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權重上調,釋放哪些信號?

2022-05-18     人大重陽

原標題:人民幣權重上調,釋放哪些信號?

近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執董會完成了五年一次的特別提款權(SDR)定值審查,執董會一致決定,將人民幣權重由10.92%上調至12.28%,升幅1.36個百分點。

此外,執董會決定維持現有SDR籃子貨幣構成不變,即仍由美元、歐元、人民幣、日元和英鎊構成,並將人民幣權重由10.92%上調至12.28%,將美元權重由41.73%上調至43.38%,同時將歐元、日元和英鎊權重分別由30.93%、8.33%和8.09%下調至29.31%、7.59%和7.44%。

特別提款權(SDR),是IMF創設的一種儲備資產和記帳單位,是該組織會員國使用資金的一種權利,當這些會員國國際收支「入不敷出」,就可以利用SDR向其他會員國換取外匯,也可以和黃金一樣充當國際儲備。

因此,國家的貨幣SDR權重越高,其權利也就越大,同時也反映該國經濟綜合實力更強。

人民幣「入籃」後的首次審查 權重上升代表國際化

深圳衛視直新聞記者注意到,SDR 定值審查五年一次 ,這也是自2016年人民幣「入籃」後的首次定值審查。可以看出,IMF作為重大國際金融機構,對各國經濟的比較和衡量十分慎重。官方發布的聲明中,除了「出口標準和自由使用的標準」這兩項估值,潛在的經濟分裂及高通脹等都被納入SDR的估值框架。

在這一背景下,人民幣順利通過審查且權重上升。而值得一提的是,IMF官方聲明中特地指出,董事們普遍承認中國在金融市場改革方面取得的進展。

這一點也與近年來中國出口穩步增長、人民幣在儲備貨幣中占比提升以及人民幣外匯交易增加相匹配。中國的國際貿易地位不斷上升,也為人民幣國際化打好了基礎。根據WTO發布的報告顯示,2021年我國貿易總額突破6萬億美元大關,增幅接近30%,占全球貿易市場份額13.51%;此外,各國央行逐漸對官方儲備貨幣進行多元化管理,提升人民幣在國際儲備中的比重。當前,全球已有超70個國家和地區將人民幣納入外匯儲備。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劉志勤向深圳衛視直新聞記者分析道,此次審查可以說是我國自2016年人民幣正式「入籃」以來的一次「考試」。中國通過了這次「考試」,也代表著國際社會進一步肯定了中國改革開放道路的正確,認可我國的經濟實力和國際地位。此舉也可以加快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人民幣資產的吸引力也會有所增強。

美元不降反升 依然在國際貨幣體系中占據強勢地位

上調後人民幣權重仍保持第三位,次於美元、歐元。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審查中,美元權重上升1.68個百分點。劉志勤指出,受益於美國長期以來形成的金融市場和美債的安全資產屬性,美元依然在國際貨幣體系中占據強勢地位。

要指出的是,目前國際貨幣體系趨於多元化,美元的國際儲備貨幣職能逐漸減弱。據IMF的官方外匯儲備貨幣構成(COFER)調查顯示,自2015年起,各國央行持有的美元儲備逐漸減少。2021年四季度,美元在各國外匯儲備的比重降至58.8%,創26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在IMF進行審查的5年間,不乏有美國對華貿易戰、前任總統特朗普的擴張美工業、美國內部黨政對立、新冠疫情等等影響,都使得讓美元霸權的實體商品支點瀕臨崩塌。在今年,由於俄烏衝突引發美國對俄金融制裁,也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美元的公信力。而在此背景下,美元不降反升,就很耐人尋味。

究其原因,有分析認為,IMF的做法有可能是在為美聯儲的加息操作造勢。美元作為當前全球持有最多的貨幣,美聯儲以降息操作向全球輸出美元,以加息操作回收美元。美國便在這種「美元的憑空升值」間,實現了對全球購買力的劫掠。與此同時,在當前國際形勢嚴峻,經濟形勢面臨的高度不確定性下,國際市場對美元需求增加,進一步推動了美元資產的保值作用。

美元權重上調的背後,則是歐元、日元的下降。某種程度上,美元在本就主導國際貨幣市場的基礎上又一次權重上調,體現了美國為維護其霸權地位的又一做法。

專家:人民幣與美元歐元差距將逐步減少 最終齊頭並進

那麼,若拋開美元的霸權地位,人民幣是否能超越當前排名第二的歐元呢?

在劉志勤看來,歐元的背後是將近三十個國家的綜合實力,因此其實力強於中國、日本,位居第二是符合經濟發展邏輯的。不過,當前歐洲過多依賴美國市場,此舉會進一步削弱歐元的國際化進程。而隨著我國的金融市場不斷改革開放,人民幣跟歐元、美元當前存在的差距將會逐步減少,最終能齊頭並進,達成三角關係。

事實上,這兩年在疫情的衝擊下,我國出口仍然保持高增長,已彰顯出我國經濟的韌性。近期,人民幣匯率出現階段性貶值行情,波動幅度明顯放大,備受外界關注。而在此時,IMF將人民幣在SDR的權重提升,也向市場傳遞出積極信號。

近日,人民銀行發布《2022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報告表示,「下階段,人民銀行將繼續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完善市場化利率形成和傳導機制,優化央行政策利率體系,加強存款利率監管,著力穩定銀行負債成本,發揮LPR改革效能,推動降低企業綜合融資成本。」

此外,在今天(17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汪文斌表示,下一階段中國將繼續堅定不移地推動金融市場改革開放,進一步簡化境外投資者進入中國市場投資的程序,豐富可投資的資產準備,完善數據披露,持續改善營商環境,延長銀行間外匯市場的交易時間,不斷提升投資中國市場的便利性,為境外投資者和國際投資機構投資中國市場創造更有利的環境。

從內繼續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從外不斷提升中國市場投資環境。這一系列信號中不難看出,中國將繼續提升自我,開放發展,以最好姿態迎接好下一個五年的「大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56658ad32288ae90a07e96da4ed88a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