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雪糕:它明明可以搶錢,卻給了一支雪糕
夏天來了,給喜歡吃雪糕的小夥伴們一個人生建議: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沒有早看到這條建議。
前段時間,小編去便利店買雪糕。
面對冰櫃里花里胡哨的雪糕,我機智地避開了鍾薛高、明治、夢龍等昂貴的雪糕,自信滿滿地掏出一支平平無奇的雪糕。
拿去結帳一看,哦豁,20塊。
雪糕還沒吃,但心已經比雪糕還冷了。
那支雪糕的味道,我已經忘卻,但是我記得我的淚是鹹的。
它明明那麼普通,卻能貴得那麼離譜。
它明明可以搶錢,卻給了你一支雪糕。
How dare u???
一根雪糕價格頂一頓飯,本來買支雪糕想降降火,結果越想越來火。
在微博上搜索「雪糕」或者點開#不認識的雪糕不要輕易拿#的話題,你將會同樣套路被坑的眾多消費者。
原來不是我一個人心在滴血,心理好像平衡了一些(並沒有)。
這些天價雪糕潛伏在便利店的冰櫃中,隨時準備給那些隨手一拿就結帳的人一個迎頭痛擊。
這一刻,它們仿佛不是冰棍,而是來取我命的殺手。
而且,現在店家套路要多深有多深,冰櫃的雪糕,要麼一個價格都沒標,要麼價格看都看不清。
碰到沒有標價的冰櫃,開櫃如同玩掃雷,驚險又刺激。
只有在最後「滴」的那一下,才能揭曉自己是不是冤大頭。
而碰到有標價的冰櫃,找價格如同玩連連看,愣是要在密密麻麻的價格找半天。有這時間,雪糕都吃完了。
別問我們結帳的時候問什麼不拒絕......本臉皮薄的社恐,真的說不出口。
貧窮使我社牛,今年夏天的人生目標:
碰到天價雪糕,對收銀員勇敢說出「我不要了」。
雖然十幾年過去了,不能要求雪糕價格跟以前一模一樣,漲個一兩塊都能接受。
但是雪糕市場直接就進入到買不起的時代了。
但凡看到新奇的造型、美麗的包裝,奇怪的聯動,以及「進口」「精選材料」,這些雪糕就沒有低於10元以下的。
感謝各大雪糕的pua,以前覺得可愛多太貴吃不起,而現在只敢買可愛多。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雪糕不再是大家的隨手買一根的消暑利器,反而成了大家拍照打卡曬出來的網紅「奢侈品」。
只要將人造奶油變成天然奶油,代可可脂換成巧克力,奶粉變成牛乳,再加上什麼義大利日本進口,精選榛子等等高貴字眼,普通雪糕就可以進化成雪·鈕祜祿·糕。
再通過108式的營銷,瘋狂投放廣告,這些網紅雪糕們讓消費者產生一種「沒吃過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的心理。
曾幾何時,我也想體驗一把網紅雪糕的快樂,忍痛買了一隻,差點把我膩上天。
我買的不是快樂,是智商稅。
有人可能會說,貴的品牌有貴的道理,原料什麼的都很貴。
確實是這樣,高價雪糕如果真材實料或者經典好吃,自然會受到大家的吹捧。
但是有些雪糕,它真就是「智商稅」。
曾經鍾薛高就被爆出來虛假宣傳,「不加一滴水」是假的,吐魯番特級紅提是假的,昂貴的價格是真的。
你不該叫鍾薛高,你應該叫冤鍾雪糕。
還有曾經火遍全網的雙黃蛋和椰子灰雪糕,都被抽出大腸桿菌超標。
這下雪糕不是冤種,而我是。
事實證明,雪糕價格高不一定代表是最好最健康的,但營銷廣告一定最牛的。
現在的網紅雪糕似乎就是在走網紅茶飲的一個套路,讓大家跟風購買。
但當這陣風過去後,消費者逐漸回歸理智,誰還會為那些品質和價格不符的網紅雪糕買單?
相較於五花八門的造型和營銷,雪糕的口味和品質才是品牌長久發展的關鍵。
現在的消費者也不傻,如果產品不能對接消費者需求,再高端的雪糕都會如曇花一現。
而那些踏踏實實追求品質的老品牌,反倒會成為大家心目中的神話。
不知道是誰讓這些不知名的天價雪糕闖入平民的生活中的。
所以請超過十塊錢的雪糕滾出我的世界OK?
(此觀點僅代表小編個人看法,跟吳京沒有關係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