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圖 / 無神世界中的神明活動
可以沒錢,但不能沒活
在正文開始前,讓我們欣賞一段放在整個動畫市場中都是重量級的演出。
1.
該片段出自四月新番《無神世界中的神明活動》第四話,如果大家覺得不過癮,可以找到原片反覆觀看。哦對了,這一片段在第五話中被再次利用,或許是製作組也相當滿意,還加了同類畫風的新片段。無論是對年輕動畫觀眾,還是對閱片無數的資深動漫愛好者,製作組將「三次元渲染成二次元」的操作還是太過超前,其帶來的衝擊和震撼久久不能平復。
前段時間「the娛樂圈漫改」、《天國大魔境》等作相關爭議聲大到翻天,直到時間來到五月,討論環境才逐漸重回平靜,一些前期未能得到關注,受眾聲量小的冷門新番終於盼來了出頭之日,比如《躍動青春》《物理魔法使馬修》,又比如重新定義「三渲二」的《無神世界中的神明活動》。
如今年輕動畫觀眾多少對製作經費的概念有所了解,通過動畫PV也能大致猜到正片質量如何,並且給予其相應的期待值。《無神世界中的神明活動》從PV到正片都毫不避諱自己的貧窮,全靠正片剪輯的OP、全程像素畫風的ED、「學了三年建模」級別的CG怪物、貼著2D眼睛的3D寵物狐狸……槽點太多,以至於不知道從哪裡開始。而今加上實拍+濾鏡+P頭的抽象演出,本作成功登上了四月最樂新番的寶座。
毫無疑問,這些整活為動畫帶來了絕佳的宣傳效果,但想要提升觀眾留存率還是要看故事本身是否有魅力。而從一開始讓人會心一笑的異世界套路吐槽,再到搞笑日常和嚴肅敘事來回交替的反轉展開,《無神世界裡的神明活動》更新至今的劇情也帶給觀眾不少驚喜。而製作組對於重點劇情也不會吝嗇經費,力求帶給觀眾最好的觀看體驗。
在競爭激烈的四月新番季,缺乏關注的冷門作都需要一個走紅的契機,如今總算輪到了《無神世界中的神明活動》了。其走紅的方式則再度印證了那句話「你可以沒錢,但不能沒活」。
許多貧窮動畫能夠受到觀眾喜愛,得益於有幸遇到了用心負責的製作組。觀眾們能一眼看出動畫經費有限,也能感受到製作組在經費有限情況下仍舊用心對待作品。正因如此,有的動畫被批評「作畫崩壞」,而有的動畫則被認可「省錢整活」。
蜜汁3D小狐狸,越看越樂
鑒於日本動畫製作行業的成熟度,實現又省錢又有娛樂效果並不算難事,在《無神世界中的神明活動》之前就有許多動畫以有限的經費,帶給觀眾們無窮的樂趣,市場表現出色的優秀案例。
2.
