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領導崗位退下來後,解決「人走茶涼」心理落差的4個辦法:
1、別把現在當過去
「人走茶涼」,顧名思義,比喻世態炎涼,人情淡漠。
「人走茶涼」,從字面意思上理解,為招待客人,倒了一杯熱茶;客人走了,這杯熱茶時間久了,就變涼了。其寓意為:當你離開原來的單位,你與那個單位的關係也就隨之淡化了。也就是當權的人離開領導崗位以後,對別人沒有利用價值,就被忽視了。
"人走茶涼"其實是一種自然現象 。
從領導崗位退下來了,你的領導職務、領導崗位,都已經成為了過去,成為了歷史,成為了昨日黃花。
如果你下台了、下課了、離開了,還仍然對自己過去養尊處優的領導職務念念不忘,還活在過去的生活中,還認為自己是個領導,無異於自欺欺人、自尋煩惱,捂著耳朵偷鈴鐺——自己騙自己。
因此,你要清楚,你現在就是一個普通的退休人員,你過好自己的退休生活就是了,不要成天想著原單位的同事還像過去一樣,向你請示、向你報告、找你簽字。你有你的退休生活,人家有人家的工作,互不相干,風馬牛不相及。
所以,退下來了,就要活在當下,過好自己的日子。不要老想著過去的部屬好長時間沒給自己打電話了、沒來看望了、逢年過節連個問候的簡訊都沒有了。其實,這樣才是正常的,你也才過得舒心和開心。
時過境遷,物是人非。從領導崗位退下來了,別把現在當過去。因為,你已經連原單位的人都不是,還想著過去的人和事幹啥。如果還把自己當領導,那就是對著自己說假話——自己騙自己。
2、別把自己當回事
有的領導從領導崗位退下來後,很長一段時間都擺脫不了自己還是一個領導的良好感覺,經常沉浸在位高權重的夢境中不能自拔。就連出門散個步,都還背著個手、腆著個肚、叉著個腰、昂著個頭。跟別人說話,也是擺著個官架子,打著個官腔。還覺得自己了不起,還覺得高人一等。
這樣的話,怎麼會沒有"人走茶涼"的心理落差呢?怎麼會心理平衡呢?其實,長期這樣的話,對自己的身心健康也不利的。
從領導崗位退下來了,就成了一個退休人員,就成了一個退休老頭、老太太。你拿的是退休金,而不是工資。
從這個時候開始,就要主動調整自己的心態,適應新的生活,千萬別把自己當回事,千萬別把自己當領導。如果這樣的話,人家背後會嘲笑你的。
最好的處理方法,就是和自己生活小區的同齡退休人員常聯繫、多來往。兩耳不聞單位事,一心過好小日子。
平時沒事時,重拾過去的興趣愛好,打打牌、釣釣魚、養養花,時不時地出門旅遊逛一圈,幫老婆做點家務,幫子女帶帶孫子,其樂融融,天倫之樂,好不快哉。
3、只把過去當回憶
作為領導,退下來了,於公於私都跟單位沒啥關係了,你已經是船到碼頭車到站。你都下車、下船了,不可能還要讓人家服務員繼續為你服務吧。人家也不可能再繼續關注你、過問你的。
所以說,"人走茶涼",實屬正常。
正如人民日報原總編輯范敬宜作的打油詩所說的那樣:"人走自然茶就涼,不涼反而不正常;只要留得真情在,縱然成冰又何妨?"
這首打油詩對"人走茶涼"所倡導的,就是作為領導來說,從領導崗位退下來後,要體現出一種清醒、一種智慧、一種胸懷、一種品德。
因此,退下來了,沒事時,回憶一下過去的工作經歷,回顧一下過去工作上的得失,回想一下過去工作上的遺憾,也未嘗不可,也很正常。
但是,最好是常思己過,善修其身,修之於身,其德乃真。這樣,對於自己退休之後,修身養性、平衡心態、回歸平淡、返璞歸真,是很有好處的,對過好自己的退休生活也是很有幫助的。
4、慢慢改變注意力
"人走茶涼",出自京劇《沙家浜》,由著名作家汪曾祺所創,為阿慶嫂的唱腔所寫的歌詞。
即:「時過滄桑,人走茶涼,望月思鄉已是昨日過往,物是人非,唯有淚千行。」
俗話說,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人走茶涼"的同義詞有:曲終人散、物是人非、鳥盡弓藏、人去樓空等。
這些詞句,無不說明了一個道理,就是"人走茶涼"很正常,是一種正常的、自然的現象。
如果你都下課了,原單位的人員還圍著你轉,那就不正常了,那肯定有問題。你不是埋怨"人走茶涼"嗎?那有關部門得請你去「喝茶」才行。
離開領導崗位了,如果動不動就指責原單位的下屬忘恩負義,計較他們不講感情,感嘆"人走茶涼",還想"人走茶熱"。這樣的話,就是自找沒趣、自尋煩惱了。
所以,作為已經退下來的領導,要有自知之明,要慢慢改變自己的注意力。
把過去放在工作上的精力,轉移到自己的退休生活上來,轉移到自己家庭的小日子上來。這才是正常的心態,這才是正常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