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眾的眼光里,90後與95後是一批喜歡「對著干」的年輕人。畢竟在的過去一年中,他們已經被橫七豎八地貼上了太多的標籤:和領導對著干,一言不合就辭職;和雞湯對著干,一身喪文化;和天氣對著干,越冷穿得越少。
「不要大聲責罵年輕人,他們會立刻辭職的。但是你可以往死里罵那些中年人,尤其是有房有車有娃的那些。」
在調侃的語氣下,現代年輕人儼然被包裝成了「打不得、罵不得、苦不得」的炸藥包。別人是在哪裡跌倒,就在哪裡爬起來;而他們,則是在哪裡受了委屈,就在哪裡辭職。根據數據顯示,70後第一份工作的平均在職時間為51個月,80後為43個月,90後為19個月,95後則為短短的7個月。
年輕人就真的吃不了苦麼?
不!他們背後的觀念並非吃不了苦,而是把工作當成平等的交換。我付出勞動,你提供報酬,就這麼簡單的規則。所以在面臨討好領導、實習生當全職保姆、人際關係大於能力等情況時,年輕人勇於辭職,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再來說說喪,從17年末的「佛系」,到18年初的「喪」,又到網紅句子「人間不值得」。「喪」以碾壓性優勢貫穿了全年始終。
那這些「喪」掉的年輕人,真的也廢掉了麼?真的就像大家批評的那樣,他們就是把「人間不值得」當作自己不努力的藉口,好合理化本身一無是處的現狀嗎?
一部分是,另一部分則不是。在這具典型的廢話背後,其實很多年輕人都在背地裡偷偷努力著呢。這些網絡流行語只是他們用來自嘲的工具罷了。因為成年人的生活太不容易了,除了用調侃自己的方式解壓外,你嘲笑誰都會可能被打的。
除了那些真拿「喪」做擋箭牌的傻人,大部分清醒年輕人都還是在掙扎著、痛苦著,試圖通過受高等教育、加班晉升突破階層的。他們的努力,都悄無聲息。
最後來談談網絡上的調侃:「天氣越來越冷了,路上的行人越來越少了,衣服也穿得越來越少了。」看似矛盾的邏輯,卻是對當代年輕人最恰當的詮釋。年輕人們在要溫度還是要風度的問題面前徘徊不定、輾轉反側:
正所謂「大風越狠,我心越浪」,若是屈服於秋風冬雪的淫威之下,乖乖套上秋衣秋褲,乃至把自己裹成個粽子,如何風流的起來?
可要是遵從本心,輕裝上陣,又免不得傷風感冒,到時候可就是「英俊瀟洒、涕淚流淌」了。難道就沒有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麼?
這就不得不提到《天天向上》攜手極極蕉,一同打造的兩款酷炫又保暖的衛衣了!極極蕉作為極鏈科技集團旗下專注於IP新消費的團隊,為《天天向上》提供了IP消費品設計、開發、製作、推廣、銷售、粉絲運營等全鏈路C2M閉環服務。
無論是滑板款還是摩托車款的衛衣,都能助你搖身一變,成為這條街上最靚的仔。嚴選的純棉復合面料,更能讓你在風度翩翩之餘保持溫度!
還等什麼,馬上打開芒果好物,讓我們一起,Cool Guys On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