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品藥業:聚焦「巨人肩膀」的朝陽行業,創新製劑技術填補國內改良型新藥空白

2023-03-03     梧桐樹下V

原標題:力品藥業:聚焦「巨人肩膀」的朝陽行業,創新製劑技術填補國內改良型新藥空白

「4+7帶量採購」以來,國內仿製藥企降價廝殺,藥品「地板價」屢見不鮮,仿製藥市場一片紅海,但「10億美元、10年時間」的創新藥入局門檻又太高,除了少數藥企能夠負擔並一舉成功外,大多數藥企望而卻步,看不到創新藥與仿製藥縫隙之間的「曙光」。

在此進退維谷之際,改良型新藥成為許多製藥企業的理想選擇,也將成為其向創新型藥企過渡的途徑之一。力品藥業(廈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力品藥業)正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公司聚焦於口腔膜劑、氣體微球、緩控釋製劑等高技術壁壘的創新製劑開發,致力於滿足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優效的新藥產品。

新型製劑創新發展,破解臨床急需難題

改良型新藥指的是在已知活性成分的基礎上,對其結構、劑型、處方工藝、給藥途徑、適應症等進行優化,且具有明顯臨床優勢、境內外均未上市的藥物,註冊分類為2類。簡言之,改良型新藥是對已上市藥品的升級改良,強調「優效性」,相較於被改良的藥品,具有增強藥效、降低副作用、提高患者的服藥依從性等明顯臨床優勢。

而要實現「改良」,創新製劑是重要手段之一。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數據,在改良創新藥發展較為成熟的美國市場,創新製劑是主要推動力之一,占據超過一半的市場份額。

力品藥業就是一家以創新製劑技術為核心的改良型新藥研發企業,主要通過聚焦口腔膜劑、氣體微球、緩控釋製劑等高技術壁壘的創新製劑開發。依託核心技術,力品藥業目前形成了鹽酸帕洛諾司瓊口頰膜、鹽酸多塞平口頰膜、注射用全氟丙烷人血白蛋白微球、阿立哌唑口溶膜等9個主要在研產品。

其中鹽酸帕洛諾司瓊口頰膜用於預防化療引起的噁心嘔吐,其美國管線正在開展III期臨床試驗,中國管線已獲得IND批准,即將成為中美首個進入臨床階段的預防該適應症的口頰膜劑型;鹽酸多塞平口頰膜用於治療睡眠維持困難的失眠症,其中國管線正在開展II期臨床試驗,美國管線已完成I期臨床試驗並擬再開展一項關鍵性I期臨床試驗;用於治療精神分裂症阿立哌唑口溶膜則已在中美申報NDA,另有2個產品同時在中美兩國開展一期臨床試驗。

創新製劑對於創新性改良藥的意義在於,解決既有藥物難以同時兼顧治療和因化合物自身特殊性質或相關疾病的臨床需求所帶來的問題。

以鹽酸帕洛諾司瓊為例,該藥品目前全球上市的劑型主要為注射劑和膠囊劑,但注射劑需要醫護人員在醫療場所實施,不便於患者居家治療;膠囊劑則需要一定時間起效,若在此之前患者發生嘔吐反應則難以保證效果,並且,中國占比較高的結直腸癌、胃癌和食管癌患者也可能因胃、腸道切除而不適合使用膠囊劑,導致膠囊劑的臨床使用率較低。

針對以上給藥痛點,力品藥業採用口腔黏膜給藥遞送設計,開發了鹽酸帕洛諾司瓊的口頰膜劑型。通過促滲劑促滲透技術和化學鍵/分子間作用力結合粘附技術的作用,鹽酸帕洛諾司瓊口頰膜由口腔黏膜吸收並直接進入血液循環,可達到與注射劑型一致的暴露量且安全性更優,從而滿足化療患者未被滿足的居家用藥需求。對結直腸癌、胃癌和食管癌患者中胃、腸道切除的患者而言,口頰膜吸收不受胃腸道切除影響,也保障了用藥效果。

不難看出,與全新靶點和結構的化合物新藥相比,改良型新藥是在化合物新藥基礎上開發出的新藥品種,具有更多可以借鑑的已知活性成分藥品的研究數據,改良後的新型製劑新藥在滿足未解決的臨床需要上有著重要意義。