在這些省錢整活好能手中有大部分出自異世界動畫,其中不得不提的便是《為美好的世界獻上祝福》,也就是動漫愛好者口中的「素晴」。對於這部作品,常有人詬病其作畫崩壞:「運動畫面截圖崩得不成人樣」,粉絲們也時常自黑,「哪裡需要截運動中的畫面?靜止畫面也很難看呀!」
在追求場景、角色精緻度的觀眾看來,素晴發揮確實不算穩定,明明作畫監督都是菊田一個人,但同一角色同一話的截圖卻能張張不一樣。事實上讓人物看著更加美型本就不是菊田的初衷,相比之下他更偏向讓作畫部分變得有趣。
結合素晴故事內容來看,本身輕鬆詼諧的劇情也與誇張的作畫和演出方式十分契合。比如刻意誇大「智障女神」阿庫婭一角的表情、肢體動作,加深觀眾心中「沙雕」「可愛」的印象。女神往往是美貌智慧強大的化身,製作組有意識地通過顏藝去強化其脫線的性格,與本身身份形成強烈反差,角色進而更加接地氣。
就市場對本作的評價來看,所謂的作畫崩壞並不妨礙大家樂在其中,甚至系列續作仍舊延續了「作畫崩壞」這一特徵,「不崩就不是素晴了」。不僅如此,後來「將一半經費都用在畫女主顏藝」的《這個勇者明明超強卻過分謹慎》頗有「宛宛類卿」的意味,粗神經的沙雕女神莉絲塔真的有很強的「阿庫婭既視感」,因此被觀眾們稱為「素晴精神續作」。
當然也並非所有動畫都能分配到「慎勇」「素晴」這樣的良心製作團隊,同樣貧窮的《重來吧、魔王大人!》的正片表現就遠不如前二者,原作也沒有太多出彩之處,但偏偏一段看著十分鬼畜的打屁股片段被觀眾截取出來四處傳閱之後,動畫播出期間也小火了一把。或許對於觀眾們來說,真實的貧窮也算是某種意義上的整活吧。
3.
就整個動畫市場看來,能夠得到金主爸爸垂憐,又有頂級製作組願意用愛發電的幸運兒並不多,大部分動畫作品都會面臨經費有限的窘境。好在隨著觀眾們閱片經驗的豐富,對於動畫的評判標準也不再單一,面對一眼貧窮的作品也會給予更多耐心和包容。在此前提下,只要故事足夠吸引人,觀眾也不會吝嗇自己的稱讚。
近幾年較為典型的例子就有《后街女孩》,這個窮到只有一個原畫師、導演親自上陣做op的舞蹈動捕,正片幾乎全程PPT畫面,但是故事傳播範圍極廣的優秀案例。「太窮了,但是還是忍不住點了追番」,可見其魅力之大。
其實結合同期播出的作品就可以猜到一二,除了《后街女孩》,製作方JCstaff還有《高分少女》《殺戮天使》《輕羽飛揚》多部作品,一般來說製作公司產能有限,動畫項目多開必然會出現「犧牲品」。
在有了《后街女孩》的經驗後,製作組面對類似風格的《極主夫道》也更加得心應手,在OP/ED上下功夫,邀請聲線、外形都十分貼合角色的聲優配音,而看似貧窮的畫面實則是其故意為之。
綜合以上提及作品來看,輕鬆搞笑的故事更適合製作組放飛自我,觀眾們對其包容度也相當高,看番的目的就在於圖一樂。不過,同樣情況發生在嚴肅敘事、話題沉重的作品身上就有點災難了。比如「慘遭A1動畫化」的《來自新世界》,畫面崩壞程度足以在動漫史上留下一筆,但硬生生靠原作撐起了整部作品的口碑,至今仍舊是豆瓣9.1分,bangumi8.2的神作。
被吐槽畫風的第五話
相比十多年前的動畫,流媒體時代的到來讓動畫作品傳播更遠,盈利方式也由過去依賴的碟片銷售,轉向版權售賣。藉助網絡,越來越多年輕觀眾們接觸到動畫,並將其作為日常娛樂內容。只是比起畫面製作質量,大家更關注故事、角色的魅力和趣味性。
在2006年播出的《MUSASHI -GUN道-》就因為曾因為作畫崩壞嚴重,而被動漫愛好者評選為「史上最爛動畫之一」。如果將該作放置於今天的討論環境中,或許也將成為「樂子番」隊伍中的一員大將。
圖源UP主泛式
面對當下的日本動畫市場,大部分貧窮動畫都默契地選擇了「整活」。如果說「整活」曾經是動畫眾多宣傳手段中的野路子,那麼現在就已經到了相互內卷的階段。但正如《無神世界裡的神明活動》從四月戰場中倖存下來一樣,在富有想像力的製作層面下,其實更重要的是故事質量。一個好的故事不僅能為動畫兜底,也能夠給動畫製作組提供更為明確的製作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