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新番啊,怎麼引來這麼多「牛小鬼」呀?

2023-04-20     ACGx

原標題:什麼新番啊,怎麼引來這麼多「牛小鬼」呀?

題圖 / 天國大魔境
請問正確的安利姿勢是?

如果真的存在時間回溯,想必國內的《天國大魔境》粉絲們一定想回到三月,挽救一下心愛作品當下的艱難處境。

作為四月新番的先行者,《天國大魔境》首集就俘獲了大批國內動畫觀眾。細節豐富的畫面,流暢的劇情節奏,使其成功獲得了豆瓣評分9.0,bangumi評分7.9並且熱度第一的開局,成為季度霸權的有力競爭者之一。

按照常理這樣的佳作只需坐等口碑發酵,就有大批新人入坑,但事實卻是大部分路人觀眾還沒有接觸到動畫時,就被原作劇情中的爭議性情節勸退。

此前ACGx在新番推薦的文章中曾提及,《天國大魔境》內含部分情節會令人不適。如今動畫因此在國內動畫觀眾間的影響力受限,反而是大批量蹭著熱度對原作內容斷章取義的二創,一步一步地加深路人對作品的反感,將其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

「避雷」不成反「招雷」

對於《天國大魔境》當前的處境,粉絲們也都未曾預料到。從粉絲集中的貼吧,到二次元用戶聚集的B站,再到用戶群體龐大的短視頻平台,國內網絡輿論中關於《天國大魔境》的討論風向已經徹底跑偏。

將時間撥回到半個月前,《天國大魔境》還是小部分國內動漫愛好者偏好的冷門佳作,只有在粉絲較為集中的貼吧中才能看到相關討論。直到動畫進入預熱期,粉絲們的活躍和動畫區UP主的推薦,才讓部分動畫觀眾注意到了這部作品。

對於作品動畫化,粉絲們清楚這意味著作品將面對更加多變的標準,接受不同身份、喜好群體的評判。為了動畫播出後的口碑形成,維護討論環境,他們常常選擇提前告知路人觀眾作品的賣點和雷點。

除了《天國大魔境》的粉絲會這樣做,本季新番中的《躍動青春》粉絲也忙著提醒新人觀眾故事中只有友情沒有愛情;《地獄樂》粉絲急著解釋男女主不是CP,男主是一心只有老婆的「純愛戰神」;《我推的孩子》粉絲努力證明著赤坂明這次前期沒有「發病」,對日本偶像產業刻畫到位......

雖然內地沒有平台引進,但由於播出檔期靠前,製作水準高,《天國大魔境》國內熱度還是相當可觀,影響範圍迅速由核心用戶輻射向普通動畫觀眾。

不過,由於國內年輕動畫觀眾所接觸的作品相對類型化,劇中角色塑造、情節展開有著較為固定的模板,其觀看時難免會產生相應構想和預期。一旦內容表現與其期待的有所不同,難免會產生失望、不滿的情緒。關於《天國大魔境》初期的爭議正是出於這一原因。

面對路人觀眾僅就部分片段,就對整個作品下定義的行為,原作粉絲當然難以接受。雙方各執一詞,爭論規模也進一步擴大,以至於當初強烈推薦《天國大魔境》的知名UP主泛式也不得不再度表態,承認小眾作品面向大眾之前,的確需要提前預警避雷,希望觀眾能謹慎挑選作品。

只是爭論聲並沒有因為頭部UP主的出面變小,反而許多營銷號「聞著味」就來了。他們截取正片、PV畫面製作視頻,文案卻又有著極強的誤導性,以「ntr」「牛頭人」「聖母白給」「三觀扭曲」等吸睛標籤,持續吸引著不明真相的路人的關注,收穫了頗多流量。營銷號對作品的符號化,以及那些直奔著爭議性內容而去的惡意解讀,導致《天國大魔境》的路人觀感極差,作品討論環境混亂無比。

粉絲們對於事態的失控也是有心無力,部分資深動漫愛好者也對此感到無奈。在他們眼中,《天國大魔境》本就不是一部輕鬆歡快的作品,而是一部面向青年群體的漫畫,間雜關於性別意識的討論、人性善惡的刻畫等嚴肅內容本就是「基操」。

