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部名為《大山的女兒》的電視劇,在央視一經播出便收穫好評無數。這部電視劇以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時代楷模」黃文秀為原型創作,講述了黃文秀從鄉村走出來,研究生畢業後,放棄到大城市工作的機會,毅然回到家鄉,奮戰在扶貧一線的動人事跡。
黃文秀,女,壯族,1989年4月生,2011年6月入黨,2019年6月去世,享年30歲。
從大山走出來的黃文秀,學習刻苦,在校期間勤工儉學,在老師眼裡是個十分有活力的姑娘。班裡推薦貧困生獲得補助,黃文秀也把名額讓給了其他同學。北京師範大學法學碩士畢業以後,沒有選擇在大城市打拚,而是回到了自己的家鄉,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委宣傳部任職。
「很多人從農村走出去就不想再回來了,但總是要有人回來的,我就是要回來的人。」2018年,黃文秀又主動請纓,來到了廣西最貧困的一個小山村,擔任這個貧困村的第一書記。在這裡,黃文秀以青春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用生命奏響了時代的讚歌!
為了帶領白坭村擺脫貧困帽,黃文秀付出了很多努力。在幫助百坭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時,黃文秀需要翻山越嶺去往不同的人家實際了解情況,還要面對村民們的不信任。儘管心裡十分憋屈,但黃文秀還是扛了下來。她說不會失去信心,正如一句話說的那樣,讓扶過貧的人像戰爭年代打過仗的人那樣自豪,「長征的戰士死都不怕,這點困難怎麼能限制我繼續前行。」
她通過走訪調查,摸索出了一條適合村裡發展的農業,種植砂糖橘、杉木、八角等。還爭取到資金完善了道路硬化,建立了電商服務站,讓村民們種植的水果有途徑可以銷售。
扶貧工作那麼艱苦,可黃文秀從來沒喊過一句累。在白坭村當書記的時間裡,她幫村裡解決了4個屯的道路硬化,修建4座蓄水池,讓兩個屯的道路夜晚從此不再黑暗。黃文秀為村民脫貧致富傾注了全部心血和汗水,幫助百坭村貧困發生率從22.88%下降到2.71%,103戶貧困戶順利脫貧88戶,村集體經濟項目增收翻倍。
2019年6月16日,黃文秀回家探望做完肝癌手術不久的父親後,因惦記百坭村的防汛抗洪工作,冒著暴雨連夜返回工作崗位。在17日凌晨返村途中遭遇山洪不幸犧牲,年僅30歲。
黃文秀把生命奉獻給脫貧攻堅事業,譜寫了新時代青春之歌。被追授「全國脫貧攻堅楷模」榮譽稱號和「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時代楷模」等稱號,中共中央授予「七一勳章」。
如今,宗親黃文秀已經離開我們三年了。在《大山的女兒》播出後,社會再一次掀起了一股熱潮,人們紛紛表達對黃文秀的懷念及敬重,她的感人事跡也縈繞在世人的心中久久難以忘懷。傳承黃文秀奉獻精神,共同為了祖國的美好明天而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