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仁偉:和平與否,不能以世界大戰是否爆發為標準

2022-05-11     人大重陽

原標題:黃仁偉:和平與否,不能以世界大戰是否爆發為標準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

本文大概800字,讀完共需2分鐘

編者按: 5月6日晚,由中國公共外交協會與中國人民大學主辦,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承辦的 「求和平、促發展:全球20國智庫在線對話會」 成功舉辦。 外交部副部長樂玉成作特別演講並現場問答 。復旦大學「一帶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常務副院長、人大重陽高級研究員黃仁偉作主題演講,以下為講話實錄:

我們需要可持續的和平,也需要可持續的發展,二者相輔相成。

黃仁偉

我今天簡單地彙報一下,「和平」的概念,「戰爭」的概念我們要了解其深刻的新內涵。 過去中國對和平的概念,就是世界上不發生世界大戰就是和平,局部戰爭不可避免,但沒有世界大戰就是基本上保持和平。

但是現在的情況發生了變化。這次烏克蘭戰爭可以看到,世界大戰雖然沒有爆發,但由於局部戰爭引起的全球範圍影響已經顯現出來。 所以,和平還是非和平,不能以世界大戰是否爆發為標準。

第一,現在的戰爭大量的是高新技術支持下的代理人戰爭。高技術支持實際是來自美國,「代理人」只是在前面的「炮灰」。所以,這個高技術支持下的戰爭是美國在世界範圍內發動的戰爭,他把自己的技術和「代理人」結合進行的戰爭。

第二,這個戰爭不僅在戰場上的戰爭,還有很多非軍事的戰爭,其中特別突出的是金融戰,可以直接地把一個國家的財富完全地掠奪掉,這比一場戰爭對經濟的打擊還要大。小到阿富汗的幾十億美元,美國把它沒收了;大到俄羅斯的幾千億甚至上萬億美元也被沒收了,就是一個國家的戰爭賠款也不會有這麼多。

第三,另類戰爭,比如生物戰、網絡戰、氣象戰等等,這種戰爭也不是用軍事的常規武器來進行的。這些疊加在一起,一種新形式的世界戰爭實際上已經開始了。所以,我們不能完全用大國之間的核大戰是否爆發來判斷世界是否和平。

因此,我們防止戰爭的形式也是非常多樣化、複雜化的,我們抵抗戰爭的能力也要多樣化,也要複雜化。保衛和平需要一個完整的保衛能力。這就需要發展,發展本身就是維護和平的基礎。

我們需要可持續的和平,也需要可持續的發展,二者相輔相成。

謝謝!

//人大重陽

// /

RDCY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陽)成立於2013年1月19日,是重陽投資向中國人民大學捐贈並設立教育基金運營的主要資助項目。

作為中國特色新型智庫,人大重陽聘請了全球數十位前政要、銀行家、知名學者為高級研究員,旨在關注現實、建言國家、服務人民。目前,人大重陽下設7個部門、運營管理4個中心(生態金融研究中心、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中俄人文交流研究中心)。近年來,人大重陽在金融發展、全球治理、大國關係、宏觀政策等研究領域在國內外均具有較高認可度。

掃二維碼|關注我們

微信號|rdcy2013

新浪微博|@人大重陽

我知道你「在看」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9ae14eea2c1d16d320da82bddf4ce1c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