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浙江力聚熱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力聚熱能)首發上會,距離正式登陸上交所主板僅一步之遙。
工業鍋爐領軍者,核心技術填補行業空白
鍋爐分為電站鍋爐和工業鍋爐,電站鍋爐是生產蒸汽(水蒸氣)用於發電的鍋爐;工業鍋爐是生產蒸汽或熱水用於工業生產、民用採暖的鍋爐。
力聚熱能主要聚焦於工業鍋爐,並在行業深耕近二十年。目前,力聚熱能主要從事熱水鍋爐與蒸汽鍋爐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前者主要用於醫院、酒店、寫字樓等樓堂館所供熱,小區集中供暖;後者則為食品、飲料、包裝印刷、紡織印染、醫藥、煙草、化工、養殖業、化妝品、洗滌、建材、造紙、煤礦等各種工業場景提供所需蒸汽。
國內鍋爐產品在技術上一直與已開發國家有所差距,多數企業只製造受壓換熱部件(俗稱「鍋」),而對於燃燒器(俗稱「爐」)基本上為外購配置,缺乏燃燒器研發相關的專業人才,也沒有能夠實現規模生產且能夠與歐美品牌抗衡的製造企業。力聚熱能是目前國內少數能夠生產「鍋」與「爐」高度耦合的一體化鍋爐結構的企業之一。
公司核心技術之一的水冷預混燃燒技術利用數學模擬仿真技術,對鍋爐不同工況進行模擬設計,並通過多次測試,設計出「鍋」與「爐」一體的超低氮排放鍋爐,實現了燃燒與換熱的有機結合,首次實現單模塊35MW燃氣鍋爐的安全使用。利用該等技術生產的燃氣鍋爐具有運行熱效率高、氮氧化物排放量低、結構緊湊等特點,在大大提升客戶效率的同時,滿足節能減排標準,並降低鍋爐的運行費用和節省鋼材用料,是下游工業企業實現降本增效的優質選擇。
根據浙江省科技評估和成果轉化中心出具的鑑定意見,運用該等技術研發的燃氣鍋爐中多項裝置與結構均為國內外首創,打破了國外壟斷,填補了國內空白。
除此之外,通過長期不斷的研發投入,力聚熱能還積累了煙氣冷凝換熱技術、真空相變換熱技術等一系列熱水鍋爐和蒸汽鍋爐製造技術,是鍋爐行業少數自主掌握鍋爐設計技術、燃燒技術、控制技術的鍋爐企業之一。截至2022年末,力聚熱能已取得境內發明專利10項、境外發明專利3項,實用新型專利77項、外觀設計專利1項、浙江省裝備製造業重點領域首台(套)產品3項。
多年來,憑藉強大自主研發實力、優異的產品質量、豐富的項目經驗和完善的售前及售後服務,力聚熱能成功與濟南熱電、青島能源等國內大型供暖用戶以及天味食品、農夫山泉、雙匯發展、珀萊雅、海康威視、晶科能源等工業用戶建立了合作關係,累計服務客戶逾千家。
根據中國鍋爐與鍋爐水處理協會、中國電器工業協會工業鍋爐分會出具的證明,2020年度至2022年度,力聚熱能均屬於工業鍋爐行業頭部企業;公司在國內真空/微壓相變熱水鍋爐細分領域及熱水鍋爐細分領域的市場占有率及排名均位居第一,並獲得了高新技術企業認證、浙江省隱形冠軍企業、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等多項榮譽。
戰略領先深度受益,契合「雙碳」目標發展持續提速
我國鍋爐製造業是在新中國成立後建立並發展起來的。20世紀80年代初實行許可證管理以來,我國鍋爐製造業取得了長足進步,鍋爐企業數量和產能不斷擴大,鍋爐企業一度達到1500多家,且基本以燃柴、燃煤鍋爐為主導。
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工業排放對環境的影響逐步加劇,節能減排成為大勢所趨。2012年開始,環保部等多個部委多次下發文件要求改造污染排放較大的鍋爐產品。在政策催動下,燃煤鍋爐加速出清,燃氣鍋爐成為行業主流。
力聚熱能自成立以來便專注於燃氣鍋爐的研發與生產,且由於技術領先,公司燃氣鍋爐相較於傳統的燃氣鍋爐單位能耗及氮氧化物排放量更低,更契合政策要求。得益於此,公司較好地把握住了鍋爐行業「煤改氣」的歷史機遇,規模和業績獲得了高速發展。據招股書披露,2020年至2022年,力聚熱能營業收入分別為67,792.53萬元、79,351.97萬元和98,384.50萬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16,114.33萬元、15,393.70萬元和15,218.44萬元,整體呈穩定上升。
而從下游市場發展趨勢來看,得益於城鎮化發展以及集中供熱鍋爐的更新換代需求,鍋爐行業整體市場規模也呈現出持續增長的態勢。
具體而言,隨著城鎮化率的提高、新建住宅面積的擴大,近十年來,我國城市供熱規模快速增長,城市集中供熱面積增長約2倍。截至2021年底,我國城市集中供熱面積達106.03億平方米。
同時,為滿足能源結構優化,實現節能減排,各大製造業內部企業有大量的大型集中供熱鍋爐存在更新疊代的需求。2021年10月,國務院印發的《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明確提出,推進重點用能設備節能增效。以電機、風機、泵、壓縮機、變壓器、換熱器、工業鍋爐等設備為重點,全面提升能效標準。建立以能效為導向的激勵約束機制,推廣先進高效產品設備,加快淘汰落後低效設備。未來,隨著我國節能政策的落地,我國大型集中供熱鍋爐的更新換代速度有望進一步加快。
而隨著「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提出,清潔低氮高效能源體系的構建工作將進一步加快,天然氣等清潔能源在我國能源結構中的占比將進一步提升。而力聚熱能憑藉深度契合「雙碳」戰略的創新技術成功搶占國內真空熱水鍋爐的市場後,又進一步將相關技術運用於燃氣蒸汽鍋爐,於2017年研製成功並打入蒸汽鍋爐市場,使公司產品全面進入下游紡織、印染、食品、醫藥等工業領域,優化了公司的產品結構,為公司發展帶來新的增長動力。
集中度上升強者更強,募資擴產搶占市場高地
從行業競爭格局來看,國內工業鍋爐行業整體較為分散,大部分企業規模較小,且缺乏自主核心技術,行業內同質化競爭激烈。隨著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能源結構進一步優化,工業鍋爐行業將重新洗牌,大量缺乏自主核心技術、未能形成一定生產規模的工業鍋爐企業將被淘汰。
根據中國電器工業協會工業鍋爐分會的統計,2021年,全國平均每家企業年鍋爐產量僅452蒸噸,行業內36家主要工業鍋爐生產企業的總產量為12.4萬蒸噸,而力聚熱能2021年產量約為1.2萬蒸噸,遠大於行業平均水平。隨著行業的馬太效應凸顯,落後的產能得以淘汰,行業結構進一步優化,未來行業內頭部企業的市場占有率將進一步提高。
另一方面,「十四五」期間,工業鍋爐行業內具有核心技術、代表產業發展方向的企業將加速發展,未來,工業鍋爐行業內一批擁有工業化應用前景、自主智慧財產權或集成創新特點的生產企業將脫穎而出。
基於以上兩點,力聚熱能擬將未來發展重點落實到產能擴充與技術提升上,公司擬募集資金153,618.65萬元,主要用於年產3,000台套高效低排熱能裝備未來工廠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
根據國家統計局關於工業鍋爐總產量的數據統計以及力聚熱能的產量數據進行測算,2020年度至2022年度,發行人總產量為0.80萬蒸噸、1.23萬蒸噸和1.34萬蒸噸,市場占有率為1.82%、3.17%和3.57%,呈逐年上升趨勢,未來市場空間廣闊。基於公司核心競爭力,隨著募投項目未來逐步達產,力聚熱能市場占有率將有望進一步得到提升,距離成為「國內工業鍋爐領域的龍頭企業」的經營目標更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