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火宅單車
放映電影:《長津湖》
放映時間:9月30日(周四)19:00
放映地點:紅星電影世界上海吳中路旗艦店LUXE巨幕廳
主持人:藤井樹
嘉賓:石川(上海電影家協會副主席、上海戲劇學院教授)
《長津湖》藤井樹觀影團現場大合影
誰是最可愛的人?
誰是最可愛的人?每個中國人都會想到一個共同的答案:71年前的朝鮮戰場上,無數英雄兒女在那場衛國之戰中挺身而出,在極其艱苦困難的條件下,以極差的裝備直面武器裝備世界一流、不可一世的美軍王牌部隊,完成了巨大的戰略任務,扭轉了戰場態勢,打出了軍威國威。
他們是最可愛的人,是最值得被記住的人,也是這個國家永遠堅韌永遠不滅的脊樑。
直擊觀影現場
【藤井樹】
01.《長津湖》怎麼表現「冷」?
今晚,在LUXE巨幕廳里,反射率高達92%RealD終極銀幕,燃情照亮了史詩戰役的每一個壯烈細節。這樣一個擁有頂級聲畫系統的觀影環境,令三個小時的觀影成為享受。我相信大家都能身臨其境,感受到這一曲以青春、熱血與生命譜寫的磅礴家國情懷之歌!
相信大家對國家歷史上幾場重要戰役的印象都是從教科書里獲得的,比如說上甘嶺戰役,第一想到就是「乾渴」,而長津湖戰役,就是「冷」。那麼《長津湖》要怎麼表現「冷」?
影片一開始,伍千里回鄉探親,那時還在湖州,綠油油的江南水鄉。緊接著他們集結了,火車開過鴨綠江,開始進入朝鮮境地。這時候你發現,他們說話已經開始有哈氣了,說明開始冷了,可他們身上穿的還是單衣,裡面一件白襯衣,外面一件軍裝,就兩層衣服。
到了丹東有一段短暫的物資補給時間,但幾萬條棉被還沒送達,可前線戰局緊張,所以這支部隊還是非常著急地繼續趕路,結果最後就遭遇零下四十度的極寒氣溫。史實裡面,凍死的和戰死的,不分上下。
包括如何表現作戰雙方差異懸殊,這裡面有一個很殘酷的對比。當我們的士兵在啃土豆,那個土豆硬到牙齒都能磕掉半顆,可下一個鏡頭,就是美軍在歡慶感恩節,他們吃的是烤雞和培根,視覺上的衝擊力非常大。
所以影片在細節上真的做得很到位。
02.優秀的人物塑造
影片里對幾個人物和群像的刻畫都是非常飽滿的。以吳京和易烊千璽這對兄弟組合為軸心,包括胡軍、李晨、朱亞文等飾演的群像,個個都有非常鮮明的個性。
另外,我覺得易烊千璽真的是扛得起他的角色重任。這麼大的史詩級的戰爭片,壓在一個年輕人身上,是非常大的挑戰。
伍萬里的年齡是19歲,易烊千璽21歲,這樣一個零零後的演員來擔當絕對主角,而且還完成得如此出色,我覺得是很了不起的。
03.中國影史上製作成本最高的電影
《長津湖》可以說是目前國內這些戰爭片裡面最花錢的。
據說,這部影片創下了中國電影史上製作成本的最高紀錄,13億多的成本。所以預計這個票房要到四五十億才能盈利。
所以如果大家喜歡這部電影的話,還真的是得幫他們加油。對於咱們觀眾來說,付一場電影票的錢,能在這兒看三個小時,真的是值啊!
【石川】
01.集約化的電影創作方式
對於這部期待已久的史詩級戰爭片最後的呈現效果,我是挺滿意的。它是從一些具體的人物,尤其是吳京和易烊千璽的「京璽」組合,來表現這麼宏大的一個戰爭事件。特別是易烊千璽飾演的伍萬里,他的成長曆程是從一個小屁孩兒,成長為一個成熟的軍人。
這個故事照顧到了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面。過去那些傳統戰爭片像《大決戰》和《南征北戰》是更顧及大戰略和宏觀戰局,在人物刻畫上卻不夠細膩、接地氣。
但《長津湖》有三個導演,徐克、陳凱歌和林超賢,他們有不同的分工,因而可以照顧到不同的敘事層次。就像流水線的組裝車間一樣,每人負責一段,是集成性的。那麼它的敘事能力就遠遠超越了傳統電影里單個導演所能照顧到的敘事層次。
所以我覺得,這部影片最主要的成功就在於此,它為後面中國這種所謂的「高概念電影」樹立了一個標杆。過去我們都認為電影是導演個人的藝術,但這部影片告訴我們,電影實際上是可以採取集約化的創作方式的。
02.把英雄當普通人來寫
《長津湖》的人物塑造也不像過去塑造的那樣「高大全」。
其實解放初期有一部電影叫《關連長》,是石揮拍的,它的人物塑造非常生動,但當時輿論和大眾接受不了,說它醜化我們解放軍的形象,它就被批評了。
而現在看完這部影片,我很欣慰,它把過去傳統中那個最有力的部分撿回來了。在塑造人物的方式上,它把英雄當普通人來寫。
過去我們覺得英雄必須是不怕苦不怕疼,是刀槍不入的。然而影片中的雷老爹死前呻吟著,「我疼,你們不要把我一個人留在這兒」。普通人的感受第一次在大銀幕上以這種方式來展現,這是不容易的。
如果把這部影片跟90年代八一廠拍的《大決戰》等影片比較一下,你就會發現它真的是把這些小人物,特別是這幾個大字都不識的淳樸士兵,把他們當人來寫,這一點值得肯定。
03.新實力派和老戲骨的精彩表演
我要特別夸一下易烊千璽,他的表演非常好。因為他也沒有受過這方面的訓練,所以他在這方面是非常有天賦的。
在座的各位如果軍訓過,就知道手榴彈通常是要著地以後才會爆炸,然而空中爆炸的殺傷力遠比落地的殺傷力要大得多。所以如果要讓它在空中爆炸,必須對時間把握得非常精準。
這個孩子剛剛參軍,就能扔出這種空爆彈,其實前面是有伏筆的,包括一開始他用石子打水漂,還有中間他用石子砸雷老爹,這些細節都很出彩。
另外,胡軍這次也太出彩了。他飾演的雷公真是非常靈活。
04.長津湖戰役是中國歷史的輝煌一頁
現在的史料披露說當時作戰雙方對殘酷的戰局都預估不足。北韓基本上都是山地,幾乎沒有平原,而且冬天非常冷。我軍這支部隊以前是屬於淮海戰役下的王牌部隊,司令員是宋時輪,從南方一路向北入朝,在沒有充足物資的情況下,凍死了很多人。
當然美國也犯了同樣的錯誤,他們很多機械化師團在朝鮮惡劣的地形當中根本沒法施展,這也是他們跟志願軍遭遇後接連挫敗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雖然相比起來,美軍的裝備和技術遠勝於我們,但它也有很多沒有經過殘酷軍事鬥爭洗禮的「少爺兵」。
而且,中國的軍隊經過了那麼多年的戰爭的歷練,是不怕苦、不怕死的。而這場戰役的損失比例是非常懸殊的,幾乎是5:1的戰損率。所以中國軍隊確實是用自己的生命、鮮血和意志,戰勝了全副武裝的美軍。
長津湖戰役在歷史上留下了非常輝煌的一頁。中美關係其實就以韓戰為轉折點,假如沒有抗美援朝的勝利,70年代中、美不可能形成「聯中抗蘇」的國際戰略格局。就像台詞說的,我們如果不打這一仗,這一仗肯定還要留給後代打。
抗美援朝這一仗,既確立了中國的國際戰略地位,也為中國人民贏得了自己的尊嚴。
【現場觀眾】
七零後觀眾代表:
我想表揚一下編劇蘭曉龍,他也是《士兵突擊》的編劇。
這部影片如果忽略那個紅圍巾小姑娘,就完全是一部熱血男人戲。大家知道男性與男性之間要刻畫一種溫情是不容易的,然而編劇他能夠把男人與男人之間的情義刻畫得如此動人,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我們在這部影片當中同樣見證了像《士兵突擊》許三多的成長。易烊千璽飾演的人物也是從沒有打過槍到見證戰爭的殘酷,一路走來,成長為一個成熟的人。這一點也是非常棒的。
八零後觀眾代表:
看完之後第一感受就是空軍太重要了。中國當時還沒有空軍,抗美援朝以後才有的。
還有一個點特別令我動容。當伍萬里要槍殺那個軍官時,他的哥哥阻止了他,說有些槍是不用開的。後來美軍撤兵的時候也是,他們看到我們的士兵凍死在雪地里,他們也是舉手敬禮了。
它要表達的是軍人在戰場上其實也是有同情心的,這裡有一種反戰的價值觀。
九零後觀眾代表:
我對兩個細節印象深刻。一是韓東君飾演的那個神槍手,他在休息的時候,在子彈殼上刻了很多「平安」的「平」字。第二個是胡軍飾演的角色,在他快要死了的時候,他說疼死我了,不要把我一個人丟下。
當這些小小的細節串起來的時候,你就會突然意識到,這些戰士他們也想要平安回去,他們也會疼啊!
這是我特別感動的一個點,也是和今天我們這些普通人最有共鳴的一個點。
【部分觀眾真實反饋】
關注RealD官方公眾號了解更多資訊
微博:@藤井樹觀影團2011
公號:藤井樹觀影團
豆瓣:藤井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