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圖 / KK夢幻夜
致力於讓愛好者都活躍起來
許多動漫愛好者還沒從跨入新年的欣喜中回過神來,1月5日,集合了40多個IP的快看「KK夢幻夜」,又掀起了一輪線上狂歡。
這場活動的主人公為快看連載漫畫IP中的人氣角色。平台也深諳粉絲喜好,在節目單設置方面囊括了甜/燃向剪輯、配音演員整活、不付費竟能看的同人手書,以及可愛周邊定格動畫、寒假新作預告,同時還設置了做任務、福利抽獎等互動頁面……這場活動像是綜藝、漫展的集合體,一切都盡力貼近「夢幻夜」的名字,官方全方位提供「做夢素材」,搭建同好交流的空間,單從內容放出時伺服器被用戶擠到崩潰這一點,就足以顯示漫畫讀者與角色粉絲們的熱情。
其實若回望國內內容平台在動漫領域的布局,不難知曉優質作品永遠是吸引並留住年輕用戶的關鍵點,可除了每個平台的片單發布之外,像快看「KK夢幻夜」這樣的運營活動,其背後帶有的社交屬性,同樣是平台擴展品牌影響力的有效途徑之一。
圍繞用戶開展的寵粉活動
平台「寵粉」,需要在內容打動受眾、粉絲投射情感之後,官方通過活動環節設計來展示對粉絲的理解、尊重,以及願意和他們玩到一起的誠意。大玩只有粉絲心領神會的梗,產出同人「讓同人無路可走」,或是給予粉絲與同好、創作者拉近距離的機會,都是粉絲喜聞樂見的方式。
比如舉辦「KK夢幻夜」的快看,既是漫畫閱讀平台,也是興趣社區。用戶因漫畫與創新的漫劇內容相聚到一起,快看社區也為安利作品、玩梗、創作同人、cos、聲控甚至OC(個人原創的角色)等興趣圈子的愛好者,提供線上互動的契機。而更容易讓同好拉近距離的線下展會,快看也有所嘗試,去年暑假期間,為期四天的「KK WORLD 漫次元夢幻世界」在廣州舉辦,漫畫家、CV、COSER、同人太太的聚集,吸引了大批粉絲前往體驗。
而以長視頻內容見長的平台,通過在動漫領域的長期探索,也都積累下許多忠實用戶。去年,國內各大視頻平台的2023片單發布會,共計發布了兩百餘部動畫作品。愛好者們對豐富內容的期待、對平台現有作品的喜愛,成為了運營活動策劃的動力。針對旗下的IP運營,各個平台也都會結合自身資源與內容生態特點,打造各式各樣的線上、線下活動。
線上內容宣傳、二創活動、商業聯動,線下新作放映會、打卡活動,皆已成為常規操作。像是不少核心二次元愛好者聚集的B站,平台自有的線下展會BILIBILI WORLD、線下演出活動BWL,多年來已經形成平台特有活動品牌;
騰訊TGC數字文創節,涉及平台內容生態體系下遊戲、動漫、影業、音樂等多個領域,單就動漫領域,還曾嘗試國漫演唱會這樣的形式滿足市場需求,如今,旗下各大IP的主題展、主創見面會、景區合作活動,也總能夠吸引到大量粉絲參與其中;
愛奇藝去年暑期推出的「桃次元夏日衝浪派對」活動,除了推出海內外作品的上新、折扣、連更福利外,IFC動漫遊戲嘉年華同樣在線下進一步助力作品熱度攀升。
既然以上活動的核心是用戶,那麼想要達成的目標其實也非常清晰:提供娛樂和交流的機會,在體驗感和參與度上下功夫,主要維護現有粉絲粘性,儘可能引發新人興趣。用戶的活躍,將反過來為內容、平台帶來正面影響。
通過活動,聚集起話題傳播的能量
對於網際網路時代的內容平台來說,普通用戶內容傳播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自由、平等、開放、合作、共享」的網際網路精神,給了每個用戶更多自主消費文娛內容的權利,彈幕、評論、排行榜等社區交互板塊設置以及社交平台的便捷,又提供了即時討論交流、分享安利的舞台,人們對作品的認可、對角色的共情,最終促使他們產出新的內容,完成新一輪傳播,收穫其他個體的關注,從而贏得認同感、參與感與歸屬感。
官方活動的作用,就是將這一傳播過程變得更為高效。
試想,當具備共同興趣愛好的粉絲匯聚一堂,無論線上還是線下的聚會狂歡,相同偏好會成為最佳溝通契機,迅速拉近同好之間的距離,正應了網絡上流傳甚廣的那句社交宣言——「只要你喜歡《XXX》,我們就是朋友了」。發表評論、互相安利、二創產出,又會進一步加深粉絲與作品間的情感連接。
對創作者而言,參與活動也是滿足市場需求,拉近粉絲距離、更好地把握創作方向的重要機會。粉絲的支持,或者他們提供的建議,會給漫畫家、動畫主創、配音演員、coser等內容產出者帶來更多前進動力。
平台作為連接用戶與創作者的橋樑,則得以藉助活動熱度,為作品和創作者積累人氣,最終完善平台品牌形象的構建。
不過近兩年因疫情等不可控因素影響,線下活動舉辦面臨著的成本、用戶參與度之類的各種問題,各個平台的重心也逐漸轉移至線上,可這並不影響粉絲們對於各類運營活動的需求。就像此次「KK夢幻夜」在微博、抖音等平台的數據與用戶討論度看來,線上宣發-活動召開-話題擴散-擴大社區影響力的正向循環依然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