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新的一年,自從新中國成立,我國已經走過幾十年的風風雨雨,到今天的2022年十月一日,已經是我國的第73個壽辰了。而戰爭的烙印還未曾從我們的記憶中抹去,那些一個個英雄的名字值得我們所有人去高歌、讚揚!在長達八年的抗戰歷史中,在我們國家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我們的英雄以血肉之軀前行,抵擋外敵入侵,前部後繼、浴血奮戰!譜寫了無數氣吞山河的壯闊詩篇!
在國家的生死存亡之際,我們鄒家兒女也位列一席,他們的名字將在我們每一個鄒家兒女的心裡熠熠生輝,他們的精神將永遠被家族銘記!致敬我們的鄒氏抗戰英烈!!
鄒衍
1915年11月,鄒衍出生於江西省興國縣崇賢鄉霞光村
1930年參加紅軍,歷經第一、二、三、四、五次反「圍剿」和兩萬五千里長征。參加了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歷任瀋陽軍區裝甲兵政委、第50軍政委、原瀋陽軍區政治部副主任、原瀋陽軍區副政委
1988年,從軍隊領導崗位上離休
2022年4月1日20時20分,鄒衍在瀋陽逝世,享年106歲。
鄒韜奮
男,漢族,本名恩潤,乳名蔭書,曾用名李晉卿。祖籍江西省鷹潭市余江區潢溪鄉渡口村委會沙塘村,1895年出生於福建永安。近代中國記者和出版家。
1922年在黃炎培等創辦的中華職業教育社任編輯部主任,開始從事教育和編輯工作。1926年接任《生活周刊》主編,以犀利之筆,力主正義輿論,抨擊黑暗勢力。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鄒韜奮在上海全身心投入抗日救亡運動。1956年上海市政府出資修復鄒韜奮的故居,並在隔壁建立了韜奮紀念館。
2009年鄒韜奮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之一。
鄒嘉甫
河北蔚縣人,在縣師範學校讀書時加入中國共產黨。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組織群眾參加抗戰。任中共廣靈縣委書記兼縣游擊大隊政委,先後動員萬餘名青壯年參加八路軍,並將所組建的抗日游擊隊分批編入八路軍正規部隊。
1939年4月,獲悉100餘名日軍到狼虎坪殺掠,即率縣游擊大隊突襲日軍,斃傷日軍多名,迫其倉惶潰退。
9月29日,率部配合八路軍在張家灣伏擊日軍,殲日軍正亞大佐聯隊一部,擊毀汽車數10輛。
10月28日,又率隊配合八路軍於邵家莊伏擊日軍獨立混成第二旅團,擊斃日軍少將旅團長常風寬治,斃傷日軍數百人。
1940年,開展瓦解偽軍的工作。同年10月26日,促使邵家莊據點28名偽軍打死日軍指揮官,棄暗投明。
1943年1月24日,帶數人到陳莊子工作。次日上午遭日軍"掃蕩"大隊包圍,於突圍作戰中犧牲。時年28歲。
鄒魯風
鄒魯風在「西安事變」前負責在東北軍開展統戰工作,並協調東北軍在北平招收學兵,成立學兵隊。西安事變之後,黨派他到東北軍一〇五師開展統戰工作。「一二二五」事件發生後,鄒魯風曾被一O 五師扣押,不久獲得釋放。抗日戰爭爆發後,鄒魯風奔赴延安,後來在抗日前線開展鬥爭。
1945年抗戰勝利後,調往東北工作擔任過遼陽市長和縣長(第二任市長)、遼南行署專員、1948年任遼寧省政府副主席等職。
鄒大鵬
鄒大鵬(1909-1967),又名鄒君綽、鄒蘊華,化名王小雨。遼寧遼陽人。1921 年入省立鳳凰城第二師範學校就讀。1925年秋畢業後考入漢陽兵工專門學校,積極參加學生愛國運動。1926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任中共支部書記。
鄒寶驤
鄒寶驤,(1913-2009) 1913年生,受其兄鄒大鵬、鄒魯鳳革命活動的影響,於1936年7月進關參加東北軍西安學兵隊,任指導員,立志抗日救國。同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9年任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學員,後任教員。抗戰勝利後被派回東北。1945年11月建立地方民主政權,任遼陽縣七嶺子區區長、區委書記,後任遼陽市聯合中學校長、遼陽市師範學校校長、遼陽縣委宣傳部部長等職。1978年任黑龍江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
著有《伏櫪集》等3部詩集和50餘萬字的《三塊石》一書。為黑龍江省高校的理論隊伍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做出很大貢獻。
鄒大鵬、鄒魯風、鄒寶驤三人均是早期投身革命,成為當地群眾盛讚的「遼陽三鄒」三兄弟,在全國也非常著名,人稱「鄒氏三傑」。
鄒世勇
鄒世勇,1928年出生,山東龍口人。1946年底入伍,參加過濟南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上海戰役和韓戰等。從朝鮮戰場回國後,在各級部隊從事政治宣傳工作。1964年,進入總政治部政治工作研究處工作,直至離休。
鄒畢兆
鄒畢兆,原名鄒實基,新邵縣嚴塘鎮夏家村人,1915年1月生。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年僅15歲,毛澤東主席和總司令會親切地叫他「紅色小鬼」,後任二局報務員、科員、副科長、科長等職,專事技偵工作。1931年7月入紅軍總部無線電學校學習。在江西瑞金四次反圍剿戰鬥中多次截獲破譯敵人軍事密電碼,1933年副主席親手授予他「紅星勳章」。1934年10月隨率領的中國工農紅軍第六軍團作為中央紅軍長征先遣隊,參加二萬五千里長征,長征中成功截獲破譯敵方無數密電碼,被稱為破譯工作「三傑」之一。
鄒國厚
鄒國厚(1908—1999),漢族,湖北省黃安縣(今紅安縣)人。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1927年參加黃麻起義,1928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8年轉入中國共產黨。
鄒習祥
鄒習祥,貴州省遵義市務川縣栗元草場人,原中國人民志願軍二等功臣,在朝鮮戰場的上甘嶺陣地上,用二百零六發子彈,先後擊斃二百零三個美、李匪軍,為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立下了功勞,為志願軍開展冷槍殺敵樹立了榜樣,贏得了冷槍英雄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