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電視劇、動畫、漫畫全都要,為啥《蒼蘭訣》沒有次元壁爭議?

2022-09-07     ACGx

原標題:同樣是電視劇、動畫、漫畫全都要,為啥《蒼蘭訣》沒有次元壁爭議?

題圖 / 蒼蘭訣

改編目標精準,每版各司其職

近期最具話題度的內地電視劇,非《蒼蘭訣》莫屬,不僅在播放平台熱度破萬、進入「爆款」行列,在微博、抖音、小紅書等平台,劇集存在感也很是強烈。有趣的是,自開播至結局,粉絲們時常給予劇集的評價為「土、尬卻上頭」,許多人又認為仍在更新的同名動畫「時長太短但爆笑、還原」,兩方關注點截然不同。

究其原因,基於同一個戀愛故事,真人劇、動畫將改編的重心放在了不同地方,用不太一樣的「新瓶」裝了「舊酒」。

《蒼蘭訣》改編自九鷺非香於2014-2015年連載作品《魔尊》,講述萬般算計只為一場輸贏的魔尊,原想利用女主小蘭花達成自己的計劃,卻在得知真相的女主消失後幡然悔悟、開啟「追妻火葬場」的故事。作者擅長刻畫「愛不自知」的魔界霸道男主×柔弱頑強女主這類具備反差萌的角色,並在一些互動細節中不斷穩固人設,劇情則遵循以輕鬆幽默的「二人共用一個身體」喜劇開頭,後續融入跌宕起伏的虐心糾結,最後回歸平靜日常。

距離小說完結過去不少時間,其間言情小說的敘事、萌點的流行風向已然發生變化,加上各類內容載體的受眾不同,改編作品自然需要作出相應調整。

變動最多、觸及觀眾體量也最大的「魔改」真人版,保留男女主霸總、灰姑娘人設碰撞的CP萌點,兩人情感最高點從「男主後悔」改為了「雙向奔赴」。排除掉難以真人呈現的「共用一體」設定,加入更多人物成長細節以及原創角色,試圖塑造人物群像。雖然內容擴充放大了個人情感與所屬立場之間的拉扯,導致後期虐心劇情無法避免「人設崩塌」的質疑,但整體看來,真人版的調整更加適應「仙俠劇」的框架,先前男主的「爽文設定」和女主的「可愛清醒」配合輕鬆喜劇路線,面向更廣泛的電視劇觀眾,也符合近期「小學生看幼稚,成年人剛剛好」的流行趨勢。

相較於率先放出結局的電視劇,更新更為緩慢的動畫目前播出至第9話,進度為整體約三分之一,還處在「兩人共用一體」、顏藝穿插、笑點頻出的階段,動畫能夠更好消化原作中的誇張搞笑情節,此外或許是為了刻畫打戲增加了戰神「九淵」這樣的新角色,也放大了動畫這一形式的畫面表現力優勢。這一版本節奏加快,所服務的觀眾群體,既包括原作黨和搞笑日常動畫愛好者,又有許多追更上頭的電視劇觀眾。

另外在動畫和電視劇之前,《蒼蘭訣》於2021年公開演員陣容後便開始連載同名漫畫,主要致力於呈現原作故事,也吸引平台中仍喜愛此設定的小女生們,為IP預熱打下基礎。

無論真人劇還是動畫、漫畫內容,《蒼蘭訣》的改編方向多變且目標明確,這也有賴於原作的簡單情節給予新內容創作空間。由於情節核心還是戀愛故事,各個版本能夠針對有一定重合度的女性觀眾,依靠不同製作重心與觀眾們「愛屋及烏」的觀劇心理,配合各社交平台的宣發成為暑期黑馬。

除了內容創作方面的「人和」,大環境的「天時地利」,也是推動《蒼蘭訣》成功的秘訣之一。

由於內容製作產業在不斷嘗試中趨近成熟,內容市場不斷擴張、疊代,也對內容產生了新的需求。

近幾年「古偶仙俠工業化」的說法,為越來越多電視劇觀眾所認同,她們甚至能從神仙打架、N世虐戀中總結出熱門劇集的常規套路,這也是《蒼蘭訣》後續「犧牲主角拯救蒼生」備受爭議的原因。但無法否認,曲折的戀愛過程始終具備吸引力,近年來觀眾又青睞輕鬆愉悅的娛樂向內容,《蒼蘭訣》電視劇前期的穩定發揮,正滿足觀眾們的新需求。

而動畫和漫畫在近年來憑藉諸多佳作,改變了大眾「專屬於兒童」的固有認知,受眾群體隨之擴展。在《蒼蘭訣》IP開發上,動漫內容與真人劇各司其職,小說的爆笑還原交給動畫、漫畫里的紙片人,三次元真人劇則負責吸納更多潛在IP受眾,反過來再提升小說、動漫的熱度。越來越多普通路人轉變成《蒼蘭訣》動畫觀眾,她們會因「劇版女主演虞書欣演唱動畫片尾曲」「劉宇寧為配角配音」欣喜,會吐槽「周更緩慢、時長太短」,這些非核心動畫愛好者大多並不介意「次元壁」的存在。

現如今像《蒼蘭訣》這樣,圍繞同一IP進行小說、動漫、遊戲、影視、廣播劇等多形態開發已是常態,意在最大化釋放IP價值。可以說,要想成功讓多品類內容彼此之間形成助力,滿足各載體的表現形式和觀眾偏好,健全的產業鏈布局和精準的開發策略都不可或缺。

《蒼蘭訣》最終成績的確超出了許多人的預期,劇版熱度在《延禧攻略》《贅婿》《人世間》後破萬,成為了平台所需的高人氣內容,是創作團隊打響名氣的「廣告」,也是配音公司、藝人經紀公司磨練新人的機會。與其說這一切源於觀眾的寬容態度,不如說它的熱度體現的是行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後,在開發節奏、內容改編、上線排期、營銷推廣方面的成熟運作。

不過內容產業沒有百試百靈的方法論,儘管在平台扶持下IP擁有資源保障,但《蒼蘭訣》的挑戰其實仍未結束。一方面,真人劇集以HE收官,卻置身於「是否爛尾」爭論之中;另一方面,動畫作為24集的「半年番」能否維持住現有人氣,同一世界觀下的其他真人劇是否還能滿足各路觀眾需求,依然需要等待市場的檢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92967f36396d000bb2fd74222a9f112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