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布泊為何被稱為生命禁區,裡面有什麼秘密?羅布泊還能重現嗎

2023-12-31     微兔分享呀

原標題:羅布泊為何被稱為生命禁區,裡面有什麼秘密?羅布泊還能重現嗎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曾經在多年前困擾著人們的世間奇聞,一個個的被揭開了神秘的面紗,或是被充分的科學依據予以闢謠,可以說人們對於世界的了解變深了。

那麼隨著人類對於地球的了解,是否意味著曾經無法論證的難題越來越少了呢?事實恰恰相反,我們對於世界了解得越多,反而會遇到更新的問題,激起人們更大的好奇心。

在美洲有一個著名的神秘地域名叫「百慕達」,至今關於發生在那裡的傳說,都沒有一個可以令人信服的結論。不過其實在我國境內,同樣有這樣一個地方。

那就是被稱之為「地球之耳」的羅布泊。它的這個稱呼從何而來,神秘的羅布泊又有著怎樣的過去呢?

獨特的地貌

羅布泊在因為一次偶然的太空照片拍攝之後被叫做了「地球之耳」,當時美國航天局無意間,拍攝到了一個在地球表面的「耳朵」地形形象,經過確認這個地方在我國境內。

從圖片上看來,這個「耳朵」相當完整,不但有著耳廓,耳垂等部分,就連其中的紋理都十分惟妙惟肖。這樣的發現自然引起了科學家的興趣,對於羅布泊的研究也從那時開始。

不過隨著考察的進行,一個更令人驚訝的發現震驚了我國乃至世界科學界。眼前這片荒蕪貧瘠的土地,在數十年前還是一片廣袤的水域,它的原名也被稱為「羅布泊海」。

如今的羅布泊早已乾涸,只留下了一片片黃白相間的鹽鹼荒地。由於地理環境的改變,這樣的條件不適合絕大部分生物的生存,所以現在的羅布泊早已經成為了不毛之地。

很難想像曾經波光粼粼的湖水,在短時間內會變成乾枯的湖床,而且還會在太空拍攝的影像中表現出「耳朵」的形狀,那麼造成這個結果的原因是什麼呢?

有科學家推測,在湖水乾枯後原本的地勢並非像今天一樣,不過有可能因為上世紀五十年代,來自雪山冰川融化形成的洪水,以無可抵擋的勢頭衝擊了原本的湖盆。

這些雪山水在衝擊而下時,裹挾了大量的泥沙等雜質,除了對羅布泊當地的地形產生改變以外,其中蘊含的物質也對地質進行了腐蝕和溶解,形成了明顯且突出的條紋帶。

而改變後的地貌因為光譜的原因,在太空中被拍攝到的時候,呈現了不同的明暗對比效果,從高處看起來就像是一隻神秘的「耳朵」。

這種被洪水和風沙造就的地理特質,在地理學中被稱之為雅丹地質特徵。在對羅布泊的研究不斷深化後,人們發現它的神秘遠超人們的想像,羅布泊的曾經也輝煌過。

羅布泊的傳說

在諸多的文學古籍中,羅布泊曾經可以算是我國第二大的內陸湖,不但儲水量超出人們的想像,而且附近生長的各種野生植物也十分繁茂。

漢代的資料中記載,當時的羅布泊湖面積就已經達到了數百里,且其中蘊含的水量豐沛,並不會因為旱季的氣候影響而減少水量。

用現代的面積來換算,基本上相當於三千平方米的面積以上,如此大的一個湖泊在短短的數十年間迅速的變小,乾涸直至消失,從今天的眼光上看來真的是不可思議的現象。

曾經的羅布泊除了作為重要的西域水源地,是絲綢之路中不可繞過的地標之一外,充沛的水源也造就了輝煌的文明,最早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小河文明」。

