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環擴圈成定局!北三縣劃為大北京腹地

2021-01-12     狐狸看樓

原標題:七環擴圈成定局!北三縣劃為大北京腹地

2021年剛來,環京北三縣就接連迎來利好。

樓市資本論主要說兩件喜事:

第一件:1月7日北京通州官方消息,首都地區環線高速(G95)不僅將全線繞出北京,還將調出北三縣。從923公里到1011公里,北京大七環高速擴建,不僅讓北三縣成為環京區域唯一的環內城市,還被宣告和通州一體化加速。

第二件:1月4日消息,廊坊市依據《北京市通州區與河北省三河、大廠、香河三縣市協同發展規劃》,歷時1年多時間編制了北三縣(三河市、大廠回族自治縣、香河縣)與北京市通州區協同發展「5+12」系列規劃發布。

【一】G95圈北三縣成大北京腹地

G95高速擴圈,助力北三縣進京邁出關鍵一步。

早前根據國家規劃,京津冀地區將織密一張「四縱四橫一環」交通網,搭建起依託各個方向綜合運輸大通道的交通骨架。其中 「一環」即首都地區環線通道,是環繞首都、連接河北多個市縣、串聯國家高速公路首都放射線以及多條普通國道、省道的首都高速外環線。

1月7日,北京市交通委京津冀交通一體化協同處領導公開表示,京津冀三地已對「關於首都地區環線高速全線繞出北京市域方案」達成一致。也就是說於2018年已經完成全線通車北京大七環即G95環首都高速,要改線新建,讓圈內區域更大。

對於這次線路調整的原因,相關領導直言不諱「考慮到北三縣與城市副中心統一規劃、協同發展的特殊位置,此次局部路線調整不僅調出北京市域,更調出了北三縣域,早日實現首都地區環線『近而不進』北京。」

這條定位為貨車和過境車輛通道的高速,對促進北京過境交通分流至市域外圍地區有著積極作用。其中,首都地區環線高速公路原規劃總里程約923公里,在北京市域內為興隆至平谷段和通州至大興段。

根據三地共同簽署的《備忘錄》,調整路線繞出部分,將「改道」已建的長深高速(承德—遵化段)、京秦高速(遵化—薊州段)、塘承高速(薊州—寧河段),以及待建的唐廊高速(天津段和廊坊段)線位。調整後總長約1011公里,已建899公里,待建112公里,實現率88.9%。

從調線圖上看,首都環線高速從廊涿高速自西向東來到北京南面後,將不再急著進入通州、大興,而是「貼」著北京市界,直著向東走一段待建設的唐廊高速,再向北經過塘承高速、京秦高速、長深高速,最終接上「大外環」東北角的承唐高速,途經天津、唐山、承德境內。目前,津冀交通部門已著手開展局部調整路線建設的前期工作。

果然,官方強調道,未來「大七環」繞出北京後,原有高速路段小車依然可以通行,僅會對貨車採取限行措施。

樓市資本論想說,大家仔細品品,從大交通版圖上看,北三縣是不是已經進京成功。

【二】北三縣發展規劃正式確定5+12

很多時候,新聞消息一定是連起來看的。如果說上面的消息印證北三縣地位提升,還需要細細體會的話,下面的消息絕對就是直接宣告北三縣進京行動指南了。

還記得,2020年3月,國家發改委公布《北京市通州區與河北省三河、大廠、香河三縣市協同發展規劃》。從國家層面確立,北三縣與北京城市副中心2164平方公里區域的發展藍圖,並確定規劃要一直管到2035年。

2021年一開始,廊坊市就發布了《廊坊北三縣與北京市通州區協同發展 「5 +12」系列規劃》。樓市資本論認為,該系列規劃在體現地方對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意志外,還是地方對國家級規劃落地實施的進一步深化分解。換句話說,這就是近期北三縣與通州區協同發展的具體行動計劃。

北三縣燕郊組團等與城市副中心示意圖

「5+12」系列規劃包括:

一、燕郊組團、祁各莊鎮、蔣辛屯鎮、安平鎮 5個重點地區的控制性詳細規劃和廊坊北三縣與通州區交界區域北三縣一側生態綠帶控制性詳細規劃。

二、以及北三縣產業發展與科技創新、生態建設、綜合交通、綜合水戰略、綜合能源、綜合防災、綠色空間、公共服務設施、警務基礎設施、市政基礎設施、智慧城市、海綿城市等12 個專項規劃,形成了全域覆蓋、分層管理、分類指導、多規合一的高質量規劃體系。

樓市資本論認為,從國家發改委到廊坊市,從協同發展到5+12具體落地,可以說北三縣與北京通州的四統一,在規劃層面的工作已經完成,接下來就是真正落地實施了。

一般而言,事情都有輕重緩急,這件事也不例外,其重和急無疑就在這個5身上。即燕郊組團、祁各莊鎮、蔣辛屯鎮、安平鎮 4 個重點地區和廊坊北三縣與通州區交界區域北三縣一側,將成為北三縣融入北京城市副中心統一發展的第一梯隊。

1、燕郊組團(三河市)

按照此前,組團即城市功能集中建設的重點區域。燕郊組團以其優越位勢又將成為這5個裡面的橋頭堡,將重點發展科技創新、商務服務、健康養老等功能,補齊公共服務短板,優化提升城市品質,與北京城市副中心形成更加緊密的功能協作關係。

燕郊高新區

就科技創新方面而言,據統計,燕郊組團相關區域已建成科創園19個,入駐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製造等科技型企業734家,61%來自北京。此次將「燕郊組團」單列成為一個重要的發展節點,說明燕郊已經具備獨立發展的空間,一個規模更大的燕郊將會出現。

2、祁各莊鎮(大廠縣)

如果說燕郊是北京的「產業自留地」,那麼祁各莊(大廠)是副中心的「生活自留地」。

大廠一直被譽為是北京副中心的後花園,此次祁各莊鎮不負眾望成為大廠進京的先頭部隊,其最大看點就在廠通橋。

此次規劃發布也被重點提及,大廠廠通路向西跨河進京的廠通橋等跨界道路及跨河橋樑項目皆已列入北京通州區與北三縣協同發展綜合交通專項規劃,正在抓緊開展前期工作,十分值得期待。

人民大學大廠拓展區

3、蔣辛屯鎮、安平鎮(香河縣)

此次,5+12規劃里的5,香河就占了兩個。雖然北三縣排名中,香河常列最後,但如此規劃也讓大家對香河未來的發展寄予厚望。從產業方面來說,香河將以機器人產業作為重點突圍口,目前吸引北京匯天威、安川都林等140多家機器人企業毗鄰而居,其中93家來自北京。

兩鎮加持也將助力香河實現傳了很久的「雙升級」:「撤縣設市」+「國家級開發區」實現行政區劃和產業的雙「升級」。

潮白河畔

4、通北交界區域北三縣一側

這一區域,主要是潮白河畔,將以生態建設為主。未來肯定是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重點塑造景觀風貌,形成自然優美的生態安全格局,與通州區共建潮白河大尺度生態綠洲。

樓市資本論認為新年新氣象,北三縣的這個5+12重磅利好,顯然預示著冷凍期就要過去了,熱熱烈烈的建設高潮將要加速到來。

從大交通版圖來說,北三縣已經與通州城市副中心一體化了。由此前串聯過境,到如今包含一體,即再宣告北三縣成為環首都區域的發展腹地,其地位提升顯著。

可以說5+12規劃的發布,讓北三縣與北京市通州區全面協同發展有了具體的行動計劃書,意義重大。

樓市資本論認為,新年伊始的這兩件大事,不論是從地位認同還是建設落實來看,無疑都是對北三縣的極大利好,也讓從北京到環京,建設全世界一流都市圈進入更快的賽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grSFXcBct9sAqDcfxt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