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世界電信日」,2024搜狐科技年度論壇即將在京開幕。本屆論壇內容形式全新升級,以科學前沿和智能時代為雙重主題,以線上線下結合的創新形式,開啟一場思想盛宴。多位院士、科學家與產業界人士將齊聚一堂,共話科學突破與應用趨勢。屆時,搜狐視頻將全程直播。
大會議程分為上午場和下午場。上午場將以直播形式進行,蛟龍號首位大洋深潛女科學家唐立梅、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學講席教授陸朝陽、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雲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所長何寶宏等多位嘉賓,將圍繞人機互動、AI大模型、海洋探索、量子計算等議題線上「論道」。「蛟龍探海」與太空宇宙的科學探險,如何將科幻設想轉化為現實?以GPT為代表的AI大模型如何重構新質生產力?破解人類算力瓶頸的量子計算當前「勝算」幾何?這些問題都將在直播中得以解答。
下午場將以「未來序章:科學與夢想的交響曲」主題開啟線下論壇。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數字交換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復旦大學大數據研究院院長鄔江興,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王江舟,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譚建榮,將現場出席,分別圍繞AI安全、6G、機器人等技術熱點發布主題演講,暢想這些前沿科技對人類經濟社會帶來的變革。
同時,線下論壇還邀請到國家天文台研究員、中國天眼FAST首席科學家李菂,北京空間飛行器總體設計部研究員、深空探測器設計師賈陽,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科普作家羅會仟等多位知名科學家,分享前沿科學的星辰大海。中國天眼對浩瀚的宇宙文明開展了怎樣的探索?火星旅遊和火星奧運未來是否可能實現?備受爭議的室溫超導會帶來哪些顛覆性影響?
自去年在全球掀起的AI大模型浪潮,今年以來繼續在業內引起各種爭議。是堅定追隨OpenAI做技術,還是找釘子先做應用?是做通用大模型,還是做垂直的行業大模型?是堅持閉源,還是加入開源同盟?圍繞這些重磅話題,此次論壇將在線下發起AI思辨圓桌對話,邀請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院長、清華大學人工智慧國際治理研究院院長薛瀾,第13屆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科協原副主席、國際核能院院士張勤,中國人民大學高瓴人工智慧學院教授、北京智源研究院文瀾團隊成員盧志武,三星電子中國研究院院長張代君,境成資本管理合伙人向江旭等多方代表,呈現一場有關AI未來發展的全新、多視角的思辨盛宴,探討AI等科技進步對人類生活方式、價值觀的重塑作用。
今年是搜狐科技年度論壇迎來的第六個年頭,自2019年先後舉辦首屆5G峰會和AI峰會以來,搜狐科技持續報道5G、AI等技術發展和應用落地。自2022年起,年度論壇內容和規格全新升級,開始全面關注科技領域備受矚目的前沿熱點,包括6G、大模型、外星文明、太空探索、生命科學、核聚變等,重磅的嘉賓陣容獲得業內外的廣泛關注,成為行業內有著廣泛影響力的品牌IP。
工信部原部長李毅中、中國科學院原院長白春禮、劉韻潔院士、沈昌祥院士、張亞勤院士、武向平院士,以及華大集團CEO尹燁、釘釘總裁葉軍等重磅嘉賓都曾出席過搜狐科技年度論壇,就科技發展提出前瞻洞見。
人將如何被科技改變?又將往何處去?5月17日,鎖定搜狐視頻,關注2024搜狐科技年度論壇,一一揭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