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559年,南朝陳國,武宗陳霸先,咽下了最後一口氣,揮揮手走了。國不可一日無君,群臣極力勸說皇后章要兒,當務之急,先立武宗的侄子陳蒨為帝。可是陳國有太子陳昌,皇后的親兒子,她當然不願意讓陳蒨登基了。但是尷尬的是,陳昌此時卻作為質子,被關在千里之外的北周,這下可急壞了章要兒。
章要兒出生名門,父親是南梁重臣,跟陳霸先同朝為官。她自幼熟讀詩經,長相貌美,是陳霸先的續弦夫人。兩人舉案齊眉,恩愛有佳,還生了一個兒子陳昌,也就是後來的陳國太子。
陳霸先出生低微,但是肯吃苦耐勞,憑藉自身的努力,沒多久就成為了南梁的肱骨之臣。作為梁國的大將,陳霸先總是在南征北戰,章要兒帶著兒子陳昌,安心在家過日子。
突然一天夜裡,一夥賊人闖進了陳家,黑暗中抓走了章要兒,陳昌,以及陳霸先的侄子陳蒨,原來是奸臣侯景,發動了政變,陳家的人作為人質,都被抓起來了,章要兒就這樣成為了階下囚。
陳霸先作為梁國的救火隊長,此刻正在全國各地撲滅火苗,讓陳霸先憤怒的是,自家人竟然不能夠保全,他一氣之下,回來滅了侯景,救出了家人。
因為平定侯景有功,陳霸先官升一級,在梁國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真是禍兮福所依啊。
不久之後,功高蓋主的陳霸先,掩蓋不住自己的鋒芒,終於取代了南梁,建立自己的朝代,陳朝,史稱南朝陳,陳霸先作為開國皇帝,史稱陳武宗,章要兒也被封為皇后,一時間威風無限,十六歲的兒子陳昌,被立為太子。
唯一的遺憾是,陳昌之前因為戰事,被北周抓獲,如今人還在北周,沒有能夠回到陳國,享受他的太子權威。
陳霸先也想盡了辦法,去跟北周交涉,希望可以接回自己的太子,奈何北周就是不放人,陳國只能夠靜靜地等待。
好景不長,陳霸先只當了兩年的皇帝,就因病仙逝了,留下了風雨飄搖的陳國,此時梁國的餘孽仍在,隨時可能復辟。而陳國外圍還有大敵環視,實在是危在旦夕。
章要兒跟大臣一番商量之後,決定先是秘不發喪,然後極速找回陳霸先的侄子陳蒨,權宜之計是讓他先主持朝政。希望日後迎為迎回太子再做打算。
哪知道陳蒨回來後,朝臣們為了大局著想,極力建議陳蒨登基為帝,章要兒雖然心有不願,但是作為一個後宮婦人,也不能夠左右朝局的變盪,於是違心地下詔書,同意陳蒨登基,就是歷史的陳文帝,章要兒被尊稱為皇太后。
好在陳文帝也算有一番作為,在他執政的時間裡,陳國的危機得到了暫時的緩解,國家經濟也得到了提高,人民生活還算可以。
但是,唯一讓章要兒擔心的事情還是出現了,陳國穩定後,跟北周建立了良好地外交關係,被扣留在北周的太子陳昌,也得以回歸陳國了。
哪知道太子陳昌對母親讓堂哥當皇帝,自己的利益受到了傷害,一直心存怨懟,回來的路上也是怨聲載道,他的話也被傳到了陳蒨的耳朵里。
陳蒨同樣擔心,陳昌是先帝的正宗兒子,他的回歸,對於自己而言確實是個威脅,所以他乾脆派人,在陳昌回來的路上直接一箭暗殺了陳昌。
消息傳到了章要兒的耳朵里,她傷心欲絕,聰明如她,一下子就明白了兒子的死因,但是當時還是陳蒨的天下,她不敢有所行動,只能夠忍耐,等待時機為兒子報仇。
七年之後,文宗陳蒨也走了,他的太子陳伯宗即位,章要兒被尊稱為太皇太后。可是太子太小,章要兒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
她悄悄聯繫陳蒨的兄弟陳頊,此時的陳頊已經權傾朝野了,他輔政沒過兩年,就聯合章要兒,把侄子陳伯宗踢下了皇位,自己當上了皇帝,章要兒被尊為太后。
章要兒也為自己的兒子報仇了。
生活在南北朝的人們,時局總是動盪,一個朝代的命運也不能夠長久,所以儘管章要兒出生名門,日後也位居高位,但是一輩子也是過得戰戰兢兢,沒有多少太平的日子享受過,所以比較一下生活在太平盛世的我們,是何其的幸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