四大平台夯實技術底色,在研管線填補國內空白

雖然改良型新藥是以既有藥品為基礎,但其同樣需要完整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數據,與原研藥相比,改良型新藥在劑型、劑量、給藥途徑、適應症等某些方面已經發生了改變,這些變化均可能會導致體內藥代動力學特徵發生變化。申請人需要經過大量實驗對配方及組成、劑量、工藝等進行調整,需要集合多種學科的綜合考量才有可能實現體內藥代動力學參數的一致,才可能豁免部分臨床試驗,其難度遠大於仿製藥。

也正是因此,改良型新藥的研發涉及多學科知識技術交叉化、平台化的整合、應用與創新,在分子結構、劑型、新復方製劑以及新適應症拓展上有一定技術壁壘,如脂質體、微球等工藝的成熟均需要長時間的經驗。特別在創新製劑領域,由於其靠新的劑型改變原有藥物的遞送方式、代謝途徑及動力學參數,以實現臨床獲益,故對於藥物遞送理論研究和工藝開發提出了較高要求。

為此,力品藥業通過自主研發搭建起了創新口腔黏膜給藥系統技術平台、氣體微球技術平台、緩控釋製劑技術平台難溶性藥物增溶技術四大核心技術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創新口腔黏膜給藥系統技術平台在國內屬於首創,並處於國際領先水平。從臨床應用角度來說,口頰膜是具有明顯優勢的藥物遞送方式,但同時,口腔黏膜構成複雜,像鹽酸帕洛諾司瓊這樣高親水性的藥物很難滲透口腔黏膜屏障。創新口腔黏膜給藥系統技術平台所覆蓋的技術,解決了黏膜對藥物的屏障作用,提高藥物頰黏膜的滲透性,同時還解決了強刺激性藥物的成藥性難點。

受益於此,由該技術平台所研發的鹽酸帕洛諾司瓊口頰膜成為中美首個進入臨床的口頰膜產品,該產品的生物利用度是對照組的3.4倍,且利用結晶度控制技術,在80度以上高溫的工藝過程中可保持結晶度的穩定。

而氣體微球技術平台所開發的注射用全氟丙烷人血白蛋白微球,是國內首支獲批上市的心臟超聲造影劑。目前市面上的同類產品,存在濃度低和粒徑不均一等缺陷,穩定性不甚理想。而力品藥業獲批的產品,工藝製備穩定,氣體微球濃度達到109/ml高級別,粒徑均一,因此成像效果更優。目前該產品已成功上市,並在2021年進入國家醫保目錄,打破了造影劑市場長期以來被國外企業壟斷的局面。

從切入創新製劑賽道到搭建平台,再到孵化出產品,力品藥業不僅填補國內市場的空白,自身也具備技術壁壘並不斷開花結果。

截至目前,力品藥業取得14項與核心技術相關的發明專利,實現6個產品入選國家「十三五」「重大新藥創製」科技重大專項。產業化方面,公司的研發生產和質量控制體系已達到國際標準,並分別於2017年、2018年、2022年三次通過FDA(美國食藥監局)現場檢查,且兩款緩控釋高端製劑產品已在美國上市。

改良型新藥已成熱點趨勢,深耕研發穩站行業潮頭

縱覽改良型新藥的發展歷史,其在美國起步較早,1984年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就將已批准改良和新發現的藥物歸入505(b)(2)。2017年起,美國每年都有50個以上藥物通過505(b)(2)途徑獲批,每年FDA批准的新藥近一半是505(b)(2),改良型新藥已成為美國新藥市場主力軍。

除可觀的銷售額外,成功的505(b)(2)產品市場份額更能吸引眼球,2016年到2020年,美國改良型新藥市場規模從1,445.0億美元增加到1,743.1億美元,預計到2025年達到2,277.7億美元,到2030年達到2,776.5億美元。

與美國相比,中國改良型新藥的發展起步較晚,是從2016年化藥註冊分類改革後,才真正提出什麼叫改良型新藥,而中藥和生物製品則是在2020年《藥品註冊管理辦法》才提出改良型新藥,可以說是當前醫藥行業「初升的太陽」。

