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圖 / 狂飆
入戲的粉絲,在想像中將角色魅力無限擴大
1.
都說「CP感是一門玄學」,因為專業嗑糖的同人女們有自己的想法。
就比如2023開年大爆的CP,並非花美男美少女,也不是完美二次元紙片人,而是《流浪地球2》《狂飆》中的叔叔們。作品不僅引得女性粉絲在社交平台進行「團建」,相關詞條還在國內興趣社區LOFTER的榜單中占據高位。
2.
人們常常認為,許多年輕女性作為同人愛好者,僅僅活躍在「偶像明星」「耽改劇」,以及「男性群像塑造良好的動畫/小說」粉絲圈裡,其實不然。
像電影《流浪地球2》、電視劇《狂飆》這樣劇情嚴肅的作品,受眾本就廣泛,加上角色群像塑造到位,得以在眾人皆有閒暇的春節檔期牢牢抓住觀眾的心。這樣一來,用戶探討的各種話題在社交平台聚集形成「熱圈」,二次創作自然不少。有人在《狂飆》群像剪輯里回顧劇情,有人驚喜於《流浪地球》粉絲自製的「地球聯合政府」網頁,「嗑CP」則是諸多二創內容中的一個細微分支,且受眾多為女性。
我們僅從《狂飆》最低門檻的二創方式之一——「情侶頭像」截圖中,便可見觀眾眼中角色搭配的無限可能性。整部作品的主線,圍繞小警察安欣和魚販高啟強展開,兩人從相談投機到分道揚鑣、正邪較量的20年里,有令不少網友「嗑到」的瞬間;兩位男主其實各自有著「官方配對」的感情線,許多人喜愛高啟強與大嫂陳舒婷的相處模式,以及安欣和孟鈺青梅竹馬合照時的甜蜜,或是小五對安欣的默默守護;像是高啟強徐江「狠人互毆」的鏡頭、李響安欣暗中觀察的場景,也被網友截出了相稱感。
科幻電影《流浪地球2》同樣是2023開年同人領域的「CP亂燉」中心。同人內容為智能量子計算機MOSS賦予了更多個性,大家為它起別稱「苔總」「小地皮子」,為它加上身著正裝的身體,讓它在宇宙中高唱《恭喜發財》,甚至還和人類組「CP」:許多人聯繫前作內容,從MOSS與劉培強的較量中嗑到「莫強求」;看完《流浪地球2》發現一切的罪魁禍首是Moss後,圖恆宇作為唯一「變量」,一些觀眾開始認可「莫貪圖」的搭配;關於人類命運,周喆直對MOSS的試探和博弈構成「莫周旋」的相處模式;當然在同人里,馬兆和MOSS組成的「500兆」也可以衍生出更多故事。
圖源 微博用戶:Dobi鴨
很顯然,觀眾們如此「亂配」的出發點不盡相同,有的是感慨角色成長路徑,有的則動容於某個瞬間兩人的甜蜜/心酸/悲傷氛圍,甚至單純圖個有趣也無可厚非。
文娛內容的受眾「嗑CP」,就相當於將月老的紅線交到了觀眾手裡,最終在社交平台形成了一種「剪不斷,理還亂」的陣勢。
3.
在同人愛好者腦海里,生成新故事必不可少的歷程,包括對原作的解讀、凝練、再創作。為此提供靈感來源的,往往是原作的角色塑造,個性、形象、經歷讓人共情的同時,又留有想像空間,不自覺讓人產生興趣。
如果可以理解「閱讀、創作同人是站在原作基礎上的無邊想像」,那麼「亂組CP」,就是特定愛好者專門針對親密關係,展開的更多腦補。
在正作之外,「角色與角色,角色與自己」將發生什麼故事?答案都在相應的同人作品當中。只要觀眾願意,戀人/敵人/友人/親人,甚至沒有聯繫的形象,都可組成「CP」。哪些人之間彼此信賴、羈絆深厚,哪兩者性格互補、日常相處舒適,誰與誰又形同陌路、針鋒相對,都可以由創作者和消費者來重新決定。
無論推角色還是嗑CP,從同人作品的誕生足以感受到,這些都是粉絲入戲到一定程度的「後遺症」,也是表達喜愛的方式之一。
觀眾的遺憾、期待,全都能轉化為創作、傳播、消費同人的動力。尤其在掃黑除惡、末日危機的嚴肅背景下,角色對劇情及內核表達的推動,觀眾們有目共睹。情感作為人性的一種表達方式,為虛構作品的角色提供了更多現實魅力。哪怕「情感」並非作品的主要內容,觀眾們卻可以從緊張劇情里敏銳提取到角色流露出的相應情感,並在想像中不斷放大這一點。
圖源 微博用戶:你的雕沙到我了
而同人狂歡的最終結果,則是在特定群體的想像和「造謠」下,角色魅力在社交平台持續擴散。
4.
同人文化由來已久,市場也跟隨文娛內容產出不斷發展。如今在各大網際網路平台,種類繁多的同人內容,傳播速度變得更快,甚至足以對原作宣傳產生影響。一些延後入坑《狂飆》的粉絲表示,自己為了看懂其他人玩的梗、創作的同人作品,開始追劇,同人的「廣告效應」不容小覷。
何況一旦創作者和運營團隊了解、尊重同人愛好者,就會令這一群體的熱情更加高漲。如今《流浪地球2》里「不想變成電子寵物」的馬兆,在網際網路突然「電子海鷗化」,還「舞」到了正主面前,各類同人功不可沒。《流浪地球2》路演上,不論是飾演馬兆的寧理與「海鷗」合影,還是圖恆宇扮演者劉德華回應CP相關問題時表示「嗑到了」,以及導演郭帆主動提及的「莫強求」,都再度助力作品相關話題在網際網路進一步發酵。
截圖來源 微博:電影流浪地球
不過,別看在社交平台熱衷分享的年輕觀眾如此上頭,他們其實只是這些優秀作品受眾的一小部分。CP向同人內容,仍然屬於圈層文化,讓既定群體樂在其中。就像許多人表示《狂飆》《流浪地球2》的觀看過程是「全家人一起看,自己腦子裡卻是不可說的東西」,「CP腦」在追求自我滿足的同時,也成為網際網路篩選同好的「社交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