《天國大魔境》故事發生在大災難毀掉人類文明後的末日世界中。末日世界一直是展現人性的好舞台,缺少法度管束、物資匱乏且有限的環境讓慾望得以無限放大。在這個故事裡,既有奉行女權主義的組織、被謠傳做人體實驗的正直醫生、以身體交換物資的單純少女等等。他們或許出生於災害前的文明時代,也可能是缺乏道德倫理束縛的災後一代,思考方式也以生存為首。

作者石黑正數曾在對外採訪中提到,想在這本《天國大魔境》中認真畫一下什麼是惡,並且他也強調創作過程中劇情比起對角色擁有更高優先級,殘酷情節說來就來。有了末日背景,這些情節自然能夠合理化,但必然會影響到國內年輕動畫觀眾的觀看體驗。

青年漫畫獨有的魅力

在ACG產業發達的日本本土,青年漫畫是成熟市場細分後的必然結果。較於少年漫畫,青年漫畫面向受眾年齡層次提升,內容創作更自由,討論話題更加深刻,畫面尺度更加開放,已成為日本漫畫市場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日本各大出版社旗下都有各自的青年漫畫雜誌,比如小學館的《big comic》創刊之初集結了手塚治虫、石森章太郎、藤子不二雄等一線漫畫大家。其復刊上也產出了《深夜食堂》《相聚一刻》《二十世紀少年》等知名作品。講談社旗下青年漫畫雜誌《周刊young magazine》創刊稍晚,憑藉大友克洋的《AKIRA》一舉成名,《頭文字D》《攻殼機動隊》《賭博默示錄》等作也是連載於此。

《天國大魔境》連載於講談社旗下的青年向雜誌《月刊Afternoon》。作為青年漫畫市場的重要刊物之一,《月刊Afternoon》上連載的作品整體水準較高,主打偏向討論嚴肅主題的《寄生獸》《寶石之國》《冰海戰記》等,輔以改編動畫同樣在四月播出的《躍動青春》等作,豐富刊物內容。

面向青年市場的作品,描繪人性險惡、討論社會話題十分常見,令人感到陰鬱壓抑的負能量情節也毫不避諱。《寄生獸》中就有是利己還是利他的抉擇;《寶石之國》中則蘊含了作者對生與死這樣沉重話題的思辨;《冰海戰記》則通過講述戰爭中的少年成長映射亂世的殘酷與現實。

高分佳作《劍風傳奇》也陷入過同樣爭議

在「內卷」的日本動漫市場,求新永不停止,近幾年流行的邪道少年漫實則主打的也是反套路和刺激感官的衝擊性畫面,而這在青年漫畫中屬於是「基操」。相比之下如何提升內容深度和趣味性才是青年漫畫作者「內卷」的方向。

回過頭來看《天國大魔境》這部作品,星雲獎漫畫家得主、「這部漫畫真厲害」第一名的頭銜毫無疑問證實了作品實力。讀者也好,觀眾也罷,完整了解之後再做評價自然是對創作者努力的最好回饋。但龐大的世界觀和細緻無比的情節設計註定這是一個慢熱的故事,改編動畫的節奏也較為緩慢,需要大家耐心品味,才能感受到伏筆回收時的暢快。

事實上這份耐心同樣適用於其他青年漫畫改編的動畫作品。比如近在眼前的四月新番《我推的孩子》,原作連載期間就有不少爭議,而未來還會有更多青年漫畫改編的動畫與大家見面。

只是《天國大魔境》的遭遇也令人不由得擔憂,國內網絡輿論環境對於這類型作品並不友好。

作品動畫化後不可避免的會受到更多關注,只是結合國內市場現狀來看,動畫受眾廣泛且組成複雜,彼此偏好和接受度都有所不同,面對同一作品內容也難免會出現意見相左的情況。當下網絡時代信息傳播不受控,粉絲和觀眾的討論聲量一旦大到被外界注意,就會有有心之人藉此牟利,將博眼球的關鍵詞放大,致使作品網絡輿論評價不受控的滑向負面。一旦如此,最後還有幾個人會去關注故事本身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293011bce8b811e7d427bd454eaecf0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