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深處的西夏千年古城,沉睡近700年,相傳無數珍寶埋藏城內

2024-01-17     微兔分享呀

原標題:荒漠深處的西夏千年古城,沉睡近700年,相傳無數珍寶埋藏城內

在內蒙古額濟納旗的荒漠深處,有一座古絲綢之路北線上現存最完整、規模最宏大的一座古城遺址——黑城遺址。該城建於公元九世紀的西夏政權時期。至今城內還埋藏著豐富的西夏和元代等朝代的珍貴文書。近年來,由於周邊地區沙化嚴重,流沙從東、西、北三面侵蝕黑城,許多遺址已埋於沙下,令人惋惜。

黑城遺址,位於乾涸的額濟納河下游北岸的荒漠上,如今,這裡只能看見只有殘垣斷壁和依然聳立的幾座佛塔。曾經這裡水草豐美、河流湖泊密布、森林茂密、人口眾多、這裡還是中原到漠北的交通樞紐,馬克波羅就是沿著這條古道走進了東方天堂。

黑城又名黑水城,該城建於公元九世紀的西夏政權時期。公元1372年明朝大將馮勝攻破黑城後遭廢棄。此後黑城便在塵封的歷史裡沉睡了近700年。傳說元朝滅亡後,有一位黑將軍仍駐守此危城,曾將無數珍寶埋藏城內井中。相傳黑城內偏西北的那個大坑,就是當年不曾出水卻用來埋藏了全城財寶的那口深井。由於沙漠已經快將這裡吞噬,黑城裡面埋藏有多少珍寶是一個未解之謎。

20世紀初期,不少外國探險家、考察團等對此進行了多次考古發掘。雖未獲得埋藏珍寶,但盜走不少文書、唐卡(捲軸佛畫)和其他文書,如著名的西夏字典《蕃漢合時掌中珠》即其中一種重要典籍,掠奪走了大量的珍貴文物。

新中國成立後,考古工作者曾多次在黑城進行科學考察和合理髮掘,發現了大量文書和其他文物,文書中有漢文、西夏文、蒙古文、藏文、古阿拉伯文等各種民族文字。此外,還發掘出大量的珍貴文物,出土了中國最早的活字印刷品和元代紙幣,在這裡出土的骨勒茂才所著《番漢合時掌中珠》是漢文與西夏文對照的唯一工具書,開創了中國對西夏文字及文學的研究。

遺址城內的官署、府第、倉敖、佛寺、民居和街道遺蹟仍依稀可辨。城外西南角有伊斯蘭教拱北一座,巍然聳立地表。近年來,由於周邊地區沙化嚴重,許多遺址已埋於沙下。在茫茫戈壁上,黑城僅剩下一個輪廓。2001年,黑城遺址被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如今,黑城遺址在做搶修保護,展開搶救性保護黑城遺址工作。有誰想到,在黃沙漫天中,這裡可能就像樓蘭一樣,被永遠掩埋在地底了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63c4ef538b3c4c5567dacd7d7ed94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