一方面,目前仿製藥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創新藥研發的高投入、高風險性無法規避,另一方面,全球慢性病患者數量持續增加,年輕化趨勢顯著。現今505(b)(2)已成為眾多醫藥企業的新藥開發策略之一,其被改良的新藥可降低藥物副作用,增加藥物順應性,對慢性病患者吸引力巨大。

有鑒於此,在改良型新藥的全球化發展背景下,圍繞中國改良藥新藥產品高效落地是必然需要,也是迫切需求。為此國家也出台了多項鼓勵政策,在2022年3月發布的「關於公開徵求《化學藥品改良型新藥臨床試驗技術指導原則(徵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中,CDE重點對改良型新藥提高有效性、開發新適應症、改善安全性、提高依從性四個方面問題進行回復,可見CDE基於為患者帶來更多獲益而不斷對改良型新藥進行的研發考慮,充分評估和設計改良思路。

在多方支持下,目前中國改良型新藥行業呈現出高速增長態勢,2016年到2020年,中國改良型新藥市場規模從2,613.9億元增加到3,239.9億元,預計到2025年達到5,612.9億元,到2030年達到7,951.7億元,2016-2020年、2020-2025年、2025-2030年的CAGR分別為5.5%、11.6%、7.2%,增長速度高於美國市場。

中國改良型新藥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而力品藥業布局和發力的創新製劑技術則是推動改良型新藥發展的重要因素。公司基於「臨床需要」這一核心,持續深耕研發,據招股書披露,2019年至2021年,力品藥業研發費用分別為1,489.34萬元、1,396.06萬元和4,592.02萬元,其中,2021年的研發費用占公司收入的89.82%。

隨著研發力度的不斷強化,力品藥業除當前核心產品外,也成功布局了精神神經領域及心血管領域等市場潛力大、技術難度高、臨床需求迫切的創新製劑產品,未來發展值得期待。

建設國際化商業體系,致力於打造國際一流創新製劑企業

對於創新藥企而言,產業化的建設與研發實力同樣重要,是研發成果轉化的關鍵途徑,尤其是在當前醫藥產業不斷向全球化推進的背景下,打造國際化研發視野、建設國際化商業體系將成為醫藥企業的重大優勢。

力品藥業自2012年成立之初便著眼於全球化發展,公司核心技術人員Ying Ye(葉英)博士(國家「重大人才計劃」特聘專家)、Haijian Zhu(朱海健)博士(國家「重大人才計劃」特聘專家)、Jianhua Huang(黃建華)博士和Matthew Nieder博士均具有超過二十年新藥研發、商業化以及跨國大型製藥公司的研發管理經驗,在核心技術研究、產品管線布局上富有前瞻性及國際視野,是公司進行全球化新藥開發的堅實基礎。

同時,力品藥業前瞻性地建立了國際化新藥研發中心和GMP產業化基地,以支撐公司開展產業化製劑技術的研發,開展中美兩地的藥物註冊申報及生產上市。

該產業基地於2017年、2018年、2022年分別三次通過FDA現場檢查,是福建省首家通過美國FDA現場檢查的製藥企業。基於該研發生產體系,力品藥業已有多款核心產品開展中美國際多中心的申報、臨床。且公司還擁有膜劑、凍干氣體微球注射劑、片劑、軟膠囊等多種製劑的大規模生產線,同時正在建設新的生產線,確保可以滿足公司已上市及擬上市產品的未來商業化生產需求。

總體來看,力品藥業是一家有著過硬研發實力和創新能力的改良型新藥研發企業,公司雖然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自身亦有其過人之處。通過自主研發的四大核心技術平台,力品藥業不僅填補了國內相關產品的空白,更滿足了一系列臨床需求,為患者帶來更加優質的治療效果。

未來,隨著研發力度的持續強化,以及國際化商業體系的建立,力品藥業也將在更加廣泛和重大的治療領域布局管線,通過優化上市藥物的遞送技術,為相應領域的患者提供更好的臨床價值,也向著成為全球一流的國際化創新製劑企業不斷前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14a228c36e9341237ccd56ace4daa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