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廠年會:抽獎不能停,節目不想演

2024-01-19     藍鯨財經

原標題:大廠年會:抽獎不能停,節目不想演

文|Tech星球 習睿

文|Tech星球 習睿

2024年開年,把年會這個話題重新帶回大眾視野的不是大廠的年會,而是職場諷刺電影《年會不能停!》。

這部戳中打工人痛點的喜劇電影,票房已經破8億,豆瓣評分超8分。能讓電影擁有高口碑的是劇情中對職場的諷刺。

能否辦好一個讓員工叫好的年會,這完全取決於公司和領導。有的年輕人可以在年會時增進同事友誼,全當娛樂,而更多年輕人還在為被迫在年會上登台「獻歌獻舞」的表演發愁。

一場年會,或許是一家公司企業文化的縮影。在過去,年會只是員工聚會,或者業務復盤總結、戰略宣講,而現在一場年會更是社交場和權力場。打工人無法卸下面具,甚至需要戴得更緊。

在電影《年會不能停!》里,小人物們都贏得了光明的未來。但在現實里,打工人難逃年會。

01 員工只在意年會獎品

趙鑫晨怎麼也想不到,年會發的紅包里不是現金,而是一句雞湯——「歲歲平安,年年有餘。」

從領導年年終總結、員工自己表演節目再到抽紅包,年會該有的流程都有,但公司做到了零投入。「場地就在會議室,沒有獎品,所有人的紅包都是列印的一句祝福語」,趙鑫晨笑著向Tech星球說道。

這是她第一次應該也會是最後一次,參加一場零成本投入的年會。

作為公司一年一度的年度聚會,年會原本是為了在年底給員工打氣,迎接新年。伴隨著年會的,還有打工人最為期待的年終獎。

誰都關心自己的切身利益。對於絕大多數打工人而言,年會最期待的環節當屬抽獎品。當一場沒有獎品的年會,將黯然失色。而蔣新可能是為數不多對年會的感觸不是落在獎品上的年輕人。

蔣新是一家頭部智能設備公司北方某省份的年度優秀個人,今年有機會參加了公司總部的年會。

最讓蔣新感觸最深的是,這是她入職近6年,首次見到公司的高層們。在這之前,蔣新和其他人一樣,也只在發布會直播上看到過公司高層。

「我和一些高層有短暫的交流,還可以和其他省份的優秀員工代表交流,你橫向對比就會發現,真的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蔣新感慨道。

在市場上,蔣新公司的設備是硬通貨,常常出現在年會獎品名單上。但在自己的總部年會上,蔣新並沒有看到自家產品,而是一些公司周邊紀念品。

從去年開始,蔣新參加的省級年會甚至不再設置抽獎環節,公司對年會也很重視,但沒有體現在給員工抽多大的獎」,蔣新告訴Tech星球,「從老員工的感受,公司對於員工的關心體現在日常」。

作為老員工,蔣新並不在意抽獎環節。但校招進來的新員工們,還在適應年會沒有抽獎這件事。

Tech星球了解到,今年網際網路公司還會公開年會獎品清單的不多,遊戲公司算是個「顯眼包」,其中,米哈游、疊紙、莉莉絲等上海遊戲公司,近幾年經常被拿來對比。今年,莉莉絲的「陽光普照獎」是價值上千的獎品。

「獎品真的很誘人」 ,疊紙的員工告訴Tech星球。今年是她第一次參加疊紙公司年會,和同事坐一起等開獎讓她無比期待。

對於校招生而言,年會獎品的豐厚程度是衡量一家公司實力和員工福利待遇的一個參考維度。不過,網際網路公司員工普遍反映,感覺近幾年年會更對內,公司也變得更加低調。

網際網路大廠的HR們也在年會內部宣講方面,變得低調了許多。「這兩年的年會都是線上形式,雖然也抽獎,但明顯不如之前有衝擊力」,網際網路頭部公司的員工告訴Tech星球。

策划過網際網路公司年會的員工也表示,對比往年,如今公司在年會上的預算肯定是在下滑,而且精打細算,每筆錢都要花在該花的地方,「今年公司的獎品以及抽獎名額都是下降的。」

02 難逃「獻歌獻舞」表演

辦年會,自然需要歌舞助興。絕大部分公司都是內部人員自己登台「獻歌獻舞」,也有一些會請藝人明星。

某網際網路音樂公司是為數不多在年會上有藝人表演助興的公司。在社交平台上,員工們都對能在年會上近距離「追星」感到驚喜,「去年年會其實也有藝人表演,但是線上連線的方式」,該公司員工王子敬告訴Tech星球。