由於歷史過久,如今在考古學家的勘測中已經很難見到這個文明的身影了,只有偶然發現的蛛絲馬跡,如一些風化嚴重的遺蹟才能勉強找到它曾經存在過的證據。

在小河遺址中,曾挖掘出了大量的陶器碎片和骨骼等文物,證明這個文明已經擁有了相當先進的技術進步,並且隨之發現的大量漁網也足以證明,當地的捕魚行業十分發達。

另一個因為羅布泊湖而誕生的文明,則是大名鼎鼎的「樓蘭古國」,根據科學家的推測這個文明的存在時間大概在距今兩千年的過去,而且這個觀點得到了眾多文物的理論支持。

相信作為國人都知道「樓蘭公主」的傳說,在我國學者發現的多具來自數千年前的古代遺體中,離世多年卻依然栩栩如生,美貌動人的女性木乃伊成為了極具研究價值的前提。

據說當時在我國西域曾經存在著大大小小的上百個勢力和國度,而無論哪個勢力的首領,都以可以娶到樓蘭美女為榮,廣泛的群眾基礎也是樓蘭出美女流行開來的輿論基礎。

當然後來無論是小河文明,還是樓蘭古國都先後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而這些文明消失的主要原因正是因為羅布泊的變遷——羅布泊湖不但乾涸過,而且還葬送了不止一個文明。

湖水乾涸之後,當地就變得荒蕪起來,同時因為是中土通往西域的必經之地,也常有旅人們由此而過,留下了許多離奇的傳說故事。

比如在古代小說中就曾經記載,沙河中有一種酷熱風沙,接觸到的人會迅速被吸干身體的水分,沒有任何人能夠倖免,即使在距離泉水不遠的地方,仍有可能被奪走生命。

1949年一架從重慶飛往新疆的飛機,在飛行途中突然消失,當它再次被發現的時候,已經是九年後的1958年了。奇怪的是它被發現的地點,正是相隔遙遠的羅布泊地區。

要知道這架飛機的航向本來是向西北方向的,為何會墜毀在南面的羅布泊呢?這個事件至今缺乏足夠的證據,也成為了難以揭開的謎團。

羅布泊越是神秘,就越激起了人們的好奇心,對於當地的探索和開發也就越發瘋狂。上世紀九十年代有三個農場職工備足了各種補給,並開著加滿油的吉普車準備去那裡探險。

可是這三人一去就沒有了消息,後來的人們在距離樓蘭地區十幾公里的地方找到了車輛,還有其中兩人的遺體。死亡的兩人都是因為長期脫水而亡,另外一人失蹤無法尋找。

令人奇怪的是,三人攜帶的水和乾糧等物品完好無缺,並不存在因為沒有水而被渴死的可能性。那麼造成兩死一失蹤的原因是什麼,恐怕謎底永遠都不可能被揭開了。

特殊意義的存在

羅布泊地區環境惡劣,神秘莫測對於普通人來說可能是一個危險的地方,可是對於我國一些從事特殊工作的人員來說,卻是一個實現夢想的「寶地」。

我國曾經的核試驗場就建在羅布泊,之所以選擇這個地方除了出於保密的考慮,也因為當地地處偏僻,在進行試驗的時候幾乎不會影響到人們的正常的生產和生活。

核試驗場位於我國新疆地區,大概距離北京以西超2000公里的地方。而該場所的總面積超過了十萬平方公里,其中的兩萬平方公里已經被使用。

這個面積相當於美國位於內華達州的試驗場的六倍左右大小,即使面積更大的前蘇聯的塞米巴拉京斯克,也僅僅相當於我國試驗場面積的四分之一。

當初為了在這個地方建造我國自己的核試驗場,由部隊負責在茫茫沙漠中修建了多條幹線公路,而負責整個試驗進程的科學家和工程技術人員們,就居住在公路的交匯點附近。

經過上千位科學家和技術人才,以及共上萬人的總人數的人們的努力,歷經多年開發的我國第一枚原子彈終於成功爆炸,我國也徹底摘掉了沒有核武器的落後帽子。

荒蕪的羅布泊,不但讓參與核事業的人們完成了他們的夢想,也為我國贏得了相對穩定的外部環境,這也是我國可以站穩腳跟發展自身的一個先決條件。

隨著我國發錶停止核武器試驗的聲明,往日裡喧囂的羅布泊似乎又一次輝煌不再。於是有人認為,既然如此為何不將羅布泊改造回原樣,再現第二大內陸湖的盛況呢?

有一個觀點認為,羅布泊湖的水量是否充沛,是和環境的影響有關的,即可以把時代分為「乾枯期」和「潮濕期」,在如今的「乾枯期」恐怕很難恢復羅布泊湖的舊觀;

而以瑞典科學家的觀點為基礎,「羅布泊游移」的觀點也被許多人所接受。即羅布泊存在著一個「暗湖」,由於泥沙淤積導致水向深處流去,一旦泥沙層變淺水自然會流回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7af877c1d26279a8abaa4160ed17f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