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輩常說「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對於物件,國人的血脈里始終流淌著一份對「惜物」的極致追求。
曾經物質匱乏的年代裡,一個瓷瓶碎了,爸媽們會請來鋦瓷匠來「破鏡重圓」。如今一個鞋頭蹭掉皮或者衣服洗掉色,年輕人會踴躍求教網友,希望「再搶救一下」。不同款的外賣袋更成為打工人的標配,通勤路上幾乎人手一個。
(圖/圖蟲創意)
一個物件的歸宿,是被棄於垃圾桶還是變成新寶貝,很大程度在於它能不能產生新價值,在於人們惜物愛物的一念之間。只要在合適的時間遇上對的人,普通如紙板箱也能擁有自己的高光時刻。
小店老闆的香餑餑,竟是它們
「紙箱都拆了吧。今天能不能就把水給換了?我後面還有十多個箱皮。」
三箱怡寶水剛被送到小李的便利店裡,這位幹練的80後老闆就吩咐送貨員把包裝的紙箱拆掉,把水擺上貨架。在她看來,現在每拆一個紙箱,就相當於賺了6塊錢。
「五一」假期以來,華潤飲料在全國發起了「拆箱有禮」活動。在深圳地區,1個怡寶紙箱可兌換2瓶555毫升怡寶水,而1個固定24支瓶裝水的塑料膜包,則可兌換1瓶1.55升怡寶水,活動將持續一個月。據介紹,具體的兌換數量和活動周期會因店家所在區域而有所不同。
這次的「拆箱有禮」活動,喚醒了全國各地小店老闆「惜物」的原始血脈。一知道這活動,小李就特意錄了一條短視頻,提醒同行有些錢可是多賺出來的。之前兩個月她店裡約有七八十個紙箱,最後全部當廢品賣掉。她算了一下,說:「要是趕上活動兌換,不就相當於四五百的純收入了?既有收益,又做了公益,何樂而不為?」
其實,包裝紙箱還有很多種被當作香餑餑的可能。2022年夏天,華潤飲料還曾推出過買水送飲水機的促銷活動。衝著小巧的桌面飲水機,許多消費者一口氣買了8箱怡寶水,之後在社交媒體上紛紛化身手工達人改造紙箱。有寵物主人發揮國人惜物的本性,把那些剩下的紙箱剪切粘貼,DIY成貓窩和貓爬架,立馬變廢為寶。
(圖/unsplash)
對於手巧的人,一個紙箱能玩出N種花樣。但對於小李這樣的便利店老闆,效率和收益將是更為看重的。新近活動就剛好戳到小老闆的心上,通過參加回收活動能享受到實質的好處。
瓦楞紙箱可以說是回收市場的「硬通貨」,但固定12支或24支裝的塑料膜包則未必了。這些塑料膜包,跟快遞包裝、塑料購物袋一樣,都屬於低值可回收物。由於回收利用率低,它們大多隨生活垃圾一併焚燒或填埋處置。
國家發改委循環經濟研究室主任張德曾公開表示,我國每年約有7000萬噸的低值可回收物沒有得到回收利用,已成為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建設的最大短板。而這次華潤飲料的回收活動也把這個短板考慮周全了。
產品的塑料膜包也在華潤飲料的「拆箱有禮」活動範圍內。(圖/華潤飲料)
無論是占地方的紙箱殼,還是不起眼的塑料膜包,都可以享有被便捷回收的春天。2023年,華潤飲料在全國範圍內回收了近億紙箱和塑料膜包。
提起垃圾分類和回收,不少人會習慣性地想到已開發國家抄作業。很多時候,廢棄物回收率高的地方,都有自己的歷史淵源、文化習慣等「複製」不來的屬性。比起直接仿效國外做法,我們更需要走出自己的回收路子。
華潤飲料洞察出我國回收參與者的特性,通過「拆箱有禮」活動用對了巧勁。它沒有生硬地把「分類回收」作為教條輸出,而是從簡單、可感知的以物易物開始,讓大眾發自內心認同減碳環保理念,主動踐行可持續發展方式。你我的怡寶,考慮到了你我,大家一起拉起手來乾了這件有意義的事。
行為經濟學的經典著作《助推》指出,通過一些巧妙的設置,可以在不需要強制手段的情況下引導人們做出更明智的選擇。而這次「拆箱有禮」活動正是一次因地制宜的環保助推。
「小透明」大變身,歡迎再多一些
有些環保活動離不開企業和終端的雙向奔赴,有些則需要消費者和企業的惺惺相惜。
冰櫃里一眾花花綠綠的飲料里,一個「小透明」最近卻成了顯眼包。5月9日晚,怡寶水的一款包裝被網友連夜夸上熱搜。
除了瓶標上綠色的品牌標誌,這款瓶裝水的包裝幾乎全身透明。這極簡設計讓不少網友直呼「好看」。有人認為「透明包裝與水的本質挺搭的」,也有人覺得「越簡單越高級」。
據華潤飲料客服的解釋,該包裝是酒店和加油站的渠道專供款,官方旗艦店和超市暫時都無法買到。聽到這回應,有網友開始在線催上新,「好看!麻煩推廣」。
其實,網店和普通超市裡早就有一款透明得更徹底的「怡寶水」。它是華潤飲料去年推出的瓶裝礦泉水「本優」。
本優的品牌名稱直接壓印在塑料瓶身上。傳統的套標也簡化為名片大小的透明貼紙,這使得標籤材料用量銳減81%。一瓶在手,給人簡潔通透的質感。在社交媒體上,有網友稱讚「這個簡約包裝深得我心」,還有人「衝著顏值買了」。
本優天然礦泉水。(圖/華潤飲料)
這些簡約包裝的背後,都蘊藏了華潤飲料綠色減排的理念。作為國內最早專業化生產包裝飲用水的企業之一,華潤飲料一直看重飲料瓶的可回收性。
目前華潤飲料從設計和材料著手,雙管齊下助力產品包裝的源頭減耗。從瓶口到瓶標,華潤飲料每一瓶飲料都盛滿了減塑的巧思。
通過瓶口輕量化項目,華潤飲料平均每個塑料瓶可節省0.38克原材料,直接實現從源頭上減少塑料的使用。
據了解,從2023年起,華潤飲料所有飲料產品標籤啟用PETG材質,所有水標籤切換成OPP材質,在力爭100%可回收利用的同時,最大程度減少燃燒時有毒物質的排放。
印有生產商名稱和地址等信息的瓶標,通常會使用PVC材料。這種材料難以自然分解,也幾乎無法循環使用。將它固定在瓶身上時,需經過熱收縮處理,還會排出極微量的有毒氣體。
瓶標材質從PVC換成PETG材質和OPP材質,同時在工藝上將熱縮固定換成粘貼固定。經過設計疊代,一整套瓶子包裝都能實現回收再利用。
技不壓身,回收值提升後,飲料瓶「再就業」的出路更是豁然開朗。6個普通的飲料瓶組隊,可回收製成一個炫酷的背包;湊夠8個,還能再生成一件百搭T恤衫……去年「世界環境日」上,華潤飲料啟動「寶貝重塑計劃」,並在他們深圳總部園區里以「可持續花園」為主題開展了系列活動,活動中展示了飲料瓶再生的N種可能。
寶貝重塑計劃「可持續花園」主題活動。(圖/華潤飲料)
經過回收、清洗、切片等步驟,PET塑料瓶可以被重塑成rPET(再生聚酯纖維),變身為顆粒、絲線、布料或者板材,繼而被製成各種生活用品,重新回到消費者的手裡。
參加活動的市民能看見再生材料的魅力,還能觸摸被清潔切碎的塑料顆粒。公眾可了解到一個塑料瓶從廢棄到寶物的過程,看到廢棄物超乎想像的價值延伸。
這股回收再利用之潮,不僅流轉於大城市公園之中,更是在社區里與市民共創成為了再生長椅和戶外傘,還通過華潤飲料的「百所圖書館計劃」進入鄉村「知識殿堂」之內。去年底,在福建三明市清流縣李家小學,華潤飲料與華潤化學材料聯合建造了全國首座「低碳再生」公益圖書館。
華潤飲料「低碳再生」公益圖書館。(圖/華潤飲料)
這所圖書館裡的106件書架和桌椅,均使用了新型回收環保材料,裡面含有30%回收PET飲料瓶。一整座圖書館的搭建,相當於使用近50000個回收PET飲料瓶。
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再利用實例,有別於傳統的知識灌輸,而是用潤物細無聲的方式邀請公眾自然而然地參與到回收循環的探索里。
保護你我的地球,大家一起來
使用再生塑料製品,可減少對石油等非再生資源的依賴。與生產原始PET相比,生產rPET所需的能量消耗更少,從而可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最重要的是,rPET可推動循環經濟的發展。它的應用可促進從傳統「生產—使用—丟棄」的線性經濟模式,轉化為「資源—產品—廢棄物—再生資源」的循環經濟模式,在促進自然資源再生的同時,創造更多的社會經濟價值。
到如今,循環經濟不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是與個人的生活、企業的經營等息息相關。「社會」和「自然」不再是二元對立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生產。
5月15日是2024年「全國低碳日」,今年的主題是「綠色低碳,美麗中國」。從通勤、娛樂,到日常飲食,我們生活中所做的每件事幾乎都會釋放溫室氣體。據官方統計,正常每人每天的碳排放量可達40kg。因此,節能低碳不僅僅是企業的責任,還關乎每個人的生活、每個群體的活動。
(圖/unsplash)
華潤飲料不僅以更低碳的產品向大眾傳遞可持續理念,還通過公益活動、體驗展覽、回收倡議等多元的方式,讓更多群體感受到低碳減排的重要性,並參與其中。
以華潤飲料的「寶貝重塑計劃」為例,該活動搭建起一個公開協作的平台,以便調動回收鏈條上各利益相關方的積極性。
例如,深圳市無廢城市技術產業協會、抱朴再生等多家環保公益組織展現專業屬性;再生重製物料企業獲得環境和經濟上的收益;政府單位有機會向公眾科普相關領域知識;公眾參與活動兌換再生物品,社區拿到社區公益用品。這些驅動力或大或小,卻能在人和人、人和社群、人和行業,甚至人和自然間建立新的連接。
讓社會和環境責任成為共同的價值觀絕非易事,但華潤飲料不願止步於此。除了持續推進公益項目外,企業還進行了制度上的創新。
低碳公益圖書館的建設,可以說是探索了社會責任「協同創新」新模式。從2007年起,華潤飲料的「百所圖書館計劃」已開展18年,在全國20多個省、5個自治區和3個直轄市捐建落成240所鄉村公益圖書館,募集圖書超過100萬冊。經過多年的經驗積累,他們梳理出較完善的圖書館捐贈公益流程和系統。
而華潤化學材料擁有環保技術優勢,以回收PET塑料為原料,通過化學法生產再生新材料,並實現了廢舊塑料的高品質循環利用。公益圖書館的打造成為雙方優勢互補的橋樑,將環保公益和鄉村教育的需求聚焦於一處,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開展經營活動時,企業需要不斷探求經濟收益與社會發展、自然環境的平衡協調,將目光由短期利益轉向長期價值。近年來,華潤飲料積極制定了碳中和目標和實施路線圖,通過既定的減排方案,以達峰年為基準,計劃每年平均減排4%,每5年減排20%,2055年實現碳中和。
(圖/《我的阿勒泰》)
從產品包裝的低碳設計,到創建廣泛的回收網絡,再通過合作與創新來推動環保實踐,華潤飲料一直走在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助力邁向碳中和經濟,與更多相關方攜手,迎接一個兼收並蓄的新時代。
18年如一日,華潤飲料積極推動環保公益,並始終以積極的態度和前沿的實踐,凝聚生產消費鏈條上的各方,保護你我共有的地球。
作者:小鹿
校對:無姜魚
排版:嘻嘻
封面: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