的基礎上,在獲得用戶許可的情況下,將貨運交易中生成數據與三方地圖數據相結合,不斷增強、優化及疊代其數字地圖解決方案。專有地圖會自動生成建議裝貨及卸貨點,從而方便商戶選擇取貨及卸貨地點。

貨拉拉大量的數字化投入在提升交易效率的同時,也積累了司機與商戶的用戶粘性。

根據貨拉拉披露,2021/2022/2023/2024H1貨拉拉的平均月活商戶約為960/1040/1340/1520萬,平均月活司機為82.1/91.7/121.23/140萬,呈不斷上升趨勢。

護城河逐漸加深、拓寬

公路貨運是一個高增長、萬億美元級別的大市場。

弗若斯特沙利文統計,2023年,中國公路貨運市場的GTV為1.19萬億美元,占全球市場的32.6%,預計2023年至2028年期間仍會按7.1%的復合年增長率繼續增長。

圖:中國公路貨運市場規模 資料來源:招股說明書,36氪整理

公路貨運行業幾大線上平台龍頭,如滿幫、維天運通(路歌)等,也均在2024上半年取得亮眼的業績。

滿幫財報披露,公司2024H1實現營業收入50.33億人民幣,同比增長33.77%,凈利潤則為14.27億,同比增長39.83%。

維天運通披露,公司2024H1實現營業收入32.57億人民幣,同比增長24.74%,凈利潤則為2180萬,同比增長183%。

具體從業務模式看,滿幫、維天運通均致力於數字化平台搭建,並聚焦於跨城貨運但貨拉拉最擅長的同城貨運有著更高的增速和潛力。

弗若斯特沙利文測算,2023年跨城貨運的GTV為7361億美元,預計2023—2028年復合增長率約為4.4%;而同城貨運板塊的GTV為2371億美元,預計2023—2028年復合增長率約為9.8%

從同城貨運的線上滲透率來看,弗若斯特沙利文指出,2023年,同城貨運線上滲透率僅4.2%,但線上化進程已經勢不可擋,2028年有望提升至7.2%。

因此,從行業發展的角度來看,貨拉拉不僅處於公路貨運這個萬億級別的大市場,其占據領先地位的同城貨運細分賽道,增長潛力極高。

圖:中國線上同城貨運滲透率 資料來源:招股說明書,36氪整理

前文提到物流服務平台的數字化能力是降低物流成本的一個重要的途徑,而數字化能力的搭建,一方面要依靠持續的、大規模的資金投入,另一方面則需要有豐富的交易數據資源進行支撐,特別是在數字經濟浪潮下,交易數據實際上已經具有資產屬性。

就貨拉拉而言,作為全球最大的物流交易平台,其已經為數字化研發投入數十億人民幣,這構成了資金壁壘。同時,貨拉拉沉澱的海量交易數據,實際上也形成了數據資產壁壘,貨拉拉可以在交易匹配、交易定價、交易安全方面建立起領先優勢,這無疑加深了貨拉拉的護城河。

此外,貨拉拉招股說明書披露,近年來公司開始逐漸拓寬業務邊界,在業務空間上,貨拉拉逐漸將國內貨運積累的業務經驗遷移至海外,如2023年公司在海外的GTV已經達到6.6億美元,營收1.17億美元;同時,在業務類型上,貨拉拉也早已開始利用其建立的市場聲譽和用戶粘性,開展跨城貨運業務,截至2023年底,貨拉拉已經在內地250個城市提供跨城貨運服務,公司披露,目前超過70%的首次使用商戶是其同城貨運服務的現有商戶。

整體而言,貨拉拉在成立之初就致力於通過閉環交易積累的數據打造數字化服務平台,這一前瞻性的戰略不僅踩中當下數字經濟的風口,公司持續增長的業績水平也驗證了這一戰略的有效性。

在當下「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的國家戰略的支撐下,數字貨運龍頭貨拉拉無疑擁有強勁的增長動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6a161fc2822fc66a951ae492f8583f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