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社·全民健康】司美格魯肽,真能實現「躺贏式」減肥?

2023-12-06     中國小康網

原標題:【透視社·全民健康】司美格魯肽,真能實現「躺贏式」減肥?

「馬斯克推薦」「躺著就能瘦」「一針瘦10斤!」連日來,一種名為「司美格魯肽」的降糖注射劑受到廣泛關注,社交平台上流傳著不少「躺贏式」減肥心得。在節食、運動之外,很多人宣稱找到了一種毫不費力的減肥「捷徑」。

在龐大的減肥需求下,圍繞「神藥」司美格魯肽的熱捧與爭議從未停止,醫院斷貨、多國限制使用等新聞頻上熱搜……與此同時,司美格魯肽注射液銷量火爆——商品頁上充斥著專業醫師在線服務、隱私發貨、多盒優惠等誘導消費內容。

司美格魯肽到底是什麼?真有如此強大的功效嗎?會有怎樣的不良反應和濫用風險?如何引導健康觀念、保證用藥安全?

司美格魯肽注射液。圖源網絡

降糖藥還是「減肥神藥」?

據了解,司美格魯肽是一款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受體激動劑。2021年4月,司美格魯肽注射液在中國獲批用於成人2型糖尿病治療,不久後被納入醫保。同年6月,司美格魯肽注射液(商品名:Wegovy)在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獲批減重適應證。

而在我國,司美格魯肽尚未獲批減重適應症,但已有不少人甘願冒超適應證使用的風險將其用於減肥。賈倩(化名)就是其中一員,她從一位患有糖尿病的同事那裡了解到了這款藥,看到同事體重明顯減輕,便也想嘗試。儘管提前了解過副作用,但覺得應該沒事,就在電商平台購買了司美格魯肽注射液,每周一次,將針頭扎入腹部注射。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任、北京大學糖尿病中心主任紀立農介紹,司美格魯肽主要用作降糖藥使用。臨床上超適應證使用司美格魯肽,主要是針對儘管未患糖尿病,但肥胖且合併併發症,如高血壓、嚴重的關節問題、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等患者,還需要得到醫院批准、醫生指導使用和定期隨訪。

圖源:卡樂圖片 攝影/寧穎

醫生不斷勸退求藥「患者」

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某門診前,多名就診者表示,聽說司美格魯肽能減肥,特地來醫院打針。但這些就診者中,不乏體重正常甚至偏瘦者。

但門診副主任醫師孫水雅看來,盲目打「減肥針」,主要是因為對司美格魯肽適用症、副作用缺少了解。孫水雅不斷勸導就診者,使用司美格魯肽會產生副作用,比如胃腸道反應,增加患胰腺炎、腸梗阻、甲狀腺腫瘤的風險等。「前段時間,有精神類疾病患者打針後,甚至出現抑鬱傾向。」

也正因此,醫院對司美格魯肽注射液嚴格把控。打「減肥針」需經醫院評估,檢測超重幅度、肝腎功能、血糖血脂、胰島素等一系列指標, 結合就診者體脂含量、內臟脂肪面積等,綜合判斷其是否需要藥物減重。至少六成求打「減肥針」的人被醫院勸退。

身材焦慮背後的灰色生意

儘管醫院對處方藥司美格魯肽注射液有嚴格的限制,但網購卻異常順暢,這是多名購買者的普遍感受。有人求藥碰壁後,下電梯的工夫,已經網購下單了司美格魯肽。

在各大電商平台搜索該藥品,銷量最高的一家已超過4萬。儘管為處方藥,但問診開方十分簡單。對於用藥風險,某藥房旗艦店的藥師客服回應,自己打針即可,安全的。「最大的不良反應是腸胃反應,也是個別的,比如胃脹氣、噁心、便秘、打嗝、拉肚子、口乾和頭疼等。」

然而多家店鋪並沒有提及該藥存在安全隱患。線上藥師客服也未充分告知消費者,該藥可能引發更為嚴重的病症,或是不適用群體和服用禁忌。「儘管下單時有點猶豫,看到商品發出,就沒有迴旋餘地了。」購買者王伊(化名)表示,她糾結了一小時,最終還是把針扎進了肚子。

副作用不容忽視

「躺著減肥」的光環之下,不良反應也不容忽視。「主要是早期的胃腸道的不適,嚴重時會出現嘔吐、腹瀉,長期的有乏力、食慾差等。也有患者對生活樂趣的感覺減少了,有些患者主動要求停藥,覺得對他生活影響太大了。」紀立農說。

注射司美格魯肽一個月後,賈倩就停了藥。「打完後覺得沒什麼力氣,沒有食慾,不吃東西完全不餓,前幾天迅速瘦了3斤,但接下來體重就不動了,而且這一個月情緒都很低落。停藥恢復正常飲食後,體重又反彈了,現在比不打的時候還重。」

社交平台上,不少人分享司美格魯肽「減肥針」的使用感受。有人停藥兩個月,重度脂肪肝減輕了,但是甲狀腺素比正常高很多;有人稱停藥一個月反彈2斤,又要打針了。也有人稱出現嘔吐等症狀。

沒有一勞永逸的減肥方法

只有經評估後嚴格符合指征的重度肥胖症患者,醫生才會考慮給藥,也絕非「一針見效」,「減重效果因人而異,需要同時配合飲食控制和運動。」孫水雅說,體重控制是長期甚至是終身的,沒有快餐式的減重。

浙江省人民醫院專家也回應稱,司美格魯肽是一種具有嚴格適應症,需要在醫生指導下規範使用的臨床藥物,這類藥物如使用方法不當,體重會出現反彈,血壓、血脂、血糖的控制也可能發生逆轉,因此不能作為減肥產品使用。

《藥品管理法》第一百三十條規定,藥品經營企業購銷藥品未按照規定進行記錄,零售藥品未正確說明用法、用量等事項,或者未按照規定調配處方的,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情節嚴重的,吊銷藥品經營許可證。

專家建議,要提高民眾分辨藥物、安全服用的意識,是嚴格執行處方藥需憑處方購買、醫囑服用的基礎。同時,需要藥監、市場監管、衛生監督等部門健全監管體系,嚴格把關處方開具、審核環節,並對違規行為加大處罰力度,堵住處方藥網絡銷售泛濫的漏洞。

(透視社綜合錢江晚報、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中國新聞周刊、科普中國報道)

編輯:劉淞菱

製作:李煦

校對:李旭穎

審核:龔紫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209bce3172466afc9bbda1da5bfc68ca.html