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網12月29日訊(記者 於曉)12月28日,市南區召開「城為民管 精緻市南」主題新聞發布會,圍繞城市精細化管理成果進行發布。副區長李宏建,區城市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佟峻,區城市管理局副局長孫申智,區城市管理局副局長喬銘,區城市管理局副局長崔衛東出席發布會並回答記者提問,區融媒體中心主任秦雪瑩主持發布會。
2023年,區城市管理局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聚焦實體經濟和招商引資、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深化作風能力和優化營商環境「三條線」重點工作,以區委「一二五六十」發展思路為總牽引,堅持「1345」工作思路,聚力強勢、擔當作為,不斷推進城市更新建設、城市精細化管理取得新成效。
2024年,區城市管理局將深入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重點突出城市更新建設、城市精細化管理、城市功能品質提升工作「三個全力」。
精準聚焦、靶向發力 全力推動城市更新建設
「四個一」打造老舊街區改造「民心」工程。深入推進2024年老舊街區改造項目,涉及11個街道辦事處,38個小區,962棟樓座,面積248萬平方米,惠及居民3.3萬戶。
針對今年老舊小區改造在統籌、監管、履職、群眾工作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弱項,明年擬通過「四個一」模式實現改造工作的固強補弱:推進「一支隊伍管到底」,即堅持技術幫扶+督查問效「兩條腿」走路,切實發揮老舊小區改造指揮部牽頭作用;壓實「一道工序推到底」,統籌推進外牆保溫施工、房屋漏雨維修、線纜整治等工作,最大限度降低交叉施工影響;貫徹「一張清單壓到底」,進一步壓實各方責任,既「分工明確」又「協同發力」;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切實以打造「民心」工程為出發點,優先安排群眾反映集中、涉及共同利益問題,進一步克服「形象」導向、築牢「民生」導向,增進民生福祉。
「1532」格局構建城市舒適圈。結合2022、2023年公園城市建設成果,突出以人為本,構建「1532」城市舒適圈,即以15分鐘可到達為服務半徑,將濱海步道、口袋公園、服務驛站有機結合,串聯「三山五灣」,彰顯山海灣城融合共生魅力。突出「老人、青年、兒童」三大友好型公園城市主題,針對老年鍛鍊、青年社交、兒童遊樂需求因地制宜進行改造建設。同時聚焦城市更新和生態修復,為市南區景觀生態增添有生命力的生態綠色,促進人與城與綠的相碰相融。
「三個結合」推進100項城市「微更新」。結合公園城市建設,將濱海步行道、口袋公園、服務驛站、商超、停車場等有機結合,充分挖掘城區品質提升潛力,美化街角綠地。結合老舊街區改造,提升長期閒置、功能不優的小型公共空間品質,增設健身休閒設施及景觀座椅等,為居民提供更加豐富的活動空間。結合產城融合建設,擬利用7811產業園廢舊廠房提升開展6處點位「微更新」,「以點帶面」提升後海區域整體環境。
系統施策、重點破題 全力提高精細化管理水平
鞏固專項整治攻堅成果。充分發揮區城管辦統籌協調作用,打好城市管理領域專項整治攻堅「殲滅戰」和防止反彈「持久戰」,確保專項整治不留死角、不留盲點。
提升物業管理服務水平。持續開展市、區「紅色物業」星級服務企業和「示範項目」選樹工作,創建在市區叫得響、過得硬的「紅色物業」黨建品牌。不斷完善區街居三級管理機制,強化街道屬地管理職能、部門屬事監管職能和社區末端執行職能。
構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持續深入開展「人人動手 潔凈家園」志願服務活動,依託「文明青島隨手拍」等形式暢通民意訴求渠道,積極構建「全民城管」體系;謀劃景區、驛站、碼頭等城市管理領域場景開放,為企業、單位等多元力量參與城市管理提供「城市機會」。
探索沿海一線景區化管理模式。錨定「活力岸線,最美海灣」目標,在沿海一線重要節點、重點區域實施市政設施、環境衛生、園林綠化、市容秩序等全要素景區化管理,打造景區化管理示範區。
扮靚「面子」、做實「里子」 全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質
在各方努力下,今年區城管局為民辦實事目標任務圓滿完成,2024年,將繼續緊盯群眾所需所盼,圍繞老舊街區改造、公園城市建設、燃氣安全改造、沿海一線品質提升、經營性停車場開放共享、全民健身場所品質提升等重點領域,壓緊壓實各方各方責任,努力把好事辦得更好、實事辦得更實。在完成「規定動作」的同時,也將「積力之所舉」在主動發現、跨前擔當、兜底保障上下功夫,持續在居住環境改善上加溫加力,切實提升群眾真實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