王子敬很幸運地成為了能到年會現場的員工之一。她回憶道,現場邀請了眾多公司深度合作的藝人,他們的現場表演的確震撼。

不過,在大多數打工人心裡,年會能看藝人演出可能是不敢想的一件事,更多的年輕人把年會當一場噩夢,因為要登台表演節目。

李倩是為數不多自願參與公司年會節目表演的員工。李倩看來,今年是第一次重啟線下年會,很有紀念意義並且是出演舞台劇。對她來說,這也是一次全新的體驗。

李倩所在的公司是網際網路巨頭之一,公司對於總部的年會重視程度讓李倩意想不到。僅僅是舞台劇的劇本定稿就經過了多方人員的核查,「聽說可能改了有幾十版,才定下來」。

李倩已經彩排了近一個月時間,一周需要排練2-3次,公司甚至聘請了專業的導演和製片人來指導彩排。導演每周都會飛來公司總部,待兩三天再走,「每次彩排都會來幫我們扣細節」。

雖然會占用下班時間,但她覺得整個體驗很新奇。「每個人對待這個節目的態度是非常積極的,衣角是從左邊往右邊掀,還是右邊從左邊掀,我們都會討論很久」。

「在這裡你就會覺得所有參演人員都很包容,大家都是發自內心想把節目呈現好,而不是被迫來參加一個派發的任務」,李倩告訴Tech星球。

但能和李倩一樣,自願參加年會表演的打工人並不多。更多的年輕人只能被派發任務,在下班時間排練自己並不感興趣的節目。而這也是絕大多數年輕人開始對年會反感的原因。

黃薇一直在廣告行業,無論是頭部公司還是創業團隊她都待過。但無論什麼規模的公司,她都逃不了在年會上被指派任務。「去年年會,HR一直推薦我去做主持人」,黃薇告訴Tech星球,「我拒絕了很多次之後,HR實在沒辦法,自己做主持人了。」

在B站上,《學貓叫》、《科目三》、《失戀戰線聯盟》等等舞蹈教學視頻背後都是在為年會籌備節目的年輕人們。

沒有舞蹈愛好的他們,需要在短時間內上台表演,趙鑫晨就是其中之一。不僅年會沒有抽到獎品,還需要和部門一塊上台表演。「每個部門必須出一個,非常強制性」,趙鑫晨非常不理解為了辦年會而辦年會。

「我們部門就安排了一個遊戲,每個人都參與,矇混過關」,趙鑫晨回憶道,「領導彙報的時候,營收幾千萬,但員工年會占用下班時間,不包飯還得免費表演節目。」

03 誰真的需要年會?

事實上,相比於員工,大多數公司的行政部門更不想面對年會。

黃仙在一個半導體設備公司工作,做了兩年行政。儘管公司只有160人,但公司年會也提前了三個月策劃。

從流程到發布會再到形式,黃仙都需要去考慮。「因為年會和公司5周年慶是一起舉辦,所以還涉及到新產品的發布和往年數據,現場會邀請上下游的合作商。」

這不僅僅是一場年會,更是一場新品發布會。從籌備第一天開始,黃仙就頂著壓力,直到年會結束,才能鬆了一口氣。好在公司預算充裕,最後領導獎勵了黃仙5000元的獎金。

不過,不是所有人會像黃仙一樣幸運。更多的年會策劃,需要在有限的預算情況下完成一場領導、員工都滿意的年會。

李子璇為了辦年會,把市裡的星級酒店都考察了一遍。從場地布置到餐標,李子璇都得做出表格一一比對,再選出最具性價比的酒店。為了節省預算,領導甚至會比對每道菜品,「比如,把辣椒炒黑毛豬要換成普通豬肉」,李子璇解釋道。

這是李子璇第一次策劃年會,而她的本職工作是新媒體運營,「完全是公司行政不在了,我領導非要派活給我」,李子璇解釋道。

對於李子璇來說,挑選獎品才是最為痛苦的環節。公司大多都是95後的年輕人,李子璇想要在人均50元預算內挑選年輕人喜歡的東西。「盲盒、刮刮樂什麼的,這些不超預算也符合年輕人」,李子璇表示。

最後,一切都以領導的喜好來,養生壺、泡腳桶、取暖器成為陽光普照獎。「別說員工了,我都不想要」,李子璇很無奈。

在李倩看來,年會應該是真正為員工考慮,甚至有沒有獎都無所謂。「它能夠體現公司的文化,能夠聆聽員工們到底在想什麼。」

「我們老闆是不在意預算的,和往年持平,給員工帶來福利就可以,但我的主管為了邀功,一直在扣預算」,在李子璇看來,她策劃的這場年會已經失去了原本的意義,更多變成了公司中層的業績表現。

年輕人越來越反感年會,也正是因為年會已經變味,從員工福利到滿足領導,最終被演變成另一個「職場」。

黃薇已經不對年會有任何期待。誰真的需要年會?在她看來,年會就是給老闆表演一出合家歡,替行政完成工作任務。「只要老闆們還存在,年會就一定會存在。年會感覺已經變成給老闆增加情緒價值的一種方式罷了。」

(文中皆為化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750cc44e6413c81dd5e4bb6eff